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史前人類的技術與行為:石製品分析

破譯史前人類的技術與行為:石製品分析

(美國)喬治·奧德爾著《破譯史前人類的技術與行為·石製品分析》,本書對史前人類製作和使用的石器及其附屬產品開展原料、類型、形態、技術、功能等方面研究進行入門指導。

從事考古研究、教學、普及、出版工作的人士和相關領域的學者、愛好者都會從中受益,在了解學科歷史、研究術語和方法的同時,還會從它所提供的研究案例和文獻資料中得到知識和啟迪。

基本介紹

  • 書名:破譯史前人類的技術與行為:石製品分析
  • 作者:[美]喬治·奧德爾
  • 譯者:關瑩、陳虹
  • ISBN:978-7-108-05135-6
  • 頁數:327
  • 定價:58.00元
  •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 開本:小16
作者簡介,譯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信息,

作者簡介

喬治·奧德爾(George H.Odell,1942-2011),人類學博士,曾任美國塔爾薩大學人類學系主任,石器微痕分析方法——低倍法的創始人。1964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獲學士學位,次年於耶魯大學獲碩士學位,20世紀70年代於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石器微痕分析專家魯斯·特林漢姆(Ruth Tringham),開始從事石器微痕實驗研究。1975年發表題為《微痕研究的前景:對勞倫斯·基利的同情呼應》的論文,對石器微痕研究進行了系統的理論闡述,進而創立了低倍觀測法,1977年獲博士學位。曾就職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和伊利諾州美國考古中心,1984年轉至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大學人類學系。著有《石器》(Stone Tools)、《拉哈普的過去》(La Harpe's Post)等書。

譯者簡介

關瑩,博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子課題等項目負責人。
陳虹,博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著有《華北細石葉工藝的文化適應研究:晉冀地區部分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的考古學分析》、《當代中國考古學》等。
高星,1999年取得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引進人才。現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沈辰,1997年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研究員、副館長。

內容簡介

石器是人類祖先製作、使用、賴以生存的工具,承載了豐富的人類行為信息。對石器的研究,是復原古人類行為、文化發展的重要環節。石器,將我們和祖先連線在一起。在與祖先觸摸同一件石器的時候,我們也打開了進入他們生存世界的大門,穿越回到他們的時空,體驗他們的生活和情感。
本書是對史前人類製作和使用的石器及其附屬產品開展原料、類型、形態、技術、功能等方面研究的入門指導。從事考古研究、教學、普及、出版工作的人士和相關領域的學者、愛好者都會從中受益,在了解學科歷史、研究術語和方法的同時,還會從它所提供的研究案例和文獻資料中得到知識和啟迪。
這是一本從事史前考古學研究“非讀不可”的書。

目錄信息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石器研究史
原料采備
工具製作
組合多樣性
工具的使用
行為問題
多種視角
第二章 原料采備
岩石的形成
地貌形成過程
確立研究的問題
可視性特徵
地球化學技術
總結
第三章 工具製作
破裂機理
剝片類型與石錘類型
初步剝片與二次修理
磨光石器
第四章 組合多樣性
尋找信息載體
組合之間的對比
未加工廢片分析
總結
第五章 石器功能
使用痕跡分析
殘留物分析
第六章 解讀史前人類的行為
生計問題
遮蔽所、輔助設施和衣物
遷徙與技術的組織安排
複雜社會
結論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