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環境暴露

不論天然生成的或人為因素造成的,凡是進入環境中的碳-14(核素符號14C)都能在大氣層或臭氧層中被氧化成14CO214CO2在大氣中經乾沉降和濕沉降遷移到土壤和植物中。14C衰變釋放的是弱β射線,沒有γ照射,只有當14C進入人體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環境中的遷移,環境水平及人體照射途徑,環境水平,人體照射途徑,人體健康風險,體內代謝,損傷效應,

環境中的遷移

不論天然生成的或人為因素造成的,凡是進入環境中的14C都能在大氣層或臭氧層中被氧化成14CO214CO2在大氣中經乾沉降和濕沉降遷移到土壤和植物中。14CO2在空氣和土壤間以及空氣和植物間的濃度梯度引起乾沉降。當滿足植物的生長條件時,大氣中的14CO2很快通過新陳代謝固定到植物中。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生成的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產生能量,並把14C排入大氣。14C主要通過食入污染的植物和動物產品進入動物和人的體內。動物和植物死亡分解後14C返回土壤,並最終通過擴散回到大氣。土壤中14C的量由於長期的濕沉降和有機物死亡分解而增加。
大氣層中的14C向陸生植物的轉移係數是1,陸生植物和海生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對14C的富集比例是1∶9。
IAEA(2004)推薦的碳元素在海洋生物中的濃集係數分別是:大型藻類為1×104、浮游植物9×103,浮遊動物、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及魚類均為2×104

環境水平及人體照射途徑

環境水平

(1)14C在大氣層中的濃度。14C在大氣層中的濃度見下表。
14C在大氣層中的濃度
全球盤存量/PBq
在對流層中的份額
在對流層中的濃度/mBqm−3
1 2750
0.016
56.3
(2)大氣層核試驗。據計算,20世紀50年代全球14C的平均產率是2.5原子(/cm2·s),按質量計22.5g/d,按活度計4×102Bq/d。當生物圈內的14C處於平衡狀態時,其含量1.295×1019Bq。大氣層核試驗改變了14C在各種介質中的濃度,到1967年年末,對流層14C含量已在北半球的天然水平之上增加了約60%,人體組織和食品中14C含量也隨之增加。由沉降灰中14C產生的劑量當量估計在1965年已達0.96mrem/a(9.6E-3mSv/a)的峰值,到1984年已減少為0.37mrem/a(3.7E-3mSv/a)。每百萬噸級氫彈能夠產生3.2×102614C原子,質量為7.5kg。地爆為空爆產額的50%。
(3)後處理廠釋放量。UNSCEAR2000報導,1970—1997年後處理廠燃料後處理量共為419GWa,由其釋放的全球擴散性放射性核素14C的歸一化釋放量在氣態流出物中為13.6TBq(GWa)−1,在液態流出物中為2.7TBq(GWa)−1。另有研究表明目前由煤和石油中天然生成的14C幾乎完全衰變盡,由這些燃料燃燒向大氣中引入的碳相對來講趨向於減小大氣CO214C的比活度。

人體照射途徑

14C向人體內轉移的途徑有兩條:一是人直接吸入環境中的14CO2;二是經口攝入含有14C的動、植物食品。根據加拿大的經驗,99%的14C劑量主要來自食入途徑。在1964—1965年所作的屍檢資料分析表明,人體內的14C濃度比天然本底高50%。UNSCEAR2000報導,大氣層核試驗產生的14C,其全球年平均有效劑量在1964年達最大值7.7µSv,到2000年已下降到原來的1/4。UNSCEAR2000報導,1970—1997年燃料後處理廠的燃料處理總量為419GWa,所釋放的14C所致集體有效劑量在氣態流出物為155人·Sv,在液態流出物為235.4人·Sv。其單位釋放量的集體劑量在氣態流出物為0.27人·Sv/TBq,在液態流出物為1.0人·Sv/TBq。

人體健康風險

體內代謝

(1)吸收與分布。據估計,每天隨穩定性碳進入人體內的14C為100Bq,人體內的14C總活度為(34~36)×102Bq,相當於人體內40K總活度的50%,居第二位。ICRP第71號出版物指出,吸入放射性CO的40%被立即吸收入血,其餘60%被呼出。吸收入血的放射性CO與血紅蛋白結合,均勻地分布於全身,其生物半排期為200min。吸入放射性CO2和有機碳蒸汽,全部立即被吸收入血,均勻地分布於全身,其18%的碳的生物半排期為5min,81%的半排期為60min,1%的生物半排期與年齡有關,成年人為40d。吸入F類、M類、S類碳的放射性氣溶膠粒子,將按不同分數(取決於AMAD)沉積在肺中,其後分別按F類、M類、S類轉移和吸收,吸收的碳將均勻地分布於全身,其生物半排期依賴年齡,對成年人為40d。
(2)排除。14C的無機化合物,如碳酸鹽和碳酸氫鹽,主要是以14CO2的形式由呼吸道呼出體外,其特點是,不但排除速度快,而且數量多;14C的有機化合物,如14C-葡萄糖、14C-十八碳烯酸或14C-奶油,在體內大部分被氧化生成14CO2後隨呼氣排出體外,但排除速度較緩慢,數量也比較少;14C亦可經乳汁排除少部分。需要指出的是,直接吸入人體內的14CO2,其危險性較小,因為它在血液中與碳酸氫鹽生成穩定性極差的NaH14CO3,在體內的滯留量很少。但是,經口攝入14C的化合物時,在體內的滯留量將大大增加,與吸入時比較,乃至近百倍。因此,其構成的危險性值得重視。

損傷效應

14C衰變釋放的是弱β射線,沒有γ照射,只有當14C進入人體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基於14C有機化合物在體內的滯留量比無機化合物多,帶來的危險性也較大。另外,在估計14C對機體的危害時,還必須考慮到它是參與機體碳代謝的一個長壽命放射性核素。在14C化合物的生物轉化過程中,14C可摻入DNA和RNA分子中。摻入DNA分子內的14C,對DNA的損傷作用來自兩個方面,一是14C衰變時釋放的β粒子產生的電離作用,二是14C衰變後轉變為14N的轉換突變效應,後者可使DNA分子中含有14C的化學鍵發生斷裂,造成基因點突變。這種突變僅僅與密碼子的化學結構改變有關,並且一旦發生改變很難進行修復,或者根本不可能進行修復。放射性衰變發出的電離輻射引起細胞損傷有可能導致癌症,吸入和食入14C的終身致癌死亡係數分別是6.5×10−12pCi−1即1.76×10−11Bq−1、1.4×10−12pCi−1即3.78×10−11Bq−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