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甲作用

碎甲作用,破壞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碎甲作用
  •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以炸藥裝藥緊貼裝甲板表面爆炸,使裝甲背部飛出崩落碎片並毀傷裝甲目標內部人員與設備的破壞效應。
碎甲作用是利用高能量混合炸藥(碎甲彈用塑性炸藥)與裝甲板接觸爆炸的爆轟波能量,轉化為向板中傳播的強衝擊波能量來破壞裝甲的。
當裝甲板表面的強衝擊波(壓強約為40~45吉帕)向板內傳播、衰變而到達裝甲板背面時,此壓縮應力波成為自由表面的入射波,並產生相應的反射拉伸應力波由板背面向板內傳播,在兩波相向而行中發生應力合成,使裝甲板背部出現拉應力區。當某截面上的拉應力達到裝甲板的臨界斷裂強度時,將產生首次崩落碎片。一般對單層、中等厚度金屬裝甲板的崩落效果較好,常從背部撕剪下一塊碟形碎片(簡稱碟片)。
其直徑約為裝藥直徑的1.25~1.5倍,並以30~200米/秒或更高的速度飛離背部。如果在裝甲背部的新自由界面上入射壓縮波的強度仍然較高,還會產生二次或多次崩落,繼續有一些碎片飛出。這些飛出的碎片,可毀傷裝甲目標內部的人員和設備。碎甲作用對鋼質裝甲的破壞,一般不出現透孔。對混凝土牆則不出現整塊碟片,而是崩落大量碎片,背部出現大面積崩落和長條裂紋。
崩落碎片(主要是碟片)的質量和速度越大則碎甲威力越大。一般情況下,碎甲彈(戰鬥部)斜著靶的碎甲威力大於垂直著靶,這主要是由於炸藥堆積面積增大,使碟片的直徑、厚度增大所致。然而著角過大使炸藥堆積厚度過薄,碎甲威力反而下降。對於薄裝甲、間隔裝甲、禁止裝甲和複合裝甲,通常不產生碎甲作用。
影響崩落碎片厚度及其飛出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炸藥裝藥的密度、爆速、炸藥堆積形狀和尺寸、爆轟波傳播方向與裝甲板法線的夾角、裝甲板的厚度、表面狀態、材料密度、聲速和動態機械性能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