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馬村(浙江省龍泉市龍淵街道石馬村)

石馬村(浙江省龍泉市龍淵街道石馬村)

龍泉市龍淵街道石馬村位於龍泉市區北隅海拔665m的半山坡上,整個村莊屋後竹海連綿,村前溝壑險奇,四周群山環抱,村中阡陌縱橫。雖然離城僅14公里,但一踏入石馬境內,那宛若世外桃園的田園風光讓人一下子就沉浸其中,城市的喧囂、工作的壓力等仿佛在不經意間已蕩然無存。 石馬全村共10個村民小組198戶779人,擁有耕地面積664畝,山林面積24663畝(其中毛竹林7000畝,經濟林100畝)。2007全村經濟總收入1100萬元,村集體收入7萬元,人均收入4282元。 石馬建村時間並不是不長,傳清康熙29年間,鄭六公次子甲義公由松陽縣遷居到當時的龍泉縣北石馬,在這兒繁衍生息。但石馬村流傳數百年的制珞筍技藝和元霄“搶燈(丁)”習俗卻是名聲在外,吸引著眾多遊客“聚焦”石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馬村
  • 外文名稱:Shimacun
  • 行政區類別:浙江省龍泉市
  • 所屬地區:浙江省龍泉市龍淵街道
  • 電話區號:0578
  • 郵政區碼:323700
  • 地理位置:龍泉市龍淵街道石馬村
  • 面積:擁有耕地面積664畝,山林面積24663畝
  • 人口:779(2014)
  • 方言:龍泉話
  • 氣候條件:晴朗居多
  • 著名景點:石馬大崍谷、天仙山
  • 車牌代碼:浙A
  • 旅遊:石馬大峽谷、天仙山
  • 民俗:正月十五鬧元宵
起源,地理環境,人口經濟,民俗文化,特色旅遊,地圖信息,

起源

石馬村群山環抱,溝壑險奇,卻又竹海連綿,環境幽雅。據傳,最初開拓這片風水寶地的是唐末年間為躲避戰亂及仇家從金陵遷徙而來的管氏。管氏源出名門,身世顯赫,為遮人耳目,他們在深山老林以開山狩獵、種植毛竹為業,兼種五穀雜糧,默默繁衍生息。雖然隱居荒山野嶺,管家先祖不忘家學淵源,秉承耕讀之風,努力培養後世人才,以期東山再起。經過幾代人披荊斬棘、苦心經營,石馬村聲名漸響,管氏家族越來越興旺,開始在城區置辦家業與田產,直至族中走出北宋名臣管師仁,名望如日中天。管家發達後開始相繼外遷,除了全部下山入城,有的則遷往外省。著名作家莫言在家譜中查閱到山東高密管家自宋代由龍泉石馬崗遷出,於2010年不遠千里還鄉,尋根祭祖。後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更為石馬村增添一份神秘色彩。與管氏一同在石馬崗休養生息的還有鄭氏一門。鄭氏也有部分外遷,但終有子嗣堅守故園,成為石馬村最大的氏族。宋代之後,又有陳、蔣、李及其他姓氏陸續遷入,形成今天以鄭、陳、蔣、李四大姓氏為主的格局。
相傳管氏初來之時,人單勢薄,萬事開頭難,不論生活還是生產都不免捉襟見肘,但他們依然去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為飢餓的人送上一餐飯,為饑渴的人遞上一碗水。樂善好施的管家人感動了上蒼,上天派一條白龍化為一匹白馬來為管氏助力。自從有了白馬的幫助,管家種地砍樹狩獵運輸事事順利,給了管氏很大的幫助。事情傳開,人們紛紛誇獎管家好人有好報,得到這匹神奇寶馬。後來,這裡的整座大山幻化為一匹巨型駿馬,人們把大山稱為石崗,將山中村子稱為石馬村。

地理環境

石馬村位於龍泉市區北隅海拔665m的半山坡上。整個村莊屋後竹海連綿,村前溝壑險奇,四周群山環抱,村中阡陌縱橫。雖然離城僅14公里,但一踏入石馬境內,那宛若世外桃園的田園風光讓人一下子就沉浸其中,城市的喧囂、工作的壓力等仿佛在不經意間已蕩然無存。
石馬地域構造屬華南褶皺系,地質主要構造類型為斷裂型,岩石主要有火山岩、侵入岩、變質岩和沉積岩。如此獨特的地域構造形成了龍淵回音壁、老鷹岩、石馬尖等自然景觀。石馬尖形如一株巨大石筍,海拔高達900米以上,常年雲霧繚繞,勝似仙境。登上其峰,可眺望龍泉全景。一條天然生態溝-----石馬大峽谷綿延至白雲岩,峽谷中奇岩峭壁,溪流淙淙,碧水幽潭,古木長藤,錯綜複雜,漆樹、柳杉、苦櫧、馬尾松、槐、樟、柏、山茶、映山紅、紅豆杉及一些國家保護的古樹名木,應有盡有。不時有野山雞、松鼠、野兔等野生動物跳躥出沒。

人口經濟

石馬全村共10個村民小組198戶779人,擁有耕地面積664畝,山林面積24663畝(其中毛竹林7000畝,經濟林100畝)。2007全村經濟總收入1100萬元,村集體收入7萬元,人均收入4282元。
石馬人靠山吃山。因為毛竹資源極其豐富,全村從事筍乾產業的有一百多戶,其中二十多戶在生產、購銷中起著龍頭作用,是龍泉市名副其實的“白筍之鄉”。白筍(珞筍)又名玉板筍,有“素火腿”之美稱。其製作技藝始於宋,需清明至穀雨期挖筍,經過淘、蒸煮後壓榨,至伏後時開榨暴曬或烘焙乾燥,色澤以金黃帶玉色、筍衣重疊、筍質嫩脆著為上。在出榨後按其質量形狀修剪整理,分選“鳳尾”、“羊角”、“短尖”“羊片”等品級,“鳳尾” “羊角”為最佳。筍煮後取下的筍衣,捲成筒或攤平烘曬而乾,即成“白皮”或“白皮心”,與豬肉同烹,肉油而不膩,筍爽口無渣而鮮美。“羊角”身短、腦尖、肉厚,泡發性強,整塊泡發後再用切刀切出薄絲或片繼續泡發至嫩軟,與其它素菜翻炒成盤,也可做火鍋燙料,其味滑潤、嫩脆、清馥,並有促消化、健腸胃之功效。白馬的白筍具備了先天的質感和後天選料精良的製作,以至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石馬吃白筍,吃了不肯回”。如今,石馬的白筍不但為家用且銷往全國各地市場。白筍製作是石馬人的一種謀生技藝,走進石馬每座竹山的深處,筍寮比比皆是。清明之後,整個村莊被金黃色的筍乾包圍著,散發著筍香。2008年,其傳統的製作流程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被列入龍泉市第二批保護名錄。

民俗文化


石馬村流傳數百年的制珞筍技藝和元霄“搶燈(丁)”習俗卻是名聲在外,吸引著眾多遊客“聚焦”石馬。請酒、送酒;舞燈、迎燈;分酒、品酒;評燈、評書;搶燈、接燈;串門、賀喜。凡上年生孩子的人家,都會準備一壇自釀優質紅酒並在酒罈上繫上紅繩,元宵午後,村裡的請酒隊伍敲鑼打鼓,吹奏民間樂曲,把各家準備好的酒送到石馬龍王廟中去。這時廟裡已有許許多多的年輕男女準備著“搶紅繩”,意味著搶到“紅繩”的青年年女來年也能生個大胖小子,掀起元宵活動的高潮。元宵夜幕降下,龍燈隊和每戶二至四盞彩燈,在指定的地點集中,接著繞村游燈。游燈時,家家點上松明;龍燈經過人家門口時,這家人就回放鞭炮或焰火以迎燈。
當地方言,燈與丁諧音,為了祈望自己家族人丁興旺,平日各自在深山與遠方奔波的石馬人,利用春節期間大家相聚的日子,特別在元宵節,以搶花燈的形式,把象徵光明與溫暖的花燈演繹成激動人心的理想,傳承文化根脈。搶花燈熱鬧又溫情,不僅促使本村村民樂此不疲,濃郁的農耕文化,同時感染著周邊鄉村及城市居民,他們不辭山路彎彎,年年上山做一名搶燈活動的觀眾與冬粉,把一個山谷中的千年習俗,助推為高大上的春節傳統特色項目。
據傳最初發起鬧元宵活動的是管家,同時也得到其他姓氏鼎力支持。管氏移離石馬後,村人將這一活動更加發揚光大,直至遠近聞名。石馬人感恩當年化身白馬行善的小白龍,在石馬崗築起一座龍王廟,年年在此祭祀。若遇年情不順,也祈求龍王再次相助,為蒼生化解災情,保佑村民興旺發達,風調雨順,更將生龍添鳳的大事交於龍王定奪。為了保障鬧元宵所需開銷,村里設立“迎燈田”,新婚及添丁家庭備一壇家釀老酒,酒罈封蓋系紅繩。元宵午後,有請酒隊吹吹打打,將一壇壇老酒請出來,按結婚和生子時間排序,在全村男女老少護送下,送到龍王廟,稱為“請酒、送酒”。被請酒人家喜慶又好客,燃放鞭炮,擺好茶果迎接。村人每戶扎二至四盞花燈,大小一致,分八角、六角,寫上吉利話或燈謎、詩詞,夜幕下各人提燈繞村而游,稱為龍燈。游燈時家家點上松明,龍燈經過,放鞭炮迎燈。龍燈游到“龍燈田”,圍著先前製作好的香龍、布龍、竹簍龍轉繞,看長龍搶珠狂舞。香龍遍插香火,星光點點;布龍柔軟自如,盤旋靈動;竹簍龍輕巧別致,節斷意連。各色長龍伴著粗獷的鑼鼓節奏上下翻滾,為村民送上新年祈福。舞龍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擔當,懷揣虔誠與敬畏,對體能頗有要求,村俗規定男青年滿20歲才有資格參與,是為“上燈”,60歲退出,稱“掛燈”。龍燈最後游至龍王廟,所有花燈掛在燈鉤上,一邊分酒、品酒,一邊評燈猜謎,鑑賞詩詞。品完各家美酒好詩,大家開始“搶燈”,把自家做的燈搶回家,誰以最快的速度搶到家,誰家就能添丁加口,六畜興旺。燈搶回來後,家家擺上果子,溫好老酒,招待外村前來參與活動的客人。想生兒育女的客人,也搶系酒的紅繩,藏於身上,等待龍王的恩賜。是夜,來到石馬的任何人,都可以到別人家喝酒,吃果子,去的人越多,主人越高興。

特色旅遊

現還有石馬大峽谷景區在開發規劃中,石馬民宿也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大亮點,現已建成陶然山房民宿,是目前龍泉境內最高檔次的民宿之一,非常的有特色。還在規劃的石馬大峽谷將是龍泉市境區的最大的一個峽谷,峽谷內四季景觀天然渠成,美不勝收。石馬尖也是每個到石馬的人必去之地,此處山峰全程石板鋪成,適合爬山漫步,休閒養生,山頂可以縱觀全市,視野遼闊,景觀獨特。
石馬村地域構造屬華南褶皺系,主要由火山岩、侵入岩、變質岩和沉積岩構成,具有獨特的地貌特徵。石馬大峽谷是最為典型的自然景觀,西起山腳入口,東至石馬村,南至老鷹岩,北到回音壁以外約1000米,整條峽谷溝壑縱橫,險象環生。由於峭壁陡峻,人跡罕至,依然保持著原生態的自然環境。谷內現已發現多處澗流、瀑布與奇石,谷中有一獨立山峰一劈為二,鬼斧神工,稱為石筍。近似原始森林中珍奇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獼猴、野山羊、山麂,還有各種鳥類。老鷹岩各山峰海拔均在700米以上,石馬尖海拔900多米,為龍泉市區周邊最高峰,巔峰有古人建的觀音廟,廟旁有古代遺下的銀坑洞,洞穴扁平狹窄,內有清泉,飲之甘甜清爽。
石馬大峽谷最具探險體驗,更是難得的攝影好去處,是石馬村得天獨厚的文化瑰寶。峽谷內四季景觀天然渠成,美不勝收。
陶然山房是石馬村第一棟龍泉境內最高檔次的民宿,其風格獨特,取材於大自然,周邊竹林環繞,空氣清新,此民宿既有農村房屋的傳承,又是現代都市建築在農村的套用,住此既享受大自然的偉大恩賜,又是一次脫離繁華都市的一次洗禮,是休閒養生的好去處。
石馬筍莊農家樂是目前最早本土農民經營的農家樂,特色農家菜讓吃過的旅客讚不絕口,特別是豬腳燉筍尖、牛肉炒蘿蔔、土雞煲、油燜豆腐等,還有特色小吃:薺菜餃子、炒黃粿、蒸黃糕等等,菜園就在農莊房前,自家種植的大白菜、白蘿蔔、小青菜、捲心菜、大蒜、韭菜、香菜,可以隨時採摘下鍋,那個新鮮什麼都值得一嘗。

地圖信息

地址:麗水市龍泉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