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山(湖北省石首市石首山)

石首山(湖北省石首市石首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首於西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建縣,縣治一直設在繡林山(陽歧山)腳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首山
  • 時間:西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
  • 地點:繡林山(陽歧山)腳下
  • 特點:山明水秀,美不勝收
石首鄉鎮來歷,繡林街道,筆架山街道,新廠鎮,橫溝市鎮,小河口鎮,桃花山鎮,調關鎮,東升鎮,高基廟鎮,南口鎮,團山寺鎮,大垸鎮,高陵鎮,石首山,

石首鄉鎮來歷

西晉太康五年(284年)置石首縣。

繡林街道

傳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招親陽岐山“掛錦于山,結繡如林”而得名。後將陽岐山改名繡林山,繡林之名源出於此。

筆架山街道

以筆架山命名。

新廠鎮

原名段堤壋,毀於洪水,後再聚居成集,故名。

橫溝市鎮

原名橫溝子,因鎮旁有橫溝,故名。

小河口鎮

因地處長江分岔的小河口而得名。原是長江岸邊蘆葦叢生的一片自然荒灘。1884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指令在此築堤圍垸。後人為紀念這位總督,便將過去的“張之垸”諧音改為“張智垸”,民國元年才有了小河口。小河口位於長江曲流之間,東、西距長江約1千米,呈“Ω”形,相對長江“河口”而言較小,故名。

桃花山鎮

以桃花山命名。原稱九佛崗,因翠林庵內有佛像九尊,故名。

調關鎮

原名調弦口。據《九域志》:因“水流出,如調弦”,故名。一說西晉太康元年(280年),駐襄陽鎮南大將軍杜預為漕運而下令在此開河,因河口位於相傳俞伯牙當年調弦撫琴遇知音之地,始名調弦河。清朝乾隆年間編《石首縣誌》載:俞伯牙從楚都東下,停舟鼓琴於此,弦漸而調之,因以得名。此處為荊江穴口之一,故又稱調弦口。鹹豐乙卯年(1855年),官府在此設巡檢司,置水路關卡,故名調關。

東升鎮

原稱滑家壋鎮,又名黃陂街,因居民原籍多為黃陂人。傳黃陂一滑姓人在此打漁成集而得名。

高基廟鎮

傳宋時建廟於高阜,故名。

南口鎮

原為藕池鎮一部分。1852年長江乾堤潰口,分藕池鎮為北口和南口兩部分。1958年以河口為界,北口劃入公安縣,稱藕池鎮。南口仍屬石首。

團山寺鎮

傳清鹹豐年間,原九都河(即現團山河)團山(原名水滸山)洲上建有一寺廟,兩側有對聯“團轉皆江,蓬萊溺水非凡地;山峰獨峙,海市蜃樓別有天。橫匾‘團山寺’”,意為此地繁榮昌盛、風景獨好,“團山寺”因此而得名。

大垸鎮

原稱箢子口。1958年下人民大垸農場駐此(人民大垸農場由上、下人民大垸組成,總場場部設在監利流港),改今名。
久合垸鄉

高陵鎮

原稱茅草街。據《石首地名志》記載,公元503年,南北朝梁武帝(蕭衍)為建高陵寺進諫於元祖(高帝蕭道成),元祖偈頌意曰:“逢高則止,遇陵即成”,高陵由此而得名。

石首山

石首山位於市城區北端,東與繡林山相連,西北緊靠長江,海拔高度原為150米,炸石削平為62米,原面積500餘畝,因建沿江路和高樓,實際山地面積已大為減少。古時,石首山地理位置特殊,面臨長江之水,顯頑石無窮之威。據《元和郡縣誌》載:“江中有石孤立,為北山之首,因名”。《讀史方輿紀要》載,“縣北三里,江濱有孤石,立在北山之首,因以名”。《資治通鑑》孫宗鑒曰:“自竟陵南至大江,並無崗陵之阻,過江至石首,始有淺山,石首者,石自此而首也。”清代乾隆丙辰《石首縣誌》載:“自荊而下,至縣,始有山突出,山多石,名石首山”,又載“石首山距縣城西北,兩面俱臨大江,其山皆有石至巔,故名”。同治丙寅《石首縣誌》載:“石首東通鄂州,西連歸峽,南貫洞庭,北連漢沔,直荊楚要衝地也。縣以上數十里無山,至此,北口濱乃有群巒突出於平衍之中,巍峨磅礴,環繞如畫。”所以,先有石首山之名,後石首縣治依山而得名。
傳說,古時候沒有石首山,而是秦始皇為了治理長江惡水,恐淹沒農田禍害百姓,於是秦始皇請神仙用著趕山鞭,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從很遠的地方趕來了這座山,正好抵擋江水泛濫。可是這座山的山神新到此地不習慣,眷念故土,寂寞孤獨,加之每天還要與河神搏鬥,辛苦萬分,山神起了回家之心,但又害怕趕山鞭揍他,只得暫且忍耐。後來,秦始皇崩駕,山神聽說他死了,趕山鞭也埋進了墳墓,便打算逃跑,奔往故居。正偷渡長江時,卻被送秦始皇英靈歸天的太白金星發現了,太白金星立即排出袖中的八卦,用手一指,將山神定位了。從此,山神的頭再也縮不回去了,變成了一塊挺在上游的石頭,這塊巨石就是石首山。
據傳,古代石首山與硯盤山之間,曾經有一條長江峽口,石首山置於江中,長江之水,波浪滔天,高高的浪花猛擊石首山石,水石相搏,形成深深漩流,極其兇惡,以水擊石,往往石占上風,水則彎曲繞道而去。正是後唐王周《石首山》詩云:“石擊崔峨占上游,迥存濃翠向荊州。空聞別有回山力,卻見長江曲尺流。”後來,山形大彎,在石首山與硯盤山之間的長江峽口,出現一道150米長的土堤,將兩山連為一體,引導長江水從石首山西北而暢流。山形變了,故石首山又有了“萬石灣”之稱。
萬石灣萬石灣形成以後,有如月弓形地帶,因為地擋其沖,長江水流迴旋湍急,長期沖洗著山身,形成山坡石壁,宛如參差玉筍,光滑無痕,而且有犬牙交錯,利於魚類棲息,更是石首河段中的特產鮰鯝(又名長吻鮠),生息繁衍的地方。久而久之,這裡的萬石灣便成為石首一景。宋代大詩人黃庭堅游此地,寫下《萬石灣》詩句:“山轉江回萬石灣,春風二月起波瀾。旋渦凝瀉因生怒,礙石船流豈暇安。萬里欲添滄海大,一杯先補洞庭寬。馮夷奮建曾居此,偕與圖經試檢看。”
歷代,人們對於萬石灣的形成,流傳至今還有兩個故事。一說,相傳唐代八大仙人溯江而上,在楚望山停歇時,他們看到石首山在水中,四周環水如島,百姓上山砍樵和種植,以及香客祝福祈禱,涉水極不方便,常被流水沖走。於是,他們站到石首山頂,各撿起一塊石頭,往山下流水處拋去,不一會兒,長出了一條堤埂,使石首山與隔峽相峙的硯盤山連線起來,堵死了峽口,導水迴旋,成了大回灣,名叫萬石灣。從此東嶽山、繡林山、石首山三個山峰成了繡林古城傍江而立的北部屏障,峽流地帶被挽入城區,成為居民居住的地方,解除了江流直衝的威脅,更使內陸九湖和廣袤田野,得以減少洪澇的無窮之患。所以後代繡林地區的人們,一提起萬石灣的築成,無不嘖嘖讚頌八大仙人。這便是“萬石灣”的第一種傳說。
第二種傳說是在宋朝時期,石首來了一位姓謝的縣令,這位縣令為民造福,他上任不久,見巍峨的山立於江中,老百姓到山上種植、採藥,垂吊昭烈夫人極不方便,尤其是南北隔著的峽谷,每當汛期,江水滔滔流過,給百姓帶來無窮災害,從而決定築一道城牆般的擋水堤,把石首山與硯盤山連線起來。於是徵集民工,在枯水季節移山填峽,終於修成了擋水堤,使峽谷變成了平地,流水被擋轉去,迴旋入江,此處成為月弓形的回灣。因堤是土石疊成,人們叫做“萬石灣”了。後來,人們在萬石灣前立了一塊碑,碑上刻下“萬石壁壘,永固千秋”八個大字,並留下“萬里岷江拍岸沖,橫摧笑傲任從容”的詩句。
原石首山和繡林山之間,明代為石首縣治錦繡古城。據乾隆丙辰《石首縣誌》載:“明孝宗始築土城,明神宗二年,改築磚城……周一千三百六十丈,高一丈四尺,為門五……有城樓,池繞城。”又據清代同治《石首縣誌》載:“米市雲,商賈往來,人煙輻輳,山、峽、川、廣、賈客雲集。”這說明當時石首山下的城麓之地為米市,並且經濟活躍,市場繁榮,為江南之勝地。民國時期,國內外戰爭重重,錦繡古城,又被蹂躪破壞不堪,滿目瘡痍,五門和古蹟衰敗,城內的街道只象一條鴨腸子的石板彎道。
石首山雖說不高,但地理位置獨特,瀕臨長江,既是黃金水道港口,又是大江南北水路必經渡口。可是河道彎曲,水流湍急,坡陡岸高,行人畏途,過去流傳石首山下渡江難,有如過“鬼門關”、“自古不夜渡”之說。新中國建立後,一來治理長江,二來建設石首渡口,石首山被炸山採石,山地面積幾乎少有,西北削壁臨江,東南坡度平緩,東北連線繡林山,兩山之間的西北麓,原設有三義寺長江輪渡,得水路轉危為安,並成了直達沙市和武漢,以及暢走洞庭岳陽的水港重要通道。後因江灘變形,河床升高,而轉移至下游東嶽山遺址。石首山旁現設有石首城鄉的公路專通汽車短途客運站,高樓密層,道路縱橫,有沿江路,通往東嶽大道、連線中山路、建設路等,已變為經濟、文化、教育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