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塘埂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破塘埂村村民委員會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Pòtánggěng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所在區域:安徽省
破塘埂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而得名的地名。
破塘埂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因境內有口池塘,池塘邊有一處受水流作用經常殘破 ,故名破塘埂,且村委會駐地於此,地名破塘埂村村委會。歷史沿革1958年為破塘埂大隊屬石板沖公社,1972年屬龍井公社;...
楚陽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標誌性地物和美好寓意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境內原有楚塘埂,且寓意為光明整潔,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9年屬大公圩公社三禾大隊,1965年劃分為楚陽、戎埂兩個大隊。1984年更名為楚陽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10月,村級規模調整,由戎埂、楚陽2個村民委員會合併為戎楚村民...
第十九條 不準在塘埂、渠道、排水溝種植農作物,違反的則限期清除。第七章 鄰里公約 第二十條 全村村民應當和睦相處,尊重他人人身和財產權利,互諒互讓,處理好鄰里關係,產生矛盾要協商解決,發生糾紛可申請村調解委員會調解。第二十一條 要團結互助,不打架罵人。第二十二條 要愛護他人財產,不準非法進去他人住宅...
1987年9月,從肖店村民委員會劃出,屬仙居鄉張塆村民委員會管轄。1995年因變遷消失。地名含義 因在清朝初期,由於本地人煙稀少,湖北麻城的樂氏族為了生計遷居此地,為了安全和生產上水利便利,便在村的周圍建起了一口大塘,外人進村子,首先映眼帘的就一條塘埂,故得名樂塘埂 。
棠樹崗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10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傳清朝時,胡家大塘埂上有棵大棠棣樹,又因村委會駐地,故名。歷史沿革 原屬大沙埂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屬大沙埂鄉,1992年撤區並鄉時,樊沖鄉合併到大沙埂鄉;2003年隨大沙埂鄉併入與兒街鎮,2004年10月村級規模調整時棠樹岡併入大沙埂村,後廢止...
戎埂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10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戎姓村民聚居於此,村莊建在楚塘埂上,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後,成立新生行政村,村址設在李村涵自然村,隸屬新豐鄉人民政府;1955年隸屬新豐鄉人民委員會;1956年成立原子高級社,隸屬未變;1958年10月“政社合一”,...
長崗頭村村民委員會 長崗頭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傳清朝時,胡家大塘埂上有棵大棠棣樹,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名。歷史沿革 原屬與兒街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屬與兒街鄉,2985年鄉改鎮屬與兒街鎮,2004年村級規模調整時長崗頭村併入百福庵村,後長崗頭村廢止。
馬陳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陳姓始祖明朝洪武年間由江蘇句容縣雷塘埂遷移於定遠縣三陳村居住,生四子,次子陳宗林外出經商,經定遠藕塘輾轉至合肥黃盪湖畔,原外村東北地界是湖畔,陳宗林選中了現馬陳地點做碼頭,故取名“碼頭陳”,因“碼”和“馬”同音取名“馬頭陳”,又因村委會...
潘崗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且境內有村莊潘家大塘埂廟,簡稱潘崗,故得名潘崗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清宣統二年(1910)潘子崗保隸屬於第四區南鄉(駐黃泥河鎮)15保之一;民國21年(1932)廢地總制、推行保甲制;民國35年(1946)潘崗保隸屬於勝崗鄉10保之一;1961年為...
五家嶺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時,沿用原大隊名稱。地名含義 地處山腰,有長嶺、新塘嶺、下基嶺、塘埂嶺、大塘嶺五條山嶺與外面相通,故稱五架嶺,諧音遂為今名。歷史沿革 解放後為新塘塢鄉五家嶺村。1956年屬小皂鄉七一農業社。1958年為四都管理區五家嶺生產隊。1961年為四都公社五家嶺大隊。
又因原村委會駐地在此,故得名陳圩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隸屬龍店鄉;1954年隸屬白蓮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健康大隊;1962年以駐地命名為陳圩大隊;1983年改置村委會,為陳圩村委會,屬白龍鄉;2001年3月陳圩村委會的小陳、園上、陳圩3個自然村併入團結村委會,沈塘埂、冬青2個自然村併入趙橋村委會。
臘術堂組:原名“挪樹塘”,相傳清朝時由挪拉氏居住,並在灣前修了一口大塘,主人又親手在塘埂上栽了多棵樹,故取名“挪樹塘”,後來寫成“臘術堂”,一直沿用。該組距村部1公里,在村部東面,現有村民35戶,137人。以鄭姓居多,另有王、韓等姓。鋪司窪組:清順治11年,公元1654年,楊姓居民由湖北乘馬...
塘埂村民委員會 塘埂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由塘梗大隊更名為塘梗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1958年建隊時以大隊駐地塘埂命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塘梗大隊。1983年,更名為塘梗村民委員會。2000年行政區域調整,撤銷塘埂村委會併入姜家村委會,地名消亡。
又境內有一村莊,其原名殷村,因與鄉境內另一村重名,以殷實致富之意更名為富村,以村莊名命名,故得名富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幸福鄉。1958年9月成立幸福人民公社,設富村大隊。1983年5月大隊改村,改置富村村,屬幸福鄉。1985年富村村析置上楊村。2001年8月因區劃調整,富村村併入塘埂村。
陳埂 陳埂,自建村以來得 名 的 地 名。地名含義 有陳姓大戶在此定居,且房屋坐落於塘埂上,故名陳埂。歷史沿革 村莊原屬坵城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由於區劃調整、鄉鎮村居合併,陸續被拆遷。
官林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於此,且境內有一官塘埂和村莊林阮,村內林姓、阮姓居民聚居,二者各取一字,故得名官林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解放後屬新橋鄉;1958年公社化,為姥橋公社聯合大隊;1961年自聯合大隊劃出部分成立官塘大隊;1963年恢復區級建制,屬聯合公社;同時自官塘...
路線:萬佛湖風景區(起點)→萬佛大道→白鹿村村民委員會→潘家莊→楓嶺村村民委員會→杜店中學→灣塘村村民委員會→三江村→黃巢村→河棚河大橋→老柴崗大橋→包記農家樂→明花村委會→曉天河大橋→周家老屋→603省道與753鄉道交匯處→夏家莊→余家老莊→大塘埂→賈家沖→金塘埂(終點)。半程馬拉松 路線:...
2011年末,飛鯉鎮轄三立、秀水、齊村、龍塘、振興、黃香、湖濱、三溪、王村、塘埂、新法、橫閘1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22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飛鯉鎮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振興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飛鯉鎮地處郎溪縣西南部,東與建平鎮接壤,南與畢橋鎮為鄰,西鄰南漪湖,北接新發鎮。
2011年末,柳林鄉轄柳林1個居民委員會,柳林、馬莊、甘沖、楊堰、李店、紅檀樹、龍嘴、講約台、盧家沖、車站、周家塘坡、堰沖1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個居民小組、200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柳林鄉下轄1個社區和12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柳林新街。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柳林鄉地處溮河區南部,東與羅山縣朱堂...
2011年末,卜塔集鎮轄卜塔集1個居民委員會,上游、塗棚、鰲魚、馬湖、塘埴、李灣、高灣、六里、吳樓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3個居民小組,201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卜塔集鎮下轄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卜塔集社區。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卜塔集鎮地處潢川縣南部,東部、南部均與白店鄉接壤,西與光山縣、傅...
陶長塆是河南省的地名,以姓氏命名。地名含義 因有陶姓先祖至此建村,故名。歷史沿革 1941年屬太楓鄉第九保。1948年屬太楓區。1951年屬二區楊橋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楊橋大隊。1962年楊橋大隊分屬伏山公社楊橋、長塘埂兩個大隊。1963年長塘埂大隊併入楊橋大隊,屬之。1983年屬伏山鄉楊橋村民委員會。現已消失...
故名。地名含義 以地形地貌而得名。歷史沿革 清末建村,民國屬靈城鄉;建國初屬萬河鄉;1956年為白馬高級社;1958年8月屬澀港公社,歸白馬大隊;1983年7月屬澀港鄉,歸白馬村民委員會;1991年11月屬朱堂鄉,歸白馬村民委員會。2000年因人口戶數少合併於彭塘埂,獅子窪不再沿用。
貌不驚人的她是“九龍攢珠“古村落,這在村口的大塘里藏有玄機,仔細看,這口叫“清水塘”的塘埂處有數個出水涵洞。有意思的是,這些涵洞都對應著一條巷道。這些巷道一側都修有陽溝。民居分布在巷道間的狹長地塊上。進入農家你會發現,民居的天井都修了陰溝,與巷道邊的陽溝是連通的。當地村民說:“如遇到大雨...
1983年,姚村鄉轄姚村、盛村、袁村、萬春、永豐、潘村、夏橋、四青、西坡、青山、永安11個行政村。1996年,姚村鄉轄姚村、青山、西坡、潘村、袁村、永安、盛村、永豐、四青、夏橋、萬春、雙龍12個行政村。2011年末,姚村鄉轄永安、袁村、潘村、西坡、青山、姚村、夏橋、四青、永豐、盛村10個村民委員會...
故名。地名含義 以植物名稱及地貌而得名。歷史沿革 清末建村,1950年屬澀港區孫樓鄉;1956年屬雙橋中心鄉;1958年屬楠桿公社,歸孫樓大隊;1962年屬青山公社;1983年7月屬青山鄉,歸孫樓村民委員會;1998年11月撤鄉改鎮,屬青山鎮,歸孫樓村民委員會;2010年因人口戶數少合併入高塘埂,柿子窪不再沿用。
中塘口相對應。歷史沿革 關於西塘口,當地有句名謠:依啊塘埂下,人又沒幾家,吃的野菜大麥粥,住的茅草窩。清末民國初年由唐安鄉中塘橋鎮汪字圖管轄;1958年前由金東區隴東鄉管轄;1958年由金民社管轄;1959年由隴東大隊管轄;文化大革命時期由紅旗大隊管轄;1983年由隴東村民委員會管轄;2009年改革拆遷。
北潰孜是河南省地名,因約定俗成而得名。地名含義 清末,王氏在高塘埂北挖一水圍子建莊。因溝塘環扣,層層圍套,形似䙡結,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固始縣期思區楊圍鄉。1952年屬淮濱縣,區、鄉仍。1958年屬期思人民公社丁營子大隊。1983年屬期思鄉丁營子村民委員會。1995年2月屬期思鎮丁營子村民委員會...
毛草圍孜是河南省的地名,因地理環境而得名。地名含義 原系一荒坡,溝塘埂上茅草叢生。1966年,祝氏從祝圍子遷此建莊,因房舍被長滿茅草的溝塘環圍,故名。歷史沿革 1966年屬期思人民公社丁營子大隊。1983年屬期思鄉丁營子村民委員會。1995年2月屬期思鎮丁營子村民委員會。2010年村民遷出,原村莊復耕。
①建好守塘魚屋及飼料倉庫,並加固防止漏水,不損壞飼料。②建好投料篷台,因投餵魚時間長,需作好備雨備曬設施。③塘中養魚、塘埂周圍種象草,節約開支、補充青飼,提高魚品質,減少藥品,達到綠色無公害食品的目的。④清塘消毒。魚塘乾塘除雜,經曝曬30d,蓄水0.5m後,667m2用150kg生石灰徹底清塘。⑤水質為無...
1959年4月析六里成立塘埂大隊,屬卜塔集管理區;1961年9月,析塘埂東部成立高灣大隊,屬卜塔集人民公社;1963年又併入塘埂大隊,屬卜塔集人民公社;1983年6月撤社設鄉,撤大隊設村,成立塘埂村民委員會,屬卜塔集鄉埂塘村民委員會;1986年秋,析塘埂村民委員會部分村民組,成立高灣村民委員會,屬卜塔集鄉高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