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黃河故道省級自然保護區於2012年2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護區位於安徽省碭山縣西北部,保護區主體為黃河故道廢河槽以及延伸到兩岸寬度約2 km的沼澤地、河灘地及湖泊等(東端從岳莊壩閘開始向上游沿黃河故道至西端三省交界處),總面積2180 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面積586 平方千米,季節性核心區面積868 平方千米,實驗區面積726 平方千米。該區自然環境優良,水禽資源豐富,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地區生態平衡、補充城區地下水、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碭山縣黃河故道省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碭山縣西北部官莊壩鎮
- 級別:省級
- 區域面積:2180公頃
- 保護對象:濕地生態系統
- 批准時間:2012年2月
地理位置,區域範圍,動植物資源,生態價值,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區域範圍
濕地保護區位於碭山縣西北部,以黃河故道費河槽為中軸,延伸到兩岸,呈西北東南走向,東端從岳莊壩閘開始向上游沿黃河故道至西端三省交界處。全長約46.6公里,寬度為1.5公里~2.2公里,總面積近15萬畝。
動植物資源
濕地保護區分布植物101科490種,底棲動物39種,昆蟲34種,魚類30種,兩棲類6種,爬行類6種,鳥類95種,獸類1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1種,具有很多珍惜物種和經濟價值很大的種類等。
(1)濕地植物
黃河故道濕地分布植物101科490種,其中有國家保護植物野大豆。濕地內分布有蓮、香蒲、蘆葦等水生植物。統計到的植物中,禾本科、菊科、豆科為優勢類,其中禾本科植物種類最多,共59種。
⑵底棲動物及昆蟲
初步統計碭山黃河故道濕地分布底棲動物共有39種,主要包括腔腸動物門的水螅類,環節動物門的寡毛類、蛭類,軟體動物門的田螺類、瓣腮類,節肢動物門的蝦類。
碭山黃河故道濕地有昆蟲34種,其中以蜻蜓目居多,有4科24種;另外,有蜉蝣目1科1種,半翅目4科5種,鞘翅目1科5種。
⑶ 魚類及兩棲爬行類
碭山黃河故道濕地分布魚類5目10科34種。其中鯉形目2 科26 種,鮎形目2 科2種,鯰形目1科1 種,鱸形目4 科4 種,頜鰓目1 科1 種。分布兩棲綱動物3科6種,爬行綱動物6科8種。有安徽省二級保護動物2種,分別為花背蟾蜍和中華大蟾蜍。
⑷ 哺乳類
黃河故道濕地分布的獸類資源均為小型獸類,共有5目7科10種。分別為食蟲目1科2種、兔形目1科1種,齧齒目2科4種,食肉目和翼手目均為1科1種。
⑸ 鳥類
碭山黃河故道濕地,地處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帶,是許多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優良的環境,充足的餌料使越來越多的候鳥在黃河故道濕地停歇、棲息。鳥類共有14目32科95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鳥類1種(大鴇),國家II級保護鳥類11種(小天鵝、鴛鴦、鳶、赤腹鷹、普通鵟、紅隼、燕隼、灰鶴、短耳鴞、長耳鴞等)。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2種(鴻雁、灰雁、花臉鴨、綠頭鴨、斑嘴鴨、綠翅鴨、環頸雉、鵪鶉、四聲杜鵑、大杜鵑、灰頭啄木鳥、大斑啄木鳥、家燕、金腰燕、紅尾伯勞、棕背伯勞、黑枕黃鸝、暗綠繡眼鳥等)。
生態價值
保護區內自然環境優良,水禽資源豐富,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補充城區地下水,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黃河故道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