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陂村

石陂頭村,位於坑梓街道西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田段心村、牛背村、牛湖村。地處深圳東北部低山丘陵地帶;阿婆叫瀝河從村東繞過。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始相為黃彩元,因附近有陂頭山,山上巨石聳立,故取名石陂頭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頭陂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龍田社區
  • 地理位置:坑梓街道西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7年12月、屬坪山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61年7月,屬坑梓農場;1963年1月,屬坪山公社;1979 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坑梓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2004年,屬坑梓街道;2009年6 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街道龍田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黃姓。明末,黃氏先祖從嘉應州興寧(今廣東梅州)遷移至惠州府歸善自馬碗窯,再從白馬碗窯遷居坪山高寨子,後又遷到坪山江邊村;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從坪山江邊村遷至坑梓;清乾隆年間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145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80人;80歲以上15人,最年長者93歲(女);海外留學1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2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2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馬來西亞。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進"三來一補"企業,村經濟開始轉型。2004年實行村改居,石陂頭村設為石陂頭居民小組,村民轉變為城市居民。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客家茶果、面板等。
瀋海高速G15線、省道S359線深汕路、石陂頭路、深龍東巷、龍興南路等經過該村。1972年通電,1986年通電話,1988年通自來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4年通網際網路。
村中黃姓族人參與了歷屆黃氏族譜的編修,最新族譜為2014年由坑梓黃氏宗親聯誼會續修的
《深圳坑梓黃氏族譜》。
該村現存10餘座傳統客家民居,均為土木石結構,一般為一進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代表性民居有石陂頭黃氏圍屋、石田世居。
石陂頭黃氏圍屋,始建於清朝,1992年重修,土木石結構,三合土牆體,小青瓦覆頂、檐口為碌筒灰瓦頭,平脊,硬山頂。正面開三門(現僅存正門),圍屋中部為黃氏宗祠(又名江夏堂),正門內設屏門,間刻"蘭桂騰芳",屏門下辟兩側門入下天街,兩橫建築已坍塌。前堂出廊,中堂前後出廊,兩檐下穿枋有浮雕花卉;檐板有簡單雕刻,堂內山牆有壁畫。堂中有紅木底金字對聯"祖德源流千秋盛;宗枝奕葉萬年興",橫批"江夏堂"。宗祠為懸山頂,檐口雞腦椽,三根附雕樑上刻著精巧的牡丹、祥雲,堂內供奉著祖宗牌位。
石田世居,大部分現已坍塌。
逢年過節,村民在宗祠上香,祈求平安。每年農曆八月初一至十五,黃姓宗親祭山,每家每戶帶上香燭、紙錢、雞、豬、魚去祭拜祖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