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歷來為人稱道。清光緒年間,黃岡知縣楊葆初(字壽昌)因景仰蘇軾的書法,擇其詞,詞,贊,牘手稿精品,編成《景蘇園帖》並勒諸於石。一九二二年建此閣,將剩下的一百零八方碑刻嵌入閣內四壁,閣因此得...
碑陰刻書41行,詳列南詔清平官、大將軍、六曹長等職銜和姓名。經過千百年的風風雨雨,碑文僅存八百餘字。“德化碑”之碑文相傳為南詔清平官鄭回所撰,唐流寓南詔御史杜光庭書寫,二者均存爭議。碑文主要頌揚了閣邏鳳的文治武功,並...
就在三田渡碑閣建設過程中,工程經常被停滯,服役的潰軍亦曾中途散去,“守直無人,極為可慮……許多材瓦鐵物及其它所用諸具,積在曠野無人之地”。因為此碑的歷史意義特殊,朝鮮王朝大臣們將其視為辱國,極力抵制擬文,紛紛迴避...
1964年,為保護和展示龍隱岩、龍隱洞石刻文化,桂林市政府撥款整修龍隱岩,在釋迦寺遺址上建藏碑閣,建築總面積327.87平米,三層磚混,小青瓦頂。1998年藏碑閣落架維修,改為琉璃瓦頂。1987年,新建碑閣700平米,磚混結構,主樓展室為四...
桂海碑林博物館藏有唐至民國時期摩崖石刻213件,新建碑閣"拓園"中集中陳列了桂林市內遷移或複製的散碑、名碑50餘件,碑閣“桂林石刻拓片精品展”則集中展示唐《李勃南溪山詩序》、宋《燕肅題名》等具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的拓本。200...
王建王陵 顯陵,陵園門內有祭堂和兩個碑閣。祭堂里有王建畫像和有關王建生前活動的畫。碑閣里有記載了王陵沿革的陵碑和記載了建立和維修情況的陵碑。王陵是典型的高句麗式石室土墓,周遭立了刻有子、醜、寅等12地支神的12角石...
在新興港城日照市嵐山區西部,有一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這裡因東漢兵部尚書馬武的御賜碑閣而得名——碑廓。該鎮轄64個行政村,5.03萬人口,總面積96平方公里,素有“日照糧倉”、“綠茶基地”、“蔬菜之鄉”等美譽。日照市工業園西區...
北京石景山區內的一座小山,海拔183.7米,瀕臨永定河,被譽為“燕都第一仙山”。北京石景山區的區名即來源於此山。山上保留著儒、釋、道共存的文化遺址群落,共50餘處古文化遺址。天氣晴朗的時候,登上山頂的功碑閣,首鋼園區以及...
龍隱岩左側現已增建碑閣, 展出歷代文化名人歌詠桂林山水的詩詞曲賦以及題榜、銘記的碑刻和拓片。龍隱洞早期石刻為唐人張濬、劉崇龜的《杜鵑花唱和詩》及宋人方信孺的《龍隱洞題詩》;宋初,龍隱岩修建了釋迦寺,其後又建起以驂鸞閣...
碑廓因東漢兵部尚書馬武的御賜碑閣而得名,“昔仲尼,師項橐”的故事至今在民間廣泛流傳。民國元年(1912年),屬日照縣碑廓區。1950年,稱第九區。1993年5月,劃歸嵐山辦事處代管。2004年9月,歸嵐山區管轄。截至2020年6月,碑廓鎮...
現建的赤壁公園中,擁有剪刀峰、白石龜、二賦堂、東坡陳列館、棲霞樓、留仙閣、碑閣、酹江亭、坡仙亭、睡仙亭、放龜亭、問鶴亭等景觀。到坡仙亭,可看到蘇軾的《赤壁懷古》這首詞的石刻。二賦堂里,《赤壁賦》的木刻真是字字如...
墓體均採用料石營造,墓柱矗立,碑閣巍然,高達數米,布置得體。其上或陰刻、或浮雕著龍鳳圖案,或刻著工整的聯語、墓誌。一般是柱後有碑,碑文多刻死者生平及子孫世系。碑兩沿及上端均雕各種動植物圖樣,動物有蝙蝠、鳳凰、仙鶴、...
朝鮮高宗42年(1905年,清德宗光緒31年):定陵碑閣營建表石豎立時別單。 詔曰, 正三品吳世弼,加資。朝鮮高宗42年(1905年,清德宗光緒31年): 驪州蟾樂里碑閣營建碑石豎立時監董別單。 詔曰, 正三品吳世弼升從二品 ...
原先稱為泰山書院,肅宗22年(1696年)被賜額後稱為無成熟元。 據祠宇以崔致遠為首配享申潛,丁克仁,宋世琳,鄭彥忠,金喏默,金灌等現存建物包括弦歌樓都有講堂,東西齊,祠宇,碑閣等。
朝鮮1545年(仁宗 元年) 豊基郡守朱世鵬先生為紀念他們四位的賢德而立四賢井碑。1636年(仁祖 14年)傍孫安應昌(號順原君)在碑閣上寫碑銘,進行重修。於1821年(純祖 21年),安東營長安性淵立現在的碑閣。碑閣的屋頂為兩側各有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