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山牽牛(硬枝老鴉嘴)

直立山牽牛

硬枝老鴉嘴一般指本詞條

直立山牽牛(學名:Thunbergia erecta (Benth.) T. Anders.)是爵床科山牽牛屬植物。直立灌木,高達2米,莖4棱形,多分枝,初被稀疏柔毛,不久脫落成無毛,僅節處葉腋的分枝基部被黃褐色柔毛。葉具2-5毫米的葉柄;葉片近革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有時菱形。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1.5厘米,無毛,花後延伸。蒴果無毛,果柄長達4厘米,帶種子部分直徑12毫米,高9毫米,喙長20毫米,基部直徑10毫米。

原產於熱帶西部非洲,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性喜高溫、高濕、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因此夏季可放於室外露地栽培且不需遮光。喜富含有機質的酸性土壤,較耐陰、耐旱,但不耐寒。

該種植物熱帶地區可地栽,是棚架、花籬、牆垣的良好垂直綠化材料;溫帶地區須盆栽觀賞,室內越冬。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高達2米,莖4棱形,多分枝,初被稀疏柔毛,不久脫落成無毛,僅節處葉腋的分枝基部被黃褐色柔毛。葉具2-5毫米的葉柄;葉片近革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有時菱形,長2-6厘米,寬0.7-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邊緣具波狀齒或不明顯3裂,兩面近無毛或無毛,有時沿主肋及側脈有稀疏短糙伏毛,羽狀脈,側脈2-3,兩面凸起,背面略明顯。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1.5厘米,無毛,花後延伸;小苞片白色,長圓形,長達2.3厘米,寬達1.4厘米,先端急尖,外面上部散布小圓透明凸起,內面被稀疏柔毛,邊緣較密;花萼成12不等小齒;花冠管白色,喉黃色,冠檐紫堇色,內面散布有小圓透明凸起,花冠管長1.5厘米,喉長3厘米,冠檐裂片2厘米;花絲無毛,短的長7毫米,長的長10毫米,花葯具短尖頭,4.2毫米長,花粉粒長62微米,子房無毛,花柱向先端被兒不明顯的頭狀微硬毛,柱頭內藏於喉的中部,裂片極不等,較上面的直立而略有角。蒴果無毛,果柄長達4厘米,帶種子部分直徑12毫米,高9毫米,喙長20毫米,基部直徑10毫米。

產地生境

原產於熱帶西部非洲,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性喜高溫、高濕、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因此夏季可放於室外露地栽培且不需遮光。喜富含有機質的酸性土壤,較耐陰、耐旱,但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0-28℃,冬季最低溫須保持在10℃以上。
直立山牽牛直立山牽牛

繁殖方法

該種植物以扦插法繁殖為主,多在每年春季進行。要從生長勢強、健康無病的母株上採收枝條。先要將所採收的枝條剪成10厘米左右長的段,注意下部剪口應緊靠芽眼之下,剪口距離芽眼較遠則插穗不愛生根。然後把它們保持適當距離扦插在鋪有細砂的苗床上。為了提高成活率,苗床要設定拱形棚架,並覆以無色塑膠薄膜進行保濕。經常噴水以維持空氣濕度,注意遮蔭,避免棚內氣溫過高,否則就會影響插條生根。亦可採用播種、壓條法進行育苗。由於壓條繁殖係數較低,但成活率高,因此適合小規模栽培使用。在播種前,種子需要進行層積處理。

栽培技術

栽培基質:地栽對土壤適應性較強。如果有條件,宜選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盆養可使用由腐葉、粗砂、園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質,它們的比例按體積計依次為1:1:2。
定植方法:地栽,直立山牽牛種苗多於每年4-5月進行定植。應選擇地勢較高、開闊向陽之地,但要避開風口。通常在設立好的支架旁,保持50厘米的株距挖穴,其直徑約為30厘米、深度約為30厘米。可在穴中施用適量過磷酸鈣作為基肥。每穴應該放入三年生苗一株,先將其扶正,使根系散開,然後填土踩實。再澆透水一次,經3-5天后,還要澆灌二水。定植操作最好在陰天進行。盆栽,直立山牽牛種苗多在4-5月進行定植。最好使用中型花盆作為容器。在上盆後儘快澆水緩苗。通常在2-3周內不宜追肥,無需進行遮蔭,可使植株立刻接受正常的日光照射。
管理要點:直立山牽牛喜微潮偏乾的土壤環境,但生長旺盛階段應保證水分的供應。其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多,除在定植時施用基肥外,生長旺盛階段可以每隔2-3周追肥一次。直立山牽牛喜日光充足的環境,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宜少於4小時。盛夏時節,植株應避免過強的日光直射。它喜溫暖,不耐寒,在20-28℃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較好,越冬溫度不宜低於5℃。生長迅速階段,要隨時剪去走向不理想的枝條,以保證主蔓的正常分布。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直立山牽牛不易患病,亦較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該種植物為多年生,在適宜的條件下,其成形較快,地栽者最佳觀賞時段自成形後可達10年以上;盆栽者的最佳觀賞時段自成形後可達6年以上。如有非管理因素的長勢減弱現象發生時,可以考慮更新植株。

主要價值

該種植物熱帶地區可地栽,是棚架、花籬、牆垣的良好垂直綠化材料;溫帶地區須盆栽觀賞,室內越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