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人才

研究型人才

(Research personnel)

是指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育水平,具有堅實的基礎知識、系統的研究方法、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社會各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和創新工作的人才。研究型人才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分析和再傳播,獨立從事科研實踐活動並取得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知識創新和創造的作用。研究型人才要面向科學技術發展前沿,滿足人類不斷認識和進入新的未知領域的要求;要預測科學技術發展趨勢與後果,在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科學技術問題的發現和創新上取得突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研究型人才
  • 必備因素:良好的智力頑強的毅力
  • 培養條件:充足的科研經費
  • 基本品質:勤於探索,勇於創新
  • 可能人群:任何人
特質,培養,

特質

研究型人才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較好的記憶力、高度的注意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嚴謹的思維能力,以及在這些能力之上形成的個人創造力,具備能夠主動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型人才同樣要具備必要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好奇和敢於懷疑的精神,必須勤奮好學,有恆心和堅強的毅力,不畏艱險,追求真理。
研究型人才必須具備深厚和寬泛的基礎知識,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和不斷創新的能力,具備寬廣的科學視野,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較高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
研究型人才不是簡單的坐而論道者,他們勤於探索,勇於創新,他們的成長目標應該是推動社會重大進步與變革的科學家、思想家和社會學家等,他們的身上寄託著時代和社會重塑科學大師與英雄的理想與希冀。

培養

研究型人才培養,顧名思義只能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實踐中培養,必要的知識傳授僅僅是基礎,更要在實際研究工作中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研究型人才培養必需的支撐條件:
科研條件,包括科研項目、科研設施設備、科研經費等;
導師隊伍,導師與傳統意義上教師的最大區別在於其職責不是以講授知識為主,而是側重於精神上的塑造、思維上的啟發和方法的指導。
研究型人才培養應該是後大學階段的教育和培訓,世界比較通行的制度性安排主要有:
研究生教育制度, 最主要的培養途徑,也是已開發國家吸引發展中國家優秀大學畢業生的主要手段;
博士後制度,培養高端研究型人才的一種有效制度安排;
訪問學者,屬於交流與合作的範疇,但大都已經制度化。
新中國成立後,限於科技教育落後的局面,逐步建立了科研體系和高等教育體系,招收培養了少量研究生,但主要研究型人才培養是依靠大學畢業生參加科研工作後的傳幫帶,研究型人才培養體系的真正建立是以改革開放後實施的學位制度為標誌。
我國依託高水平科研機構和大學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研究型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最佳化配置和使用科技教育資源,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研究型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是構建我國研究型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
3、研究型人才培養的規律
(1)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
近四十年來,美國通過研究型大學的建設加快培養高層次人才;
日本通過支持國立科研機構培養研究生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
教育與科研的融合成為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歷史趨勢。
(2)非功利化的目標
研究型人才主要解決知識創新的問題,解決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基礎性、前瞻性的戰略問題;
研究型人才的研究活動要經過一定周期,甚至是非常漫長的周期才能有建樹;
有些研究型人才的創新成果,往往不能夠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和顯而易見的社會價值。
因此,培養造就研究型人才,要確立長遠、非功利化的目標。國家、社會和機構對研究型人才要有科學的人才觀和事業價值觀,作為研究型人才自己也必須目標堅定,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專注於人類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研究工作。
(3)多學科交叉交融
縱觀歷史,以達文西、愛因斯坦等為代表的科學巨匠們,都是在多學科知識的積累中,同時在多個領域取得輝煌成就和重大貢獻。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但是基礎性的研究工作和原始性的創新工作必須具備深厚的知識基礎,單一的知識和較窄的學科面,缺少科學研究的原動力和支撐力,是很難實現重大的科學突破的。
(4)科學與人文並重
人文精神最本質的東西就是人文關懷,科學技術最根本的目的也是要增進人類的幸福。所以科學離不開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也離不開科學。老一輩科學家錢學森、郭永懷、錢三強、李政道、楊振寧等就是集科學和人文之大成的典範。研究型人才的成長,必須根植於科學與人文並重的基礎上。
(5)環境與氛圍
研究型人才的成長,離不開必要的環境與氛圍。良好的學習環境,濃厚的學術氛圍,健全的科研設施設備和豐富的研究項目,蓬勃的校園文化,活躍的學術交流、自由的人際溝通與科研探究,能夠有效的啟迪心智,緊密地促進多學科交叉和知識交融,是研究型人才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外在因素。
(6)傳授式模式
傳授式模式,是培養研究型人才的基本方法。研究型人才的成長,離不開導師在科學思維、科學方向、研究方法、實驗手段、研究過程與研究成果,乃至價值觀念、生活情趣等各個方面上個性化、針對性地言傳身教。儘管經歷幾百年變遷,導師的模式仍然被沿用至今,就足以說明傳授式培養模式的生命力和科學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