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省重點文物,譽稱"江南第一大佛"。雕鑿於南朝齊永明四年(486)至梁天監十五年(516),歷時30年,合僧護、淑、佑三僧之功,故稱"三生聖跡"。梁天監十二年(513),建安王蕭偉通過梁武帝請建康定林寺僧佑專任像事,佑律師為一代高僧,精通佛理,匠性巧思,能目準心計,迫人依標,尺寸無爽。大佛主要造像工程由準畫儀則而成,史稱"僧佑造剡縣大石像"。
基本介紹
- 展會名稱:石雕彌勒大佛
- 雕鑿於:486
- 座高:2米
- 身高:13.74米
規模,歷史,背景,其它,
規模
今佛像結跏趺坐,結印禪定。座高2米,身高13.74米,頭部4.8米,耳2.8米,鼻1.48米,左眼1.09米,右眼1.12米,左眉1.34米,右眉1.43米,兩膝相距10.6米。造像年代及規模與雲岡、龍門相埒,為早期巨型石雕龕像在江南代表作。佛像面容,秀骨清相,婉雅俊逸。額部寬廣,鼻樑高隆,通於額際,眉眼細長,方頤屬唇,兩耳垂肩。表情沉靜、慈祥、超脫、智睿。瑞像鴻姿巨相,壯麗殊特,四八之相,罔勿畢具。劉勰撰碑,贊其為"不世之寶,無等之業"。范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和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均有記載。
歷史
千餘年來,佛像幾經維修,造型已有變化,史載重大維修10次。第一次在隋煬帝時,智者大師圓寂於石城寺,曾留遺言給楊廣:"剡縣十丈彌勒石像金色剝壞,願更莊嚴。"第二次在盛唐開元間,越州法華寺高僧玄儼律師"內傾衣缽,外率檀那,布黃金色,熔白銀相,七寶渾成,八珍俱足。寶積獻蓋,界現三千;迦葉貢衣,金逾十萬。如須彌之現大海,儼之功德,不可思議。"新修整後,孟浩然游石城,有詩紀其事。第三次在唐末吳越錢鏐時(909),第四次在宋開寶六年(973),第五次在宋景德間(1004~1007),以上三次修理,俱載錢惟演《重修寶相寺碑銘》中。以後,寧淳熙元年(1174)、元元統二年(1134)、明永樂九年(1411)、明正統間(1436~1448)、明萬曆七年(1574)、清康熙四十年(1702)、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清嘉慶十八年(1813)、鹹豐十一年(1861)、光緒十九年(1893)、民國六年(1917)均有維修記載。1989年,大佛左肩泥層坍落,重2噸,木框架及石胎外露。1990年6月~1993年8月進行大修,重裱全身。
背景
據載公元486年,僧護來到石城,見仙髻岩數十丈高的徒削青壁,岩壁下流水叮咚,如聞琴弦之樂,不覺口念彌陀,拜到在地,立下“原造彌勒,敬擬千尺”的宏願。此後他到處募化,悉心準備,十年後正式開工,但經營一年即勞累不堪,才淺淺鑿出一個浮雕式的面部輪廓,就病倒不起,臨終時囑咐徒弟僧俶“吾之所造,本不期一生辦成,再生當就吾志”。僧護園寂後,僧俶繼續雕鑿,雖“夙夜匪懈”,但因工程艱巨,資金無著,難以為繼。到了天監六年(507),才得到了梁武帝和建安王蕭偉的鼎力資助,並派來了僧祐來設計和指揮施工,僧祐是當時的一代高僧,是一流的建築和造像大師,資金和人才得到了保證,大佛才得以完工。世稱“三生聖跡”。
其它
考古家宿白教授、日本佛學家小野勝年、縣人陳百剛、陳新宇等對大佛歷史文物價值以及造型變遷均有研究。大佛造像為彌勒成佛龍華遍度之像,最初可能雕作倚坐形象,右手作上舉揚掌之施無畏印,從足起可測其高。造型風格與東晉時隱居剡地的佛像雕塑大師戴逵、戴顒父子所傳技藝有關,同時也有北魏雲岡造像技藝影響。唐宋,造型有變:改作龕內跏趺坐,頂上圓光有所改動,足掌外露可量。元元統二年(1334),大佛左右侍像坍壞,更為坐像二,布銅網於其前,用條石砌大佛雙膝,足掌已不可見。國家文物局編《中國名勝詞曲》及(1989)浙文物考字125號檔案都認為:彌勒大佛原為立像,元元統二年改作現狀。這一說法不符事實,應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