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羅雪山兩麓人民的生計模式

碧羅雪山兩麓人民的生計模式

《碧羅雪山兩麓人民的生計模式》是2013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李何春、李亞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碧羅雪山兩麓人民的生計模式
  • 作者:李何春 李亞鋒
  •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1日
  • 頁數:27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306046949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艽野東南素有“民族搖籃”之稱。在北緯25°~38°、東經90°~104°的廣袤區域,由東至西,有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獨龍江和雅魯藏布江,史前時代的漢羌之爭,造成部分羌人融為漢族,部分羌人西遷。西遷的羌人一部分沿著江河古道北上甘青,另一部分南下川滇,到達今川、滇、藏交界區,更有一些部落進入了東南亞。他們南北行走的整套路線分布的區域到公元前4世紀業已形成民族走廊。
《碧羅雪山兩麓人民的生計模式》編輯推薦:青藏高原古稱“艽野”,“喜馬拉雅”與“橫斷”兩條山脈在東南交匯,形成北半球地表褶皺最明顯而緊密的區域——縱橫千里,層巒疊嶂,忽而峽谷幽深、激流洶湧,忽而懸崖突兀、雪峰傲立。雄奇的景觀掩飾著嚴酷的自然。適宜耕種的土地集中在河谷,陡峭的高坡土層稀疏、岩石裸露、雜草叢生,經常發生土石流。山川、植被、動物、村莊依季節交替呈現出各種姿態:旱季,塵土飛揚、風霜嚴寒、萬物蕭條;雨季,四野青翠、鳥語花香、人畜徜徉於雲端。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本書的研究對象及其方法
第二節碧羅雪山兩麓生計研究的簡要回顧
第三節研究碧羅雪山兩麓生計模式的意義
第四節一次翻越碧羅雪山的經歷
第一章碧羅雪山兩麓地理環境及歷史
第一節自然氣候
第二節生物資源
第三節族源及其歷史
第二章多元生計的形成及其中介(上)
第一節採集狩獵:一種生計遺存
第二節遊牧:民族遷徙與文化傳播
第三節畜牧業:轉場放牧
第四節農業生計與土地所有制
第三章多元生計的形成及其中介(下)
第一節傳統製鹽業:生理需求與族群互動
第二節民族商貿:共生與互動
第三節天主教的傳播:葡萄種植
第四節“政治場域”下的別樣生計
第四章峽谷農業
第一節土地類型和耕作條件
第二節作物種類和農事活動的地方性知識
第三節耕作技術與生產方式
第五章轉場放牧
第一節牧場資源的分布以及放牧方式
第二節牲畜的種類與用途
第三節草場管理以及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六章採集漁獵
第一節採集
第二節狩獵
第三節捕魚
第七章瀾滄江畔的傳統鹽業
第一節生命之鹽
第二節傳統的製鹽技術
第三節鹽業貿易
第四節鹽民的生活
第八章產品加工與手工技術
第一節食物的加工與製作
第二節編織和紡織
第三節建築
第四節木器、竹器和陶器
第九章政教合一及其制度下的生計
第一節康區政教合一制度
第二節寺院對政治經濟活動的影響
第三節川、滇、藏間的商貿往來
第四節別樣生計
參考文獻
後記
附圖表目錄
圖4—1砍刀與點種棍
圖4—2怒鋤的形態演變
圖4—3德欽地區的犁
圖4—4貢山地區的犁
圖5—1高山牧場上的石屋與圍欄
圖6—1弩弓、箭袋和箭
圖6—2夾網
圖6—3網兜
圖8—1多桿連枷與單桿連枷
圖8—2割穗架
圖8—3磨房與水磨
圖8—4手磨
圖8—5酥油桶和“甲洛”
圖8—6鐵鍋蒸酒
圖8—7破竹、簸箕與背簍
圖8—8織“怒毯”
圖8—9怒江地區的房屋
圖8—10倉庫(木楞結構)
圖8—11溜索和滑板
圖8—12豬槽船
表1—12012年7月碧羅雪山兩麓各調查點溫度測量記錄
表1—22011年鹽井鄉轄區內從事鹽業生產的3個行政村的人口結構情況
表7—1白、紅鹽成分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