碼元

碼元

在數字通信中常常用時間間隔相同的符號來表示一個二進制數字,這樣的時間間隔內的信號稱為(二進制)碼元。 而這個間隔被稱為碼元長度。值得注意的是當碼元的離散狀態有大於2個時(如M大於2個) ,此時碼元為M進制碼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碼元
  • 外文名:Symbol
  • 性質:數字通信信號
  • 速率單位:波特
  • 每秒傳送量:2400個
簡介,碼元傳輸速率,分類,相關區別,

簡介

碼元:在數字通信中常常用時間間隔相同的符號來表示一個二進制數字,這樣的時間間隔內的信號稱為(二進制)碼元。 而這個間隔被稱為碼元長度。值得注意的是當碼元的離散狀態有大於2個時(如M大於2個) 時,此時碼元為M進制碼元。
碼元,承載信息量的基本信號單位。
從文字編碼意義上講,碼元指參與文字編碼的鍵位符號代碼;包括數字代碼、字母代碼、筆畫代碼、形符代碼等,如手機鍵盤的阿拉伯數字和筆畫,電腦鍵盤的拉丁字母。

碼元傳輸速率

碼元傳輸速率,又稱為碼元速率或傳碼率。其定義為每秒鐘傳送碼元的數目,單位為"波特",又可以稱為波特率,常用符號"Baud"表示,簡寫為"B"。
一個以m波特傳送信號的線路,其傳送二進制數據的速率不一定是m比特/秒,因為每個符號需要通過幾個比特來表示,所以運送一個符號等於運送了幾個比特。例如,若使用0、1、2、3、4、5、6、7共8個電平級,則需要
,即3個比特來表示一個信號值,因而這種條件下比特率將是波特率的3倍。
另一種說法是:在使用時間域(或簡稱為時域)的波形表示數位訊號時,代表不同離散數值的基本波形就稱為碼元。
某系統每秒鐘傳送2400個碼元,則該系統的傳碼率為2400波特或2400B。但要注意,碼元傳輸速率僅僅表征單位時間內傳送碼元的數目,而沒有限定這時的碼元是何種進制,因統一系統的各點上可能採用不同的進制,故給出碼元速率時必須說明碼元的進制和該速率在系統中的位置。

分類

根據編碼需要分為不同進制(或鍵位數),常用進制(或鍵位數)的碼元有:8進制(也稱8鍵制)數字碼元鍵盤,10進制數字碼元鍵盤,5進制筆畫數字碼元鍵盤,還有26進制字母碼元鍵盤,26進制部件字母碼元鍵盤,還有韓文的28進制字母碼元鍵盤,俄文的33進制字母碼元鍵盤,以及中國維文的30進制字母碼元鍵盤等。中文字根(或部件)與作為編碼性質的碼元是有區別的,比如,筆畫碼採取一個數字碼元對應一類筆畫;部件碼採取一個字母碼元對應多個字根,如五筆字型編碼碼元就是一個字母碼元對應多個字根;鄭碼存在一個字根對應兩個字母碼元;數字音筆碼還存在一個漢語音節一一對應一組數字碼元。

相關區別

碼元與比特的區別:
比特/秒是信息傳輸速率的單位,碼元傳輸速率也稱為調製速率、波形速率或符號速率。一個碼元不一定對應於一個比特。
1碼元:在數字通信中常常用時間間隔相同的符號來表示一位二進制數字。這樣的時間間隔內的信號稱為二進制碼元,而這個間隔被稱為碼元長度。
2.符號:即用於表示某數字碼型[據位數不同,對應不同的鍵控調製方式]的一定相位或幅度值的一段正弦載波[其長度即符號長度]。
3.符號速率即載波信號的參數(如相位)轉換速率,實際上是載波狀態的變化速率。符號率越高,回響的傳輸速率也越高,但信號中包含的頻譜成分越高,占用的頻寬越寬。
波特率:即 調製速率 或 符號速率,指的是信號被 調製 以後在單位時間內的 波特 數,即單位時間內 載波 參數變化(相位或者幅度)的次數。它是對信號傳輸速率的一種度量,通常以“波特每秒”(Bps)為單位。
波特率有時候會同 比特率 混淆,實際上後者是對信息傳輸速率(傳信率)的度量。波特率可以被理解為單位時間內傳輸碼元符號的個數(傳符號率),通過不同的調製方法可以在一個碼元上負載多個比特信息。因此信息傳輸速率即比特率在數值上和波特率有這樣的關係:波特率 = 比特率/每符號含的比特數信號的頻寬取決於波特率,也就是說跟編碼算法有關。如果編碼算法可以使得每個符號(一段載波)能夠傳送(表示)更多的比特,則傳同樣的數據所需要的頻寬更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