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坪山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2004年、屬坪山街道;2009年6月,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坪山街道石井社區。現在屬於坪山區石井街道。
世居村民主要為黃姓、文姓、秦姓、高姓。黃姓為第一大姓,文姓次之,秦姓第三,高姓第四。清道光十年,黃世雍從坑梓秀新草堆嶺遷移至此。文姓於清嘉慶二十年從惠陽白泥塘遷移至此。秦姓於清嘉慶二十年從廣東長樂縣(今五華縣)遷移至此。高姓僅有一戶,從橫塘村遷移至此。
2015年末,戶籍人口197人,其中男性89人,女性108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87歲(男);實際在村人口173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5人、台灣同胞1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4人,居住在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番薯、甘蔗等。1997年引進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台資企業),村經濟開始轉型。2005年成立深圳市坪山石陂頭股份合作公司,村民成為股東。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出租面積約1萬平方米,2015年租金收入約10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竹青路經過該村。1986年8月通電,1987年通電話,1997年通自來水,2000年通網際網路、201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10餘座,均為土木石結構,一般為一進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最具代表性的民居為石井文氏圍屋及石渠世居。
石井文氏圍屋,建於清朝,位於石陂頭6號旁,占地面積792平方米,面開三門七開間結構、為炮樓院式圍屋,現存炮樓2座。石井文氏圍屋已被坪山新區公共事業局列為不可移動文物。
石渠世居,為黃姓先祖於清朝所建,占地面積1008平方米,三堂兩橫四角樓布局,磚木結構,尖山式灰瓦頂,前有禾坪和圍牆,外圍建有女兒牆,前有轉斗門,當心間為黃氏宗祠。該圍屋為炮樓院式圍屋,以前圍屋四角均有炮樓,用於保護圍屋安全,其中2座於1943年被日本軍隊燒毀,現存部分殘牆。現石渠世居幾近荒廢,內部雜草橫生,部分房間已坍塌。
文氏宗祠,始建於清朝,兩進一天井格局,位於文氏圍屋正中央,內有“蘭桂騰芳”“忠厚傳家”匾額,宗祠瓦面部分坍塌,現已幾近荒廢,不再作為宗祠使用。黃氏宗祠,始建於清朝,於1983年重修,三進兩天並格局,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祠內有“居因業盛”“燕翼貽謀”“鴻圖不展”等匾額,均主於清朝。
村內除黃姓均無族譜,黃姓因從坑梓遷此,存有《深圳坑梓黃氏族譜》。
舊時該村黃姓子孫於每年農曆八月十六祭祖,現改為每年國慶到坪山赤坳墓園祭祖。文姓族人於每年農曆八月初一到坪山赤坳墓園祭祖。秦姓族人於每年八月初一至中秋前到坪山赤坳墓園祭祖。
該村有拜大王爺和土地伯公的習俗。秦、文兩姓於冬至、中秋、春節帶“三牲六禮(雞、豬、魚、果品、素菜等)”祭拜大王爺;
祭拜土地伯公所使用的祭品與拜大王爺相似,祭拜時間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該村曾盛行舞麒麟技藝,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均會表演舞膜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此項傳統技藝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