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藥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碭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藥
  • 主題詞:傳統醫藥,碭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藥,碭山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醫藥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清朝鹹豐初年
  • 認證時間:2014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碭山縣城北二十里王集村《三槐堂》王氏接骨膏藥起源於清朝鹹豐初年,王世則先生為王氏接骨膏藥創始人。碭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藥對閉合性骨折採用端、提、捋、捏、按、摩、推、拿等手法,並對其復位後的受傷部位敷以特製膏藥,效果特別顯著。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王氏每一代傳人又都遵照“繼承而不泥古、創新但不離宗”的家規,對祖傳秘方配伍不斷完善,達到了減輕患者痛苦,藥到病除的神奇療效。王氏接骨膏藥主要套用於散瘀止痛、續筋接骨、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瘀血凝結。總治癒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歷史淵源

碭山縣城北二十里王集村《三槐堂》王氏接骨膏藥起源於清朝鹹豐初年。王氏接骨膏藥創始人王世則先生,自幼純樸善良,熱情敦厚,且聰明好學,悟性極高。他年幼時在村上讀過幾年私塾,適逢私塾趙先生學識廣博,兼通醫理,村里百姓偶染疾患,都來求趙先生切脈診治,開方抓藥,因此,王世則先生便也熱衷於鑽研中醫岐黃之術。當時他見本村及鄰村有人不慎骨折,痛苦不堪,便暗下決心研製快速接骨療法。經趙先生悉心傳授,加之世則先生誠懇求教於本縣各家名醫、時醫,便在家潛心研製出了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舒筋腱骨、促進骨痂快速形成的接骨黑膏藥。起初,他先在自家餵養的雞鴨身上作試驗,效果甚佳。當地曾有“王家的膏藥真不瓤(不簡單),雞腿能接到鴨腿上”的說法。之後,他多次免費為骨傷病人正骨和貼付,觀察療效。經過無數次的增減方劑配伍和療效比對,王氏接骨膏藥第一代成品終於成功用於臨床。此後,王世則先生更加悉心研讀《黃帝內經》、《本草綱目》、《湯頭歌解》等中華醫藥寶典,使他的中醫接骨膏藥方劑配伍及骨傷科治療手法日臻成熟。從此,便開始了“懸壺濟世、造福桑梓”的行醫生涯。
在之後的一百五十餘年,經世則先生長子王金向,向其家族後人順延傳承,至第五代傳人王呈義,再傳到王全社先生已是第六代正宗傳人。一百多年間,歷經數代傳承,他們都謹尊祖先教誨:行醫先立醫德、以排憂解難、造福百姓為己任,同時,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他們每一代傳人又都遵照“繼承而不泥古、創新但不離宗”的家規,對祖傳秘方配伍不斷完善,達到了減輕患者痛苦,藥到病除的神奇療效。總治癒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當然,他們也都謹遵先祖嚴命,對祖宗秘制的神奇藥方秘不外傳。王氏膏藥的第六代傳人王全社先生在師授膏藥的基礎上,對膏藥治病的道理進行研究,已獲得初步的成功。不斷總結研究,改良配方,融入現代醫學高科技,增強藥物濃度,創新製劑工藝,提高膏藥的治療範圍及治療效果,主要套用在散瘀止痛,續筋接骨,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瘀血凝結。特別對骨折後手術的病人,敷上王氏接骨膏藥,能大大縮短癒合時間。

基本內容

碭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藥對閉合性骨折採用端、提、捋、捏、按、摩、推、拿等手法,並對其復位後的受傷部位敷以特製膏藥,效果特別顯著。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個月即可痊癒,未成年人20天即可痊癒。
王氏傳人謹遵先祖嚴命,對祖宗秘制的神奇藥方秘不外傳。王氏膏藥的第六代傳人王全社先生在師授膏藥的基礎上,對膏藥治病的道理進行研究,已獲得初步的成功。不斷總結研究,改良配方,融入現代醫學高科技,增強藥物濃度,創新製劑工藝,提高膏藥的治療範圍及治療效果,主要套用在散瘀止痛,續筋接骨,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瘀血凝結。特別對骨折後手術的病人,敷上王氏接骨膏藥,能大大縮短癒合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