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禪院

碧峰禪院又名塔庵,位於含山縣縣城南門外得勝河北岸,庵內曾有碧峰塔,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4年)。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毀於兵燹。民國時修復。抗戰時,碧峰塔被日本侵略軍炸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碧峰禪院
  • 別稱:塔庵
  • 地址:含山縣縣城南門外得勝河北岸
  • 建立時間:清順治八年(1654年)
  • :13米
碧峰禪院簡介,碧峰禪院概貌,

碧峰禪院簡介

碧峰禪院又名塔庵,位於含山縣縣城南門外得勝河北岸,庵內曾有碧峰塔,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4年)。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毀於兵燹。民國時修復。抗戰時,碧峰塔被日本侵略軍炸毀。“文化大革命”期間,庵內佛像被毀,時該庵住持難山堅持護庵,以種菜為生,並潛心修行誦佛。1983年,難山圓寂,居士李明心繼之進駐庵內。1986年,太湖禪寺僧彌智來到此庵,因得勝河改造拓寬,在原址東面易地重建,新建殿宇、圍牆,重塑佛像。1988年,蕪湖佛教信徒贈該寺院鑄鐵大香爐一座,並有40多位居士香客來此朝拜,盛況空前。2001年底,上海、蕪湖、馬鞍山等地佛教信眾,捐資該寺院建一座千佛鐵塔,高13米,甚是壯觀。2004年,碧峰禪院被巢湖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重點寺廟。

碧峰禪院概貌

碧峰禪院坐北朝南,寺院前得勝河水清澈,環境優美。寺院占地面積近7畝,為二進天橋上下四合院式布局,四周帶迴廊。前為天王殿。大雄寶殿面寬5間,進深4間。東有觀音殿,客堂。西有西方三聖殿。地藏殿位於大雄寶殿正下方,兩邊是佛堂,齋堂,香房等,共有72間。千佛碧峰塔位於碧峰禪院正東面。整座寺院黃垣紅甍,室內白牆紅梁,諸佛菩薩雕像金碧輝煌,寺院內殿堂分布均稱,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格調別具一格,是縣佛教協會所在地。
千佛碧峰塔的歷史,可追溯到清順治年間,人稱智慧塔,當時完全由石頭建造。為重現千佛碧峰塔,寺院住持彌智募集資金進行了重建。新建的千佛碧峰塔為木塔套鐵塔的雙重塔;鐵塔木塔塔中塔,千佛塔,塔中有塔。鐵塔有七層,高13米,塔四周有1200座小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木塔七層,高27米,圖案花紋精雕細刻,威嚴莊重。
碧峰禪院住持釋彌智,俗名朱克權,漢族,安徽廬江人,1984年在太湖禪寺出家,1986年到碧峰禪院,現為巢湖市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縣政協委員,縣三、四屆佛教協會會長。
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2005年7月18日該寺院隆重舉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暨千佛碧峰塔落成慶典活動。省政協常委、九華山百歲宮住持慧慶大師,巢湖市宗教局,市佛教協會負責人應邀參加。含山縣政府、縣政協、統戰部,宗教局負責人,諸山長老及數百名佛教民眾,參加了慶典活動。近年來寺院香火鼎盛,法事盛會頻繁,香客至此禮佛絡繹不絕,成為含城周圍佛教信徒從事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