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恆星

碳恆星

碳恆星”是一種大氣中碳元素占絕大多數的巨型恆星台北時間2009年3月17日訊息,據《天體物理》雜誌報導,天文學家們日前藉助“斯皮策”空間望遠鏡首次在銀河系中心區域觀測到了一顆含有豐富碳元素的恆星。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在銀河系中發現此類恆星。科學家們此前曾在其他星系中觀測到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碳恆星
  • 外文名:Carbon star
  • 性質:巨型恆星
  • 組成:含有豐富碳元素
  • 位置:銀河系
  • 時間:2009年3月17日
簡介,研究,得名,

簡介

所謂的“碳恆星”是一種大氣中碳元素占絕大多數的巨型恆星台北時間2009年3月17日訊息,據《天體物理》雜誌報導,天文學家們日前藉助“斯皮策”空間望遠鏡首次在銀河系中心區域觀測到了一顆含有豐富碳元素的恆星。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在銀河系中發現此類恆星。科學家們此前曾在其他星系中觀測到過這類天體,但在銀河系中觀測到此類似天體屬於第一次。

研究

在開展這項研究的過程中,天文學家們利用“斯皮策”望遠鏡上的紅外攝譜儀對銀河系中40個行星狀星雲發出的光線進行了分析。在這些天體中,有26個位於銀河系中心區附近,還有14個位於銀河系的其他部分。
據悉,這些包裹著恆星的行星狀星雲均產生著非常強烈的紅外輻射。通過對這些射線進行分析,天文學家們可以確定出行星狀星雲中的組成物質里是否有晶體矽酸鹽和多環芳香烴——在這兩類物質中均包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通常情況下,只能在雙恆星系統的大氣中同時觀測到這兩類物質。
科學家們認為,相對較重一些的元素並不會長時間地停留在行星狀星雲中。這些物質只會在恆星死亡之際才會被拋撒出來。也只有在此時,科學家們才有可能記錄到這些較重的元素。而對這些較重元素被拋撒到宇宙空間中的機制進行研究,也有助於構建有關行星形成和生命在其上形成的理論。

得名

行星狀星雲實質上是一些垂死的恆星拋出的塵埃和氣體殼,直徑一般在一光年左右。由質量小於太陽十倍的恆星在其演化的末期,其核心的氫燃料耗盡後,不斷向外拋射的物質構成。據估計,行星狀星雲的壽命平均約為30,000年左右。行星狀星雲呈圓形、扁圓形或環形,有些與大行星很相像,因而得名。這類星雲的體積在膨脹之中,最後氣體逐漸擴散消失於星際空間,僅留下一個中央白矮星。在行星狀星雲的中央,都有一顆高溫恆星,稱為行星狀星雲的中央星。這是正在演化成白矮星的恆星。這類星雲出現,象徵著恆星已到晚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