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市青龍街道辦事處石關村,位於市區東北約5公里處,該村處於古時貴陽至清鎮(威清衛)的交通要道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關村古蹟
- 地理位置:貴陽至清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石關曉渝碑、“西天一柱”摩崖等
明洪武年間,明太祖命穎川侯傅友德率大軍討伐雲南和平定水西叛亂後,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留下28名軍人由指揮劉禎率領駐紮石關,三分屯田七分戍守,駐軍在雲峰山上修築營盤作為防禦工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在威清衛建五個千戶所,石關定名為中六屯,後稱中六寨。明清時,凡到清鎮任職的官員,地方上都要到石關去接,故石關又叫官廳上。
石關村軍事遺存及古蹟眾多,除原有的清鎮市文物保護單位石關曉渝碑、“西天一柱”摩崖外,此次普查還發現明初遺存的古驛道,殘長1000米以上,寬約2.5米。保存較好的還有石院牆、石砌八字院門及石寨門,村內有明初所建的廻龍寺。該村境內的雲峰山一柱擎天,雲峰山,俗稱尖山,又名聳翠峰《嘉慶重修一統志》載:“聳翠峰在清鎮縣北,相傳建文帝行遁時,曾寄宿於此。”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朝在此駐軍,修築營盤。從山腳至山頂計有261米石砌小道,山上營盤共有三道山門,其中第三道山門保存較好,門高2.96米,門牆長6米,門洞高2.4米,寬1.73米,石門進深3.4米。每道山門及圍牆均為大塊青石砌成,圍牆多在懸崖之上,頭道、二道山門石牆殘長120.5米,厚0.85米,殘牆最高處為2.8米,石砌堡坎最高處7.6米,最奇的是第三道山門左側石門中部距地1.27米處有兩個直徑7-8公分的小孔,稱為石海螺,廟中主持當場演示,還可吹出“嗚嗚”之聲,酷似軍隊號角。山半腰除“西天一柱”石摩崖外,還有“永茂茲山碑”、“南無阿彌陀佛”碑等石刻,以及明代以前的祖師塔。山頂的雲峰寺始建年代不詳,據傳為隋唐年間,現存寺廟遺址為清光緒年間所建。寺院建築原有大殿、下殿及左右廂房,寺院尚存地基、雕花石柱礎、院壩、石砌院門及寺牆,寺牆上殘存壁畫痕跡,正面牆長29.7米,殘高3.15米,寺門寬1.2米,高2.15米。此外,寺內原建的左廂房石牆上有殘碑一角上有“建文帝行遁寄宿”等語。總之,石關村境內的 文物古蹟有待進一步詳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