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特指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鏟石築成的土石路提供給行人、物資運輸的通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碥道
- 拼音:biǎndào
- 含義:有坡度崖壁上削鏟石築成的土石路
- 出現時期:先秦
定義:特指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鏟石築成的土石路提供給行人、物資運輸的通道。
碥道編輯 討論 上傳視頻 定義:特指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鏟石築成的土石路提供給行人、物資運輸的通道。中文名 碥道 拼音 biǎndào 含義 有坡度崖壁上削...
席家碥私塾前系清代鹹豐、同治年間聞名馬鞍一帶的私家學館。在此傳道授業的老師席聘三,是個懷才不遇的寒士,久試不第,絕離仕途,乃立志創辦私塾,招收鄉間孩童,...
碥頭溪為法官鎮下轄鄉級行政區,轄銅塔溝、扁頭溪、石窯子、僧道關、岫蜒峽、黃柏樓6個村民委員會,33個村民小組,1258戶,4988人。
德宗貞元七年(公元791年)八月,商州刺史李西華奉命徵發工役十餘萬,在加寬由藍田至內鄉七百餘里舊道的同時,於阻水澗處,又別開碥道,並在沿途“修橋道,起官舍...
5 董家墳碥道遺址(不詳) 158 6 心紅鋪南碥道(不詳) 158 7 心紅鋪西北碥道(不詳) 158 8 心紅鋪碥道遺址(不詳) 158 9 心紅鋪墓群(清) 160 10 三岔...
東西側壁立萬仞,壁上碥道,皆人工鑿成。人稱閻王碥。西側碥上有鐵索,險峽處有獨木橋;臨箭河處有著名的七里峽。兩壁對峙,仰望青天一線,藤蔓交接,綠蔭翳天,...
儅駱道在太白境內全長約45千米,沿線發現棧道、棧橋、碥道等遺址20餘處。對於研究三國時期關中通往漢中的古道路在太白縣的分布具有較為重要的價值。 [1] ...
散關位於秦嶺北側今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散關扼控散關道,散關道是一條多棧閣的道路,棧道改碥路始於唐宋,功作盛於明清。散關道是秦蜀諸棧道(褒斜道、儻駱道...
尚志公,簡西李家碥(今簡陽玉成鄉李家碥)。 維剛公,仁邑高家場。 文周公,仁邑橫山子。廷紀公之子。 文堯公,仁邑中沖溝。廷紀公之子。 智達公,仁邑鄒家...
第四節宋、元、明、清時期的褒斜道圖11 明、清時期小河口道示意圖第四章連雲棧道第一節連雲棧的開闢、利用第二節由棧道變碥路
據介紹,楊家河棧道遺址多為沿山碥道,沿河岸寬闊平坦處延伸,時而在河之東岸,時而在河之西岸,所以在楊家河河道上留下了多處棧橋遺址。部分路段有用石塊壘砌的石階,...
1996年,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街道、下碥、太山、冷水溝、小嶺溝、南寬坪、黃竹扒、南流嶺溝、桃樹坪9個行政村。2011年,撤銷上官坊鄉設立上官坊鎮。
“火攻石壁,鑿山三月,架梁四道,削險開徑,砌石連棧,於是避水登入,上至五鬼窯,下至說法洞,凡二里許碥成”。本名 王邦俊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福建龍溪 ...
故道遺址:大散關南坡有故道路基數段,隱於荒草中。連雲棧道:此道多為沿山碥道。鳳州南越鳳嶺至三岔村一帶,遺蹟很多。心紅峽摩崖石刻,為明、清時雕鑿。刻文為...
許多摩崖文字,書法勁挺,言語精粹,與山川相映生輝,山上歷代開鑿石階、碥道、棧道、天梯則隨山勢險易變化,構成一幅幅絕險的自然景觀與巧奪天工的人文景觀的和諧...
於是乾隆年間,一個名叫羅文思的商州知州,“遂捐廉俸五百,招募石工,辟成大道。又在碥道邊上鑿石為欄,並在道左右壁寬敞處僻出行人臨時歇腳之地”。此惠民之...
第七章 子午道 小寺解得大煩惱 光影搖曳對丹崖 紅樹嘴棧槽 山崩地摧尋古道 石羊關天險難越 絞綃紅透仙姑碥 眾里尋她千百度 第八章 大寧河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