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鯨

石鯨

石雕的鯨魚。

漢武帝時期雕刻了兩條石鯨,分別放置於昆明池太液池邊。太液池的石鯨現存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昆明池的石鯨(頭部)現存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雕的鯨魚
  • 出土地點:昆明池、太液池
  • 館藏地點: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 所屬年代:漢武帝時期
石雕鯨魚,太液池石鯨,歷史,保護,昆明池石鯨,

石雕鯨魚

石雕的鯨魚。《三輔黃圖·池沼》:“池( 昆明池 )中有 豫章台 及石鯨。刻石為鯨魚,長三丈,每至雷雨,常鳴吼,鬣尾皆動。” 隋 江總 《秋日游昆明池》詩:“蟬噪金堤柳,鷺飲石鯨波。” 唐 儲光羲 《游昆明池思古》詩:“石鯨既蹭蹬,女牛亦流離。” 清 孫中嶽 《大侄書金陵回即走西安悵然念之》詩:“故宮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風動石鯨。”

太液池石鯨

歷史

這條石鯨魚,是漢武帝時期雕刻放入太液池的。據《三輔故事》記載:“(太液)池北岸有石魚,長二丈,廣五尺,西岸有龜二枚。”太液池位於六村堡街道辦高堡子村一帶,是漢武帝建章宮內的一處園林。
這條石鯨魚是西漢大型圓雕作品。測量其尺寸,這條魚長4.9米,最大直徑1米,頭徑0.59米,尾徑0.47米。另據記載,秦始皇時期曾雕刻了一條石鯨魚,放置於“蘭池陂”(水池)中,漢武帝時期又雕刻了兩條,分別放置於昆明池和太液池邊。陝博的這條就出自太液池。昆明池的石鯨仍保存西安碑林博物館。(據說無頭)

保護

考古工作者在上世紀70年代就發現了石鯨魚,後收藏於碑林博物館(當時稱陝西省博物館)。1991年陝西歷史博物館開館,其中的一條石鯨魚便被安放在門口的觀景池中。
這塊石頭乍看並不像一條魚,這是因為漢代雕刻以寫意為主,仔細看還是能發現鯨魚的眼睛。之所以一直放在觀景池中,是在以水養石,同時它又非常重,輕易也不會被盜走。

昆明池石鯨

“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風。”這是杜甫《秋興·八首》中《昆明池水》的重要一句,石鯨也是昆明池重要的歷史遺存。
《三輔黃圖·池沼》中有關於石鯨的記載:“(昆明)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鯨。刻石為鯨魚,長三丈,每至雷雨,常鳴吼,鬣尾皆動。”當地傳說,漢武帝去世後,石鯨成了精,經常跑出來作怪,每到雷雨天氣就興風作浪,還發出低鳴,所以當地居民剁了石鯨的頭,而埋在地下的是無頭石鯨。究竟傳言是不是真的?因為無人目睹石鯨的全貌,所以無從判斷。但在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中說:“石鯨原在長安縣斗門鎮馬營村西,斷為鯨體鯨尾兩截。鯨體通體渾圓,頭部雕有鯨眼,長五米,最大徑0.96米。鯨尾呈半彎狀,鱗紋依稀,長1.1米,最大徑0.4米,刀法簡捷,造型風格粗獷。鯨體始遷至客省莊,今存陝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館。鯨尾仍在原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