碕石村隸屬於湖南省郴州市,位於宜章縣迎春鎮南部,與周家村相鄰,是迎春鎮一個極具特色的古村落。全村共17個村民小組,面積7.9平方公里,總人口4099,村民全部為彭姓子嗣,又稱碕石彭家。
2016年11月,碕石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碕石村
- 別名:碕石彭家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湖南省郴州市
- 電話區號:0735
- 郵政區碼:423000
- 面積:5平方公里
- 人口:3985
- 著名景點:彭氏宗祠 碕石暴動舊址 承啟書院
- 車牌代碼:湘L
歷史文化,地理環境,風景名勝,
歷史文化
碕石村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始祖元彤公。
碕石村的彭氏先祖元彤乃明洪武年間授“忠勇校尉”。時逢湖廣兩省邊境匪患猖獗,瑤漢邊民起事頻繁,大明王朝恐其動搖根基,彭氏先祖元彤便與其他官兵一道奉調由茶陵衛駐防宜章,鎮守黃沙堡。元彤退役後擇黃沙堡北三十里就地而居,始建碕石村。村後屹五座石嶺,奇峰蜿蜒,似“五馬歸槽”之勢,而得名碕石村,已繁衍三十餘代,其後裔開枝散葉已遍布全國各地。
地理環境
碕石村青山環繞,放眼前川,阡陌縱橫,兩股溪水在村中相匯。
風景名勝
中共宜章縣委舊址,舊稱“承啟書院”,意為承前啟後,人才輩出。承啟書院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為兩層磚木椽檁結構建築,占地面積268㎡。清鹹豐十一年(1861)毀於匪患,清末族人出資重建。
1927年4月,此前“北伐”時期聯盟的“國共合作”狀態被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所打破。國民黨、反動派血腥屠殺、鎮壓共產黨人與革命民眾,白色恐怖籠罩全縣,革命形勢處於低潮,中共宜章縣委由公開轉入地下活動。6月初,宜章縣委機關從縣城秘密轉移到由共產黨員吳漢傑任校長的“承啟書院”,並以此為據點,成立黨的特別支部,秘密發展壯大黨的組織,組建地下農民武裝,堅持領導全縣人民艱苦卓絕的對敵鬥爭。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軍餘部與湘南特委和中共宜章縣委共同策劃、組織,成功發動“宜章年關暴動”後,革命形勢空前高漲,宜章縣委才從“承啟書院”遷回縣城。當月19日舉行的“碕石暴動”後,朱德還在承啟書院舉辦“貧民夜校”,教碕石村的革命民眾學習文化,向勞苦大眾宣講革命道理。同年4月,因湘南起義軍遭受國民黨軍8個師的重兵圍剿,朱德、陳毅毅然率起義軍向井岡山轉移,與毛澤東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朱、陳率部轉移後,宜章又處於白色恐怖之中,反動勢力便將曾是中共宜章核心機構的“承啟書院”燒毀,以解心頭之恨。1931年,碕石村人又將“承啟書院”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