硋

硋,讀作ài,古同“礙”:“夫物之所偏,未能無蔽,雖雲大道,其或同。”意思為妨礙、障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硋
  • 拼音:ài
  • 五筆:DYNW
  • 倉頡:MRYVO 
  • 結構:左右
  • 統一碼:784B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 [ài] [ㄞˋ]
鄭碼:GSZO,U:784B,GBK:B376
部外筆畫:6,筆畫數:11,部首:石,筆順編號:13251415334
五筆86&98:DYNW
四角號碼:1068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84B 漢字區位碼:1942
基本字義
--------------------------------------------------------------------------------
● 硋
àiㄞˋ
◎ 古同“礙”:“夫物之所偏,未能無蔽,雖雲大道,其~或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𠀤牛代切,音艾。同礙。《玉篇》止石。
《韻會》列子黃帝篇:雲霧不硋其視。後漢方術傳序:雖雲大道,其硋或同。南史引浮屠書作㝵,與硋礙同。別作閡輆,義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