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德育論

《研究生德育論》是2004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刁承湘。

基本介紹

  • 書名:研究生德育論
  • 作者:刁承湘
  • ISBN:7-309-04035-X/G.533
  • 頁數:284頁
  • 定價:15.00元
  • 出版時間:2004年10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開
  • 字數:219千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從德育的基本概念出發對研究生德育的對象與特點、目標與任務、原則與內容、途徑與方法、管理隊伍、體制與機制等各個方面作了充分的論述,並對研究生德育的現狀、面臨的形勢、德育銜接等問題進行了反思和探討。
全書內容結構新穎,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徵,並有效結合了有關高校尤其是作者本人德育方面的經驗。書後附有大量案例,皆為作者親身經歷,並從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予以適當的分析,更富有說服力。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關於研究生德育的論著,可供高等院校及其他研究生培養單位的各級領導、研究生導師、研究生德育工作者、研究生管理幹部和研究生本人閱讀和參考。

作者簡介

刁承湘,江蘇泰興人,1969年7月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復旦大學研究員。長期從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與研究,曾任上海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教材委員會副主任、學位委員會委員、秘書長等職。現任全國醫學專業學位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學位中心上海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兼職編輯等。
先後發表論文八十多篇,編著《醫學研究生教育實踐論》,主編《上海研究生改革發展二十年》成果篇,參與《中國大學研究生院》、《創辦世界一流醫科大學研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研究》等書的編寫。曾獲得多項國家級和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德育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德育的定義
一、我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德育
二、新歷史時期“德育”新概念
第二節 德育的過程
一、德育過程的本質
二、德育過程的要素
三、德育過程的雙向互動
第三節 德育環境
一、德育環境的劃分
二、環境對德育的影響
三、最佳化育人環境
第四節 德育的意義與作用
一、德育的意義與作用
二、德育在諸育中的主導作用
第二章 形勢與挑戰
第一節 資訊時代對德育的機遇與挑戰
一、信息網路技術為研究生德育創新提供了機遇
二、資訊時代給德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生德育
一、緊緊把握時代主題
二、始終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導地位
三、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反對狹隘民族主義
四、教育研究生學做“世界交往”的中國人
第三節 市場經濟與研究生德育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研究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正面影響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研究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負面效應
三、幾點對策思考
第四節 “法輪功”留下的反思
一、強化理想信念教育
二、提高思想理論水平
三、注重健康心理的培養
四、提高法制觀念意識
第三章 對象與特點
第一節 一個特殊的群體
一、一個伴隨著我國社會深層次改革成長的群體
二、一個具有較高文化水準的知識群體
三、一個具有鮮明自身特點的受教育群體
第二節 研究生的一般特點
一、年齡跨度較大,面臨個人問題較多
二、考生來源不同,各人社會經歷不一
三、自我意識較強,集體觀念相對薄弱
四、知識水平較高,有較高層次的需求
五、人員相對分散,集中管理較為困難
第三節 研究生的思想特點
一、目光敏銳,富於理想
二、人生觀、價值觀的多元化
三、思想道德和社會公德
四、思想相對成熟,深層思想問題不易觸及
第四節 研究生的學習特點
一、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
二、自主學習突出,需要更高的學習自覺性和自律精神
三、專業性強,容易忽視全面發展
四、外語和計算機套用水平相對較高,接受信息多而快
五、在導師和導師小組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和科研
第五節 研究生的心理特點
一、自我意識不斷增強
二、智慧型發展達到高峰
三、情感生活日益豐富
四、社會心理漸趨成熟
五、婚姻、家庭的複雜心理
六、擇業心理淺析
第四章 目標與任務
第一節 目標與任務確定的依據
一、所處的歷史時期
二、社會主義高等學校的辦學方向
三、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研究生的培養目標
五、研究生自身特點及個體發展的要求
第二節 目標與任務的內涵
一、基礎目標與任務
二、主導目標與任務
三、最高目標與任務
第三節 目標與任務的實施
一、領導重視,觀念更新
二、健全體制,完善機制
三、途徑多樣,方法創新
第四節 目標與任務須與時俱進
一、目標與任務的階段性與歷史性
二、目標與任務的適應性與發展性
三、目標與任務的傳統性與創新性
第五章 原則與內容
第一節 德育的原則
一、正面教育的原則
二、重視研究生的主體能動性原則
三、德育工作與“三育人”相結合的原則
四、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鍛鍊並舉的原則
五、情理相融,心理溝通的原則
第二節 新形勢下德育的內容
一、培養創新能力
二、強化團隊精神
三、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四、開展“網者”的道德、法規教育
五、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
六、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教育
第三節 德育內容的創新視點
一、以世界意識教育作為研究生德育內容的新視野
二、把握時代的脈搏,做到與時俱進
三、捕捉學生關心的熱點,針對學生思想的難點
四、根據研究生學習的不同階段,確定德育的不同重點
第六章 途徑與方法
第一節 途徑與方法的探析
一、對德育過程的基本認識
二、關於德育途徑與方法的幾點認識
第二節 政治理論課教育
一、當前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問題
二、對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第三節 黨建工作
一、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特殊意義
二、加強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幾個重要環節
第四節 導師教書育人
一、導師教書育人的特殊地位
二、科學認識導師教書育人功能
三、切實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第五節 研究生在德育中的主體地位
一、德育要重視人的主體性
二、調動研究生的積極性,要以“信任”為前提
三、充分發揮研究生的“四自”作用
第六節 加強實踐環節的育人作用
一、加強實踐環節培養是研究生教育內在發展規律的必然
二、加強領導,積極穩妥地開展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
三、加強管理,建立實踐基地,保障社會實踐有序進行
第七章 管理與隊伍
第一節 德育管理概述
一、德育管理的界定
二、德育管理的作用與意義
第二節 德育管理的內容
一、德育思想管理
二、德育組織管理
三、德育制度管理
四、德育計畫管理
五、德育質量管理
第三節 德育管理的原則
一、思想導向性原則
二、管理與自我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三、整體性和層次性原則
四、實效性原則
第四節 德育管理的方法
一、行政的方法
二、法規的方法
三、說服教育法
四、激勵法
五、自我管理法
第五節 教育者隊伍與建設
一、德育過程中“教育者”概念的界定
二、教育者素質和能力的要求
三、教育者隊伍的建設
第八章 體制與機制
第一節 德育體制確定的原則
一、堅持校黨委為領導核心
二、堅持“大德育”觀念
三、堅持分級管理的原則
四、堅持德育管理與業務行政管理密切結合的原則
第二節 德育體制現狀
一、33所研究生院德育管理體制簡介
二、不同模式管理體制的利弊分析
三、適應形勢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體制
第三節 德育工作的運行機制
一、堅強的領導管理運行機制
二、規範有序的制度配套機制
三、各種方法的相互協調機制
四、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綜合效應機制
五、研究生積極參與的主體作用機制
六、德育所需條件的保障機制
七、德育實效的評估考核機制
第九章 關於研究生德育的理性思考
第一節 德育思想的超越
一、打破同一模式的思想教育格局
二、改變對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傳統看法
三、潛心研究德育理論和研究生德育規律
第二節 德育內容的創新
一、以培養道德創新觀念為指導思想
二、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相互滲透
三、注重個性發展與個人特長的培養
第三節 變革傳統的德育方法
一、網路教育在德育方法中的套用
二、走出“活動式”、“運動式”、“說教式”的固有模式
第四節 德育管理改革的思考
一、必須特別重視德育管理隊伍自身的提高
二、擺脫政治與業務“兩張皮”的管理體制
三、時代呼喚德育管理理念的轉變
四、圍繞教育的四個領域開展德育工作
第十章 德育銜接斷想
一、道德失范的根源在德育的不銜接
二、能力培養上的不銜接
第一節 德育銜接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階段目標的不明確性
二、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部分重複和不銜接性
三、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和考試辦法的相似性
四、德育管理方法上的雷同性
五、德育的社會實踐缺乏層次性
六、品德要求標準呈現幼稚性
第二節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探析
一、未將德育作為系統工程
二、教育思想不銜接的必然表現
三、德育“空轉”和“失靈”現象嚴重
第三節 實現德育銜接的若干思考
一、形成共識,加強領導和協調
二、實現德育銜接必須轉變教育思想
三、完善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四、規範不同教育階段道德認知、道德責任、道德人格的要求
五、德育管理的銜接
附錄 德育案例
寫在前面的話
一、一位要求入黨研究生的心路歷程
二、面對幾千元的現金
三、一場未發生的慘劇
四、在赴美邀請信面前
五、從學著用叉子就餐談起
六、一個研究生會幹部的不告而別
七、女生宿舍的風波
八、她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九、她為什麼不敢踏進醫院的大門
十、當他患了“不治之症”的時候
十一、從孤兒到博士生
十二、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大把人民幣
十三、上好人生第一課
十四、從占小便宜到職業道德違規
十五、愛心補童心
十六、從香港回歸倒計時牌的製作所想起的
十七、在我駐外使領館被炸的日子裡
十八、難忘的研究生分會主題活動
十九、一屆成功的研究生科技文化節
二十、培養崇尚一流事業的研究生
二十一、網上談心窗,真管用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