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納米顆粒

碳納米顆粒(carbon nano particles)由一層碳原子組成的石墨片層以一定的角度捲成無縫、中空管體。1991年,飯島澄男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碳納米顆粒
  • 外文名:Carbon nano particles
簡介,存在食品中,套用範圍,危害,相關新聞,

簡介

碳納米顆粒為碳納米管,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納米級材料,只是空氣中上百種含碳的納米級顆粒物的一種。這種物質的毒性,並不能代表所有碳納米顆粒對空氣品質的影響。
碳納米顆粒在空氣中有上萬種。比如在PM1中,亞微米也就是納米級的含碳顆粒占到百分之五十。

存在食品中

日常食用的焦糖中廣泛存在納米顆粒 科學家在不同碳水化合物基質的糖中發現了碳納米顆粒。他們發現這些在麵包、棕櫚糖(主要存在於印度)、焦糖、玉米片及點心中發現的納米顆粒,呈球形,約有4-30nm大小,性質與合成的碳納米相同。 碳納米顆粒 - 套用範圍 來自於阿薩姆邦印度理工學院的阿倫·查托帕答雅說:“碳納米粒子最常用在染髮劑,眼鏡染色以及武器中”。麵包、棕櫚糖(主要存在於印度)、焦糖、玉米片及點心中發現的納米顆粒,呈球形,約有4-30nm大小,性質與合成的碳納米相同。
碳納米顆粒
日常食用的焦糖中廣泛存在納米顆粒

套用範圍

來自於阿薩姆邦印度理工學院的阿倫·查托帕答雅說:“碳納米粒子最常用在染髮劑,眼鏡染色以及武器中”。
碳納米顆粒 - 危害 納米顆粒約為1-100納米大小(比人類頭髮的直徑還要小10000倍)。納米顆粒的研究在諸如診斷學,癌症檢測與靶向給藥上有潛在的套用。但是它的安全性卻被受到質疑,特別是在防曬油中發現了納米顆粒具有毒性後目前納米大小顆粒的反應性能還很難去評價,所以它的功能特性還不是很明確。科學家也有證實納米顆粒能夠穿過細胞膜,對其它健康細胞產生危害。

危害

診斷學,癌症檢測與靶向給藥上有潛在的套用。但是它的安全性卻被受到質疑,特別是在防曬油中發現了納米顆粒具有毒性後目前納米大小顆粒的反應性能還很難去評價,所以它的功能特性還不是很明確。科學家也有證實納米顆粒能夠穿過細胞膜,對其它健康細胞產生危害。
毒性很小、甚至無毒
科學家從共聚糖中提取出碳納米,然後在動物細胞中檢驗這些納米顆粒的毒性,結果發現,即使在很高的濃度下,這些納米顆粒也僅具有很小的毒性,甚至是無毒的。
印度理工學院的阿倫·查托帕答雅說:“如果這些顆粒的光學以及其它生物化學特性調整一點,它們即可用作食品風味添加劑,或是在不影響它們安全性的前提下,開發出其它的套用。”生物化學特性調整一點,它們即可用作食品風味添加劑,或是在不影響它們安全性的前提下,開發出其它的套用。”
由於它能來源於食品,碳納米顆粒可與一些昂貴的合成材料競爭,並且不用像大多數研究中一樣對它的安全性進行檢測。
查托帕答雅說:“這項研究有助於提高公眾對於納米顆粒安全性的認識。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納米顆粒都是安全的”。
來自於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的材料科學家馬克說:“這項研究可以證明我們已經食用納米顆粒許多年。納米顆粒是否安全取主要決於加入到什麼中,任何的添加方法都有可能改變它的性質,儘管之前它是是安全的”。 對胎兒的發育的影響 2013年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課題組也曾使用妊娠小鼠進行了實驗。他們的研究發現,胚胎髮育11.5天之後,母鼠胎盤就會對納米顆粒具有非常強的“屏障”,所有納米顆粒都不能明顯穿越胎盤。實驗具體到人身上的研究結果,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副主任潘小川表示,雖然科學研究證明超細顆粒物對胎兒有一定影響,但是公眾也沒有必要為此擔心 。
對胎兒的發育的影響
2013年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課題組也曾使用妊娠小鼠進行了實驗。他們的研究發現,胚胎髮育11.5天之後,母鼠胎盤就會對納米顆粒具有非常強的“屏障”,所有納米顆粒都不能明顯穿越胎盤。實驗具體到人身上的研究結果,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副主任潘小川表示,雖然科學研究證明超細顆粒物對胎兒有一定影響,但是公眾也沒有必要為此擔心。

相關新聞

2014年,據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放射化學與核環境研究所博士生齊偉的最新科研成果公告顯示,PM2.5中的碳納米顆粒對初次懷孕孕體具有很明顯的損傷作用,造成流產率高達70%。蘭州大學齊偉博士介紹該項目研究兩年多,以碳納米顆粒通過胎盤屏障及妊娠對小白鼠造成的影響為模型,研究碳納米顆粒對孕體的影響作用。
研究發現,碳納米顆粒能夠通過胎盤屏障並進入胎兒體內,造成胎盤損傷,具體表現為孕酮激素分泌量下降,雌二醇分泌量上升,同時,致使胎盤內血管數目減少,血管管徑變窄,進而造成胎盤對胎兒供養能力下降;因此,致使胎兒心臟和腦組織(心臟、腦在胎兒發育期耗氧量較大)產生病變,進而延遲胎兒生長發育,甚至造成死胎流產。此外,該研究首次發現了碳納米顆粒對孕體影響與母體懷孕次數有密切關係,碳納米顆粒對初次懷孕孕體具有很明顯的損傷作用,造成流產率高達7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