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足虎(破足虎)

跛足虎

破足虎一般指本詞條

太行山天井關之西十里,有草庵焉,老僧居之。嘗間行山澗,有小虎大如犬,折前一足,委頓伏地,殆崖石殞傷,而為母虎所棄也。僧憐之,攜歸庵,飼以粥飯。後遂馴習,僧出則尾隨,居則膝侍。

居二載,虎益壯猛,人呼為“跛足虎”。客有過庵者,虎亦迴旋妥適。於是遠近之人稱僧能伏虎,僧亦詡詡然,以為虎善我。

一日,僧攜虎遠出,鼻出血不止,淋漓注地。僧惜其污,以足點地使虎舐之。虎得血甘甚,嫌其無幾,又饞不可忍,遂撲僧食之。自是,“跛足虎”出沒路間,見人即噬,傷害甚眾。(選自《諾皋廣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跛足虎
  • 外文名稱:bo zu hu
  • 作品別名:破足虎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諾皋廣志》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徐芳
原文,譯文,注釋,啟發與借鑑,文言知識,文言文特殊句式,

原文

太行山天井關之西十里,有草庵焉,老僧居之。嘗間行山澗,有小虎大如犬,折前一足,委頓伏地,殆崖石殞傷,而為母虎所棄也。僧憐之,攜歸庵,飼以粥飯。後遂馴習,僧出則尾隨,居則膝侍。
跛足虎跛足虎
居二載,虎益壯猛,人呼為“跛足虎”。客有過庵者,虎亦迴旋妥適。於是遠近之人稱僧能伏虎,僧亦詡詡然,以為虎善我。
一日,僧攜虎遠出,鼻出血不止,淋漓注地。僧惜其污,以足點地使虎舐之。虎得血甘甚,嫌其無幾,又饞不可忍,遂撲僧食之。自是,“跛足虎”出沒路間,見人即噬,傷害甚眾。(據《諾皋廣志》改寫)

譯文

太行山天井關向西邊十里,那裡有一座寺廟,有個老和尚住在廟裡。他曾經在山澗里走小路,有一隻像狗一樣大的小老虎,(它)折斷了一條腿,精神不振地趴在地上,大概是山崖上的石頭跌落下來砸到它的,所以被母老虎拋棄了。和尚可憐它,把它帶回寺廟裡,用粥和米飯餵養它。後來逐漸老虎與和尚變得溫馴熟悉了,和尚出門它就跟在後面,和尚在寺廟裡它就跪在地上侍候。
過了兩年,老虎變得更加威猛了,人們叫它“跛足虎”。有拜訪寺廟的客人,老虎也在客人身邊走來走去顯出一副親昵的樣子。於是遠近的人都說老和尚能降伏老虎,那和尚也(顯出)得意的樣子,認為老虎對自己好。
一天,和尚帶著老虎出遠門,鼻子流血不止,流得滿地都是。和尚擔心它會污染地面,用腳點地讓老虎舔掉血跡。老虎喝了血感覺很鮮美,嫌血太少,又忍不住嘴饞,於是撲倒了和尚,把他吃了。從此,“跛足虎”在道路間出沒,見到人就咬,傷害了很多人。

注釋

1.草庵:茅草蓋的小屋,此指寺廟。
2.焉:於此,即“在這裡”。
3.委頓:極度睏乏。
4.殆:dài,大概。
5.殞:跌落。
6.為:被。
7.憫:對……同情。
8.馴習:溫順熟悉。
9.迴旋:(在客人身邊)走來走去。
10.妥適:親昵的樣子。
11.舐:shì,舔。
12.無幾:不多。
13.噬:咬。
14.無幾:不多。
15.自是:從此。
16.益:逐漸。
17.天井關:關名。
18.間行:間,悄悄地。(詳見“文言知識”)悄悄地走小路。
19.載:年。
20.善:意動用法,認為……好。
21.以:憑藉。
22.飼:餵養。
23.膝:xī,名詞作動詞,跪(在地上)。
24.居:過了……(時間)
25.詡詡:喜悅的樣子
26.淋漓:沾濕或下滴的樣子。
27.惜:擔心。
27.僧亦詡詡然,以為虎善我:那和尚也顯出洋洋得意的樣子,認為老虎對自己好。

啟發與借鑑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僧人:按傳統觀點,是一個濫好人,養虎為患,雖然可能初衷是好的,但方法不對,結果是危害的。

文言知識

間。"間"本指日月或月光透過門縫,引申為"悄悄地"、"秘密地"。如"間諜",本意為悄悄地收集情報的人。上文"嘗間行山澗"中"間行",本指秘密地走,但從上下文看,老僧無需秘密地或悄悄地走,故解釋為"走小路",句意為曾經在山谷間走小路。

文言文特殊句式

原句:飼以粥飯。
屬於:謂語前置。
正確順序:以粥飯飼。
翻譯:用粥和飯餵養(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