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09:米

碧山09:米

《碧山09:米》是2016年中信出版社出版圖書,主編是左靖,作者是惠富平、曾雄生和楊築慧。

基本介紹

  • 書名:碧山09:米
  • 作者:左靖、惠富平、曾雄生、楊築慧
  • ISBN:9787508660561
  • 頁數:368
  • 定價:49.00元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5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米》是碧山系列的第9輯,一本專門介紹稻米的專輯,集結了眾多在專業學術領域和稻米研究實踐領域的作者撰寫的文章,生動形象地展示中國的稻作文化和稻米實踐活動。全書分為稻作、好米、食米、視覺、文學、影像六卷,講述中國的稻作歷史和文化,尋找和耕作好米,食米的故事,與米相關的視覺藝術、文學和影像,溫習稻米在當代中國人生活中的境遇。期待能喚起大家對每一粒作為生命源泉的稻米的珍視,也正視它所遭遇的傷害、困窘與蘇生的努力。

作者簡介

主編:左靖
知名策展人,出版人,鄉村建設者。現任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碧山》雜誌書主編。2002年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個三年展——中國藝術三年展。2006年底創辦《當代藝術與投資》雜誌。2011年聯合發起碧山計畫,開始致力於鄉村建設。他曾擔任南視覺美術館(南京)執行館長、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藝術總監。作為藝術教育者,他在安徽大學教授紀錄片和當代藝術課程;作為獨立電影的推廣者,他曾擔任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和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的策展人,併合作發起、創辦“藝術空間放映聯盟”(ISAAS)和“中國獨立影像檔案館”(CIFA);他曾經策划過很多當代藝術和獨立電影展覽(映),其中包括“未來考古學”第二屆中國藝術三年展、“詩意現實:對江南的再解讀”、“趣味的共同體”、“我的大學:劉大鴻與雙百工作室”、“藝術運動存在嗎:影像中的中國當代藝術”等。作為出版人,他創辦並主編的雜誌和書籍包括《漢品》(共出兩輯)、《碧山》(已出八輯)、《黟縣百工》,以及《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另類的表述者:他們的行為、舞蹈和錄像》、《紀錄何為:對大師與他們作品的凝視》等等。他還曾應邀在奧地利、西班牙、智利、巴西和挪威的一些藝術中心和博物館策劃展覽。近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鄉村建設領域,包括古建築的保護和再生利用、民間手工藝的調研、出版和展覽。2015年與上海漢室設計管理機構全面合作碧山工銷社項目。
作者:
1963年出生,陝西富平人。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業史教學與研究工作,目前在作物史及生態史研究方面用力較勤。已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60餘名,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1 0 餘項,出版《中國傳統農業生態文化》《史記與中國農業》《中國農書概說》《中國古代粟作史》《中國西部農業開發史》等學術著作,發表論文100多篇。現任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農史研究會常務理事。
江西新乾人。史學學士,農學碩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農業歷史與中國科學通史研究。著有《中國農學史》《中國稻作文化史》《中國農業通史·宋遼夏金元卷》等書,並論著章節、論文、譯文及科普文章等多篇。獲得過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和“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等獎項。
女,侗族。民族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南方民族社會與文化研究。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主要專著及論文包括《中國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傳統與現代:西雙版納傣族社會文化研究》《中國侗族》《橡膠種植與西雙版納傣族社會文化的變遷—以景洪市勐罕鎮為例》《婦女外流與西南民族婚姻習俗的變遷》等。

目錄

卷首語 米
卷一 稻作
稻米春秋—— 中國稻作歷史與文化
中國歷史上的黃穋稻
糯:一個究中國南方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視角
稻米在紅河南岸的社會生活
須知白粲流匙滑 費盡農夫百種心——《耕織圖》中的稻香與耕苦
卷二 好米
尋米:尋找最用心的大米
尋找地禾糯:深山瑤寨的召喚
沃土有好米
請鴨進田:崇明自耕筆記
卷三 食米
稻穀成熟,將頭垂向大地——黃永松談《中國米食》背後的故事
吃米的叮囑
廈門米粉
米食
卷四 視覺
夢溪二
米器
自然而然 米之器
生土到熟土:關於夯土系列
C H I N D I A 白領之夢
春社謠
關於米的舞蹈 小珂×子涵
水晶夢
卷五 文學
谷作五首
晚稻禾歌
卷六 影像
唱一首《稻米之歌》
黃金水稻:稻電影十三年文獻之說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