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的長度

石頭的長度

《石頭的長度》為藝術家楊逸凡於2021年創作的【石頭系列】觀念攝影作品之一。【石頭系列】一共有4組,分別是《石色》、《瑪尼石》、《觀·雲與石》、以及《石頭的長度》,【石頭系列】是藝術家通過對石頭多維度的解讀,探討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人與信仰、人與文化之間複雜卻又純粹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頭的長度
  • 外文名:The Length of Stone
  • 作者楊逸凡
  • 創作年代:2021年
  • 分類:行為藝術、觀念攝影
  • 藝術風格:當代藝術
  • 材料:影像、藝術微噴
  • 尺寸:尺寸可變
主要作品,藝術賞析,創作背景,藝術家簡介,

主要作品

《石頭的長度》系列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圖
作品信息
石頭的長度01
石頭的長度
石頭的長度01
攝影,藝術微噴,尺寸可變,2020年
石頭的長度02
石頭的長度
石頭的長度02
攝影,藝術微噴,尺寸可變,2020年
石頭的長度03
石頭的長度
石頭的長度03
攝影,藝術微噴,尺寸可變,2020年
石頭的長度04
石頭的長度
石頭的長度04
攝影,藝術微噴,尺寸可變,2020年
石頭的長度05
石頭的長度
石頭的長度05
攝影,藝術微噴,尺寸可變,2020年

藝術賞析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提出"道法自然",信奉自然為造物主,對其心存敬畏及崇拜。自打那時起,人們便開始寄情于山河湖海。在野外的小河邊,經常可以看見被溪水沖刷千萬年後表面圓潤光滑的鵝卵石,這是自然對其進行的打磨,這是時間的藝術、是自然的藝術、是造物主的藝術。看到這一顆一顆的鵝卵石,作者迫切的想去通過自身去感受這種自然的力量,便開始計畫一場行為藝術,並用當代攝影的語言進行記錄及演繹。
藝術家將創作地點選定在了廣州白雲山山間的盤山路上,這是人與自然非常親密的地方。作者從山腳處開始向山頂方向彎腰前行,將手中經歷千萬年自然打磨的鵝卵石通過我的力量繼續打磨,經過之處,留下一根數千米長的線。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向上的山路、持續彎腰的動作讓其身體不斷的在突破極限,這是一個痛苦與快樂並存的過程,因為身體的疲憊不堪而痛苦,因為與自然並存而快樂,這便是這場行為藝術的意義所在。
下山的途中,作者用相機分段拍攝留在地面上的線,並將其輸出之後,在展覽現場進行拼接展示。石頭的長度,便成為了其感知自然力量的視覺呈現。

創作背景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時常感受到變化無常的大自然主宰著人們的命運,時至今日,即使科學在飛速發展,世界在不斷進步,人們也無法預見的看到新冠病毒的漫延、全球氣候變化等一系列的急切問題。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的力量是渺小的。基於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藝術家楊逸凡進行了這件行為藝術作品的創作。

藝術家簡介

楊逸凡,男,1994年出生於江蘇常州,畢業於義大利威尼斯美術學院繪畫系,師從義大利著名藝術家Lucca Reffo教授。當代藝術家、策展人、廣州屋面藝術中心藝術總監、BELLlNl圖片社理事。2014-2016年期間,曾參與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場館運營工作,現工作生活於中國廣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