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上的歷史:陝北漢畫像石考察》是2014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貴龍。
基本介紹
- 書名:石頭上的歷史:陝北漢畫像石考察
- 作者:李貴龍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1日
- 頁數:320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1356623
- 類型:人文社科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石頭上的歷史:陝北漢畫像石考察》是2014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貴龍。
《石頭上的歷史:陝北漢畫像石考察》是2014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貴龍。內容簡介《石頭上的歷史:陝北漢畫像石考察》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究與思考的沉澱。書稿將漢畫像石置於中...
《陝北漢代畫像石》是1995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目 錄 序 前言 英文提要 畫像石分布示意圖 圖版 附圖版說明 神木出土的畫像石 榆林出土的畫像石 米脂出土的畫像石 綏德出土的畫像石 子洲出土的畫像石 清澗出土的畫像石 吳堡出土的畫像石 附:山西出十的畫像石 陝北已發現有銘刻和紀年的漢畫墓統計 與...
最初,沙畹和關野貞結合漢代建築形制和喪葬禮制對山東、河南等地石祠堂、石闕及其畫像所作的研究,美國費慰梅對武氏祠的復原構想,都對漢畫像石的研究起了推動作用。金石學家所忽視的畫像石雕刻技法此時得到充分重視。20世紀30年代,滕固在《南陽漢畫像石刻之歷史的及風格的考察》一文中,把雕刻技法的分析提到了首位...
陝北東漢畫像石 《陝北東漢畫像石》是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陝西省博物館
《漫漶遺拙:陝北漢畫像石新讀》是2018年6月西安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惕。內容簡介 《漫漶遺拙:陝北漢畫像石新讀》以陝北分布在綏德、米脂、神木、吳堡、清澗縣、榆陽區、靖邊等地的陝北漢畫像石為主要研究對象,精選石刻,一一介紹其內容,從歷史、社會、製作手法等方面全新詮釋陝北漢畫像磚的含義、特點和...
《漢畫故事:刻在石頭上的記憶》是2020年5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道一。內容簡介 漢畫像石被視為漢代社會的百科全書。翦伯贊先生曾說,假若將漢代石刻畫像等藝術中所凝固的漢代人民現實生活的形象,加以有機組織,則兩漢的歷史“將會在我們面前浮凸起來,表現為一種立體的形象”。《漢畫故事:刻在石頭上...
畫像石對於研究漢代的建築、雕刻、繪畫具有很大價值,作為雕刻藝術形式,在中國美術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所謂“稟三代鐘鼎玉器雕刻之工,開兩晉唐宋繪畫之先河”,留給後人的是古拙素樸、活潑熱情的藝術風采。 由於漢畫像石在雕鑿前是先在石塊平面上繪出畫面,而後雕刻出物像,是繪畫和雕刻兩種藝術的...
陝北東漢畫像石刻選集 《陝北東漢畫像石刻選集》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陝西省博物館,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漢畫像石》是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洪震 內容簡介 《漢畫像石》內容簡介:氣勢雄渾的大漢帝國曾經給中華文明留下了兩部歷史巨著,一部是司馬遷的《史記》,另一部則是被著名的歷史學家翦伯贊稱之為雕刻在石頭上的“繡像的漢代史”。漢畫像石是漢代墓室、祠堂、石闕上裝飾石刻藝術,它生動地描繪了...
2、榆林市米脂縣楊家溝馬氏莊園(石塊窯)傳承譜系:①第四代傳人 馬增禹,男,生於1948年8月,現住米脂縣扶風寨馬氏莊園,是馬氏莊園的嫡系子孫。2000年馬氏莊園第五代傳人馬增禹曾接受中央電視台海外部、上海東方衛視等多家新聞媒體的專題採訪和報導。特別是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新院”,將西方建築風格和陝北窯洞...
《漢畫像石與中醫文化》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內容簡介 《漢畫像石與中醫文化》內容簡介:畫像石中還有許多反映漢代世俗生活的畫面,如角斗博戲,舞樂宴飲,耕作漁獵等,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漢代人為什麼將這些虛擬及現實世界的東西刻畫在石頭上?是對天地生成的困惑,還是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是對人類起源的...
榆林漢畫像石題材內容豐富,有神話故事、靈禽瑞獸、農牧文化、遊牧狩獵、車馬出行、忠勇典故、樂舞百戲、高門望闕、廳堂樓閣、冠服袍帶、短褐布衣、丹青妙手等,被喻為“石頭上的史詩”。榆林漢畫像石一般採用當地的砂岩,製作時首先按照規定尺寸磨光石面,然後以墨線勾勒圖像輪廓,再根據圖像內容確定細部,最後上彩...
《漢畫像石》是一本圖書,作者是王洪震 內容簡介 《漢畫像石(英文版)》包括Government、Spiritual、Daily Life、Culture等內容。通過對漢代的繪畫、石刻等藝術作品的展示,描繪了漢代的民間生活和文化成就。The art of stone carvings is one of the best treasures of early China's artistic and aesthetic traditions...
據了解,此次展覽匯集了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館藏的近50件漢畫像石拓片精品以及石刻複製品,作品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將現世生活、儒家教義、歷史故事、神話幻想並陳共處,充滿了對現實生活的眷戀和未來世界的希翼,生動地再現了漢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鐫刻成一部石頭上的史詩。
畫像石是漢代藝術家刻在石塊上的雕刻藝術品,它即是墓室內的裝飾品,又是具有實際使用價值的石質建築材料。畫像石是作為隨葬品鑲嵌在墓室內的,它是墓主生前官宅府邸的縮影,又是漢代封建統治者用繪畫點綴政教思想的集中體現。畫像石是我國兩漢時期特有的文物,是漢武帝執政後期出現的新的藝術形式,它是漢代統治者以...
主要有六種:一、陰線刻,圖像全部用陰刻線條來表現,如山東福山東留公村墓的車騎出行畫像。二、凹面刻,把物像輪廓內剔成凹入的平面,再以陰線刻劃細部,如南陽楊官寺墓門扉畫像。三、減地平面陰刻,在平滑的石面上,將物像輪廓外減地,使物像呈平面凸起,細部再用陰線刻出或用朱線墨線勾繪,如陝北王得元...
東漢西王母門吏圖門柱畫像石是東漢時期的畫像石。文物鑑賞 此畫像石畫面分三格。左上部西王母坐於神樹上,兩羽人在兩旁跪姿捧物,樹幹有仙禽靈獸;中間畫面有一執戟門吏;下面為四目對視的玄武。右邊欄裝飾連續的卷草紋。陝西東漢時期雕刻的西王母神仙圖通常刻繪於墓門立柱的固定位置,目的是祈求西王母引導亡靈升天...
二是堪稱文物世界精粹的東漢畫像石。綏德漢畫像石發掘、收藏始於1952年“王得元”墓藏,此後,環古城東南西北,沿無定河兩岸地下,又有許多墓藏發掘,目前為止,收藏漢畫像石500多塊,這一批刻在石頭上的歷史畫卷及其銘文墓誌,充分表明綏德石雕工藝的精美和珍貴价值。三是以石獅子為代表的最重要、最精彩的“獅”...
通過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從多角度、多側面向公眾揭示神木及陝北歷史文物的豐富文化內涵,展現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交融共進、層疊興替的發展歷程。常設展覽有“邊塞雄風、碩色長青”-神木古代文明展;“中國第一足跡”恐龍腳印化石展;“麟州城與楊家將”專題展;“刻在石頭上的史詩”陝北漢畫像石專 題展。
此後,朱錫祿多次到老農家裡研究這塊石頭,老人被朱錫祿鍥而 不捨的精神感動了,便把石頭交給朱錫祿。朱錫祿將這塊石頭命名為 “制車圖”。如今,這塊石頭被珍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出版圖書 保護文物 上世紀中期的時候,嘉祥的漢畫像石沒有受到很好的保護,許多 石頭散落在民間。“制車圖”發現後,朱錫祿便踏上了...
漢朝人把他們的故事鐫刻在石頭上,作為地下墓室內壁的石材,歷經劫波,一直留存到今天,就像一部漢代的歷史紀錄片。漢畫是漢代的圖像史料,作為中國最重要的代表性文化遺產之一,它的價值和意義還未被世人充分認知,漢畫已成為中國形象塑造的未曾充分開發的重大資源。迄今為止,中國人仍自稱漢人、寫漢字、說漢語、敬好漢...
《石頭上的史詩》、《奧運與漢畫》、《漢畫大觀園》三大專題先後由央視國際網路隆重推出;由他擔任主講的鳳凰衛視《解密帝王陵》漢代七集專題片節目,2012年初已經在國內外播出;2013年11月6日起,在央視“發現之旅”頻道又陸續播出他主講的4集電視片《劉邦與漢文化》,而《漢畫像石上的中國》也已由河南衛視於...
歷史尋蹤 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發現和運用了以影像做為形象表記的藝術手法,並繼而創造了在各種材料上鏤刻、透空的藝術語言。這在諸多的原始社會彩陶岩畫、商周青銅器、漢畫像石藝術中,都體現了遠古藝匠運用這一藝術手法的完善。今天的民間剪紙與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徵極其明顯的一致,充分說明他們之間的傳承和延續...
一岩上日暖——刻在石頭上的信仰和靈魂/001 二大風起兮——漢的精神氣象與圖像特質/023 三石銘史詩——星河舞千帆的漢畫像石/065 四上河清明——藝術與科學的絕頂輝煌/135 五問天洹上——此中真意,永矢弗諼/157 六洛神意象——不羈不服不棄的奇幻之美/195 七白馬馱經——文明的交流互鑒與融合/225 八皇...
第六講 石頭上的圖畫:漢畫像石 石頭上的圖畫:漢畫像石 第八講 瓷器時代的到來:六朝青瓷 瓷器時代的到來:六朝青瓷 第七講 構思美妙的漢代銅器藝術 構思美妙的漢代銅器藝術 第九講 佛造像藝術的興盛:六朝石雕 佛造像藝術的興盛:六朝石雕 第十講博大清新的三彩瓷:唐三彩 博大清新的三彩瓷:唐三彩 第十一講 ...
主要著作有《徐州瑰寶》(1989.上海人民出版社)、《徐州珍寶》(2005.中華書局),《睢寧漢畫像石》(2001山東美術出版社)、《徐州漢畫像石》(2002.線裝書局)、《漢風——石頭上的史詩》(2008.江蘇音像出版社)等。國家重點圖書《中國漢畫像石全集》(2000.山東美術出版社)、《漢碑全集》(2006.河南美術出版...
綏德石雕是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2014年11月11日,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Ⅶ-56。歷史背景 傳統的榆林大地上,土多,沙多,石頭也多。土多,生長出土窯洞;沙多,瘋狂成大沙漠;石多,便孕育出石雕藝術。榆林的石雕之鄉在綏德。歷經秦漢唐宋,於明清時期,...
中國漢畫學會原副會長,江蘇師範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南京大學“985”三期改革性課題研究“中華圖像文化史研究”主要成員。《中國畫像石全集》(第四卷)、《漢碑全集》副主編。編著有《徐州勝跡》《徐州珍寶》《睢寧漢畫像石》《徐州漢畫像石》《漢風——石頭上的史詩》(電子圖書)《中華圖像文化史•...
紅石峽,位於榆林市區約北5公里,在明長城口紅山腳下的榆溪河谷,當地人也稱為“雄石峽”,因為山上都是紅色石頭,所以得名紅石峽。峽谷內山奇水秀,石窟古剎林立,還有陝西省最大的摩岩石刻群。紅石峽的摩岩石刻分為東、西兩部分,大多是明清時期的作品,雖然年代不十分久遠,但也有不少名人的墨寶。紅鹼淖 紅...
1布堆畫內容 2主要特徵 3主要價值 4歷史淵源 5相關物品 布堆畫內容 播報 編輯 延川布堆畫作品(10張) 布堆畫是中國西部陝北延川地區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造的,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和鮮明的地域性的傳統民間藝術。 他們所創作的布堆畫作品大都以傳統文化、民間傳說為題材,常見的有麒麟送子、鬥神、照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