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縮葉病

碧桃縮葉病

碧桃縮葉病在我國分布於江蘇、浙江、安徽等16個省(自治區),尤以沿海和湖濱地區發病嚴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碧桃縮葉病
  • 別名:縮葉病
  • 主要危害作物:桃樹,梅
  • 主要為害部位:花,葉
分布與危害,症狀,病原,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與危害

該病主要危害桃樹、櫻花、李、梅等核果類木本花卉,引起早期落葉,減少新梢當年的生長量,影響當年及翌年的開花。發病嚴重時,樹勢衰弱,容易受凍害。

症狀

縮葉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嚴重時,嫩梢、花、果也可以受侵害。感病葉片病初呈波紋狀皺縮並捲曲,顏色變為黃色至紅色。發病後期,葉片加厚,質地變脆,顏色變為紅褐色。發病嚴重的年份感病植株全株多數葉片變形,枝梢枯死。春末、夏初葉表出現灰白色粉層,即病原菌的子實層,有時葉背病部也出現白粉層。最後病葉逐漸乾枯、脫落。感病嫩梢節間短,有些腫脹,顏色變為灰綠色或黃色,病枝上的葉片多呈叢生狀、捲曲,嚴重時病枝梢枯萎死亡。

病原

病原為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 Berk.),隸屬子囊菌亞門、半子囊菌綱、外子囊菌目、外囊菌屬真菌。

發生規律

病原菌在樹皮、芽鱗上以芽孢子越冬或越夏,翌年的春季萌發產生芽管,穿透葉表皮或經氣孔侵入嫩葉進行侵染。孢子借風力傳播。侵入葉片的病原菌菌絲體在寄主表皮下,或在棚欄組織的細胞間隙中蔓延,刺激寄主組織細胞加速分裂;胞壁加厚,使病葉呈現皺縮捲曲症狀。早春溫暖乾旱病害則發生輕。

防治方法

①減少侵染來源:發病初期,在子實層未產生前及時摘除病葉、剪除被害枝條,並集中銷毀。
②藥劑防治:早春桃芽膨大抽葉前,噴灑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或1:1:160的波爾多液預防侵染。桃樹落葉後噴灑3%的硫酸銅液,以便殺死芽上越夏、越冬的孢子。
③對危害較重的植株,及時補充肥料和水分,提高植株抗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