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成蟲,稚蟲,生活習性,繁殖方式,飼養管理,物種價值,觀賞價值,食用價值,
形態特徵
成蟲
雄性體長73mm,腹部長(連肛附器)53mm,後翅長52mm。頭部:下唇黃色;上唇黃色,前緣黑紋寬,基方具三個小黑點。臉和額綠黃色,額脊紅褐色,額脊上方具淡藍色橫紋,上額後緣與頭頂黑色,頭頂中央色淡,後頭黃色。前胸褐色,側面黃色。合胸綠黃色,肩縫線和後側縫線細的黑褐色。足黑色,股節紅褐色。翅透明,從翅端到三角室淡煙黑色;翅痣紅褐色,長而狹,覆蓋3翅室;前翅三角室長於後翅三角室;結前橫脈和結後橫脈指數為8-17/9-11。腹部褐黑色,具藍色斑紋:第1節綠色,基部具一黑色細紋,側面有一褐色小斑點;第2節天藍色,亞基部具深褐色環紋橫過背面,腹橫脊在亞背側具黑色細紋;第3-10節背面褐黑色,側面具藍綠色縱斑紋,第10節斑紋呈新月形。肛附器褐色;上肛附器基部狹,中部內側很寬,端部外角具一齒突;下肛附器很寬而短,小於上肛附器長的1/5,每個側外角具十多個小齒突。
雌性體長75mm,腹部(連肛附器)55mm,後翅長52mm。雌性色彩與雄性相似,但翅寬,從翅痣外邊到三角室具黃色斑。
稚蟲
稚蟲水生;頭扁平,觸角7節;腹部近圓柱形;直腸鰓不外露。
稚蟲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呈三角形,能自由活動,有觸角1對,細小,剛毛狀;複眼1對,較發達,單眼3個;咀嚼式口器,下頦極度延長,並分3節,尖端有一對可活動的頦鉤。前胸較小,中胸和後胸癒合,較前胸發達。前胸背板和中胸背板間有氣門1對,足3對分別著生在前胸、中胸及後胸的腹面,前後翅芽位於中胸及後胸的背方。腹部10節,每節均由1個背片、1個腹片及2個體側片組成,每個體節的體側片上有氣孔1對,兩側體壁有側刺。尾須較小,不分節,肛附器呈長三角形,長約8mm。雄性在第9腹節腹片上有1個黑斑,雌性有一個長條狀的生殖板,可以來辨別稚蟲性別。
生活習性
碧偉蜓成蟲於每年5-9月發生。常在池塘、溪流、湖泊上進行巡視飛行。具有領地意識,常驅趕飛入領地內的蜻蜒以及其他昆蟲。肉食性,捕食各類昆蟲。交配後的碧偉蜒在水草、浮木上面停留,並進行產卵。稚蟲性兇猛,喜歡在水底活動,捕食小魚或小蝦,羽化時爬出水面,常在夜裡進行。
作為強悍而傑出的獵食者,蜻蜒是不折不扣的肉食動物。它們的食譜很豐富,並且食量極大。各種小型飛蟲、爬蟲都是它們的美味佳肴,蚊、蠅、葉蟬、小型蛾子、蝴蝶等來者不拒。據統計,一隻碧偉蜓一天內能吃近1000隻小飛蟲。
野外碧偉蜓稚蟲生活在水質清澈、水草豐茂的水域中,夏季喜在水草中活動,冬季則潛伏在水底泥沙或殘枝敗葉下。實驗室飼養中除白天進食活動外,一般潛伏在水底泥沙或挺水植物的基部。
碧偉蜓稚蟲口器結構特殊,下頦非常發達,是一個長且可摺疊的結構,平時折於腹面,在捕食時快速伸出,並用前方的頦鉤夾緊獵物,收回後放入口中。其捕食方式有2種,一種是主動追擊,即主動尋找食物,然後追逐、捕獲;另一種是偷襲,即潛伏水底等待獵物靠近時,立刻彈出長長的下頦,捕獲獵物。在食物短缺時稚蟲會彼此相互殘食。
碧偉蜓稚蟲在水中除了依靠3對足划水和行走外,還通過胸部和腹部氣孔噴出的氣流推動身體向前運動,這與蜓科物種相同。在自然環境中碧偉蜓稚蟲既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的對象。在研究中觀察到其具有明顯的防禦行為。遇到捕食者會主動逃避,也會用腹部的側刺、附器及下頦進行搏擊。
羽化前稚蟲的胸部肌肉收縮,複眼變大,腹部變軟,體色由棕色或綠色變成墨綠色,然後緩慢爬出水面,停棲在挺水植物上,早晨9:00左右開始羽化,首先從前胸背中部裂開一個口,胸部先從幾丁質的外殼露出,然後頭部、六足、腹部依次離開稚蟲的外殼,最後翅膀展開,整個過程持續近0.5h,剛羽化的碧偉蜓身體較柔弱,不能飛行。
繁殖方式
碧偉蜓所產出的卵,先孵化為稚蟲,再變為成蟲。在7~8月間羽化為成蟲。此種蜻蜓交配多在飛行時進行,然後產卵。由於其人工繁殖較難,可直接從產地採集水蠆,再把它們放養在水池中。
飼養管理
目前碧偉蜓多進行半程飼養。要注意在池畔多種一些蘆葦,保證水體清潔。碧偉蜓的稚蟲、成蟲均為肉食性,前者即通常所說的水蠆,主要靠水中的小動物為生,而後者喜歡捕食在空中飛翔的蒼蠅、蚊子等。這種蜻蜓的成蟲不易患病,但卵、稚蟲卻會為龍虱等動物所捕食。
物種價值
觀賞價值
碧偉蜓飛行能力較強,常在較高的地方往返飛翔。它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放養在蜻蜓園中可以使環境增色不少。
食用價值
雲南的少數民族有食用蜻蜓稚蟲的習慣。在大理,人們把碧偉蜓稚蟲稱作“水蜻蜓”,“油炸水蜻蜓”是白族人民的傳統名菜。研究表明蜻蜓目昆蟲稚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胺基酸、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是一種有較高開發利用價值的天然昆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