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陽古城

石陽古城東為丘陵,西臨贛江,南至今南門前村,西南為固州和馬家城兩村,北至城上村,面積大約為一平方公里。

前言,簡介,

前言

吉水置縣是隋大業末年的事。漢和帝永元八年(96),分新淦、廬陵二縣置石陽縣。吉水隸屬於石陽縣。當時的石陽縣治所駐地即石陽古城在今醪橋固自州村(原稱古州、故州)。

簡介

古城周圍曾築有土城,城內建有驛道路。臨城村落,根據文化坐落方位,分別起名為城上、南門前、官路上、官路下等。歷史發展至今一千多年,古城已夷為平地,但古城遺址處仍不時能挖掘到古陶片及器皿等文物,其文化層厚達1.5米。陶片多屬印紋硬陶,文飾以繩紋為主,近年曾於區內拾得新石器時代石磷一個,晉石質“雞壺”口沿一片。這些古物透著一股濃郁的遠氣息。
固州不僅是石陽縣治所,還是後來石陽縣隸屬的廬陵郡和吉州的治所。三國時,分豫章郡置廬陵郡治所為原石陽縣治舊址。隋開皇十年,改廬陵郡為吉州,治所也在醪橋固州。當地人為紀念這一史事,曾捐資在固州雙泥灣建亭,名“吉州亭”,亭於1923年重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