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破壺",是法國民間俗語,即少女失去童貞的象徵。那么,就這一含義來說,畫上的主人公應是一個受譴責的對象。但在這個時髦的橢圓形畫框裡展現的卻是一個十分可愛、秀麗多姿的妙齡淑女。畫面充滿宮廷仕女畫的脂粉氣。用色勻稱,筆觸細膩,素描是古典主義風格的。而掛在這位顯得天真、純潔的少女的右腕上的那隻破壺,反而成了不引人注意的細節。從背景的處理到人物衣紋的嚴格描繪來看,這幅肖像畫是一幅十足的學院派風格的古典油畫。根本體現不出對所謂女性道德的訓誡性。 對於作者的這種矛盾現象,似可從兩方面去理解:其一,格瑞茲是18世紀古典畫風的追隨者,他所有的油畫肖像畫,都具有這種用色細膩的古典畫風特色。
《破壺》的模特兒原是畫家追慕中的少女,名叫安勒·卡弗列娥爾。她是一個舊書商的女兒,長得嬌小活潑,明眸善睞。格瑞茲在與她熱戀時,曾在一幅《鴿子與少女》上,畫下了這位姑娘的美麗、稚氣,展出後大獲好評。於是,在狄德羅的啟蒙思想影響下,他又以她為模特兒,畫了這幅《破壺》。《破壺》的主題原是為了進行道德教育,而畫家用古典肖像表現這種具有譴責性質含義的形象,就事與願違了。其二,當時的所謂訓誨畫,一般都以某個故事情節來表現的,而格瑞茲沒有這樣做,他一方面出於訂戶需要,另一方面喜愛用這個已獲成功的模特兒。因此形象告成後,只在少女的手腕上添了那隻企圖作為主題象徵的破壺。按說,他這幅畫沒有達到說教的目的,是一幅不成功的主題畫。可是當這幅畫展出時,卻又引起公眾的強烈反應,從而提高了他在畫壇的地位。不久,他正式娶了這位使他一舉成名的姑娘。
成了畫家寵愛的妻子的這位姑娘,後來並沒有給格瑞茲的生活帶來幸福,相反,使畫家的晚年極其孤獨與淒涼。儘管結局不幸,而格瑞茲對這位姑娘的一顆美好的心靈卻永久存留在這幅名畫《破壺》上面。
創作背景
18世紀,法國的貴族們並不喜歡頌揚耶穌的宗教藝術,倒是希臘、羅馬神話里的那些裸著身子談情說愛的故事很合他們的心意。其時法國進步的知識分子對此類頹廢的貴族美術深惡痛絕,對它們進行無情的批判,其中數啟蒙主義哲學家和美學家狄德羅的抨擊最有力。他寫的《論繪畫》等文章反映了18世紀愛國的革命資產階級的美學理想,即要求向社會提供一種對社會和人民有益的、有道德理想的作品。他說:"每一件雕刻和每一幅畫都必須是有原則的,都必須是對觀賞者有教育意義的。"這種觀點在另一位思想家盧梭的理論著作中也很鮮明。他們認為,貴族階級在道德上的墮落是社會腐敗的主要因素,而謀求人們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必須依靠藝術。在這些思想家的藝術觀影響下,出現了一種被稱作"訓誨劇"的藝術,目的是宣揚資產階級的家庭道德觀念。法國畫家格瑞茲當時描繪市民生活習俗的圖畫,正符合了這種要求,因而得到狄德羅等人的稱讚。
作者簡介
讓·巴普蒂斯特·格瑞茲(1725~1805)是一個泥瓦匠的兒子,從小喜愛繪畫,但沒有被其父親所理解,後來由畫家出身的外祖父出面支持,才得以進里昂城學畫。不久,格瑞茲又從里昂轉到巴黎,繼續入美術學院學習,並開始了他獨立的藝術創作生活。 在他21歲時,一幅帶訓誨劇味道的油畫《給孩子讀聖經的父親》誕生了,這給他帶來了聲譽。接著,他創作了一系列油畫:《鄉村婚約》、《小鳥死了》、《父親的詛咒》、 《被懲罰的兒子》、《破壺》等等。這些畫的內容都是反映第三等級的道德生活的。可是這一幅《破壺》所給人的"教育作用", 幾乎是與畫家原來的意圖背道而馳的。畫上的形象提供不了一點道德規範的意義,這也正是本文所要說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