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顱中窩孔裂之一,內有頸內動脈和導靜脈通過。
蝶鞍兩側有淺溝,稱為頸動脈溝。溝後端有不規則的破裂孔,此孔向後外續於頸動脈管內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破裂孔
- 通過:頸內動脈和導靜脈通過
組成,破裂孔的形態和臨床意義,破裂孔的位置,
組成
破裂孔為一個不規則的骨性裂孔,從顱底外面觀,其形態大致是一個近似三角形。它由蝶骨體(前方邊),枕骨底部(內側邊)和顳骨岩尖(外側邊)圍成。
破裂孔的形態和臨床意義
鼻咽癌的顱底骨質破壞,破裂孔為最常見的部位之一。通過對破裂孔大小形態的觀測提示,破裂孔多數大致呈等腰(等邊三角形也可視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其底邊正對前方。其內外兩條邊的對稱性和前方邊長顯著小於內外邊長,以及雙破裂孔的對稱性,可供放射科醫生分析破裂孔的骨質破壞作參考。
破裂孔的位置
破裂孔位於鼻咽頂的兩側,如果在骨性鼻咽頂的前後界犁骨後緣和咽結節作兩條與正中矢狀面垂直的切線,破裂孔全部位於這兩條切線之間。從兩條橫切線(A、B線)的觀察結果看,破裂孔的前緣不超過鼻咽頂的前界犁骨後緣(即A線)。由於B線是鼻咽頂中心點的橫切線,所以可以看出,有一半以上的破裂孔偏向鼻咽頂的前方。
從破裂孔左右相對的三個角間測量數據可知,破裂孔前內角位於鼻咽頂中線旁開不到10(16.06÷2)mm,后角也只約12.5(24.77÷2)mm,前外角約是17.5(34.99÷2)mm。由於破裂孔大多數呈等腰三角形,所以后角(即頂角)與前方邊(即底邊)中點連線,可視為破裂孔的矢狀中心(平分)線。鼻咽癌大多數都發生在鼻咽頂壁和側壁,與破裂孔甚為接近。了解這些關係和數據,對於臨床醫生鼻咽鏡檢查時,估計鼻咽原發癌與破裂孔的關係,分析鼻咽癌的顱內侵犯有其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