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躍斌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8年
- 職業:湖南衡陽爾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設計藝術部總監
簡介,作品,經歷,成就,
簡介
作品在全國及香港、加拿大、比利時等國際影賽中入選,並獲獎60多項,報刊雜誌發表攝影作品1000餘幅,題材涉及紀實、民俗、人像、風光等多個領域。
作品
《風沙欲來》獲1996年“榆林杯”全國攝影大賽銅獎;
《天涯牧歌》獲國際第八屆藝術攝影大賽優勝獎;
《祖母》獲第八屆佳能杯“亞州風采”華人攝影大賽四等獎;
《無言的八哥鳥》獲“自有我主張”索尼cyber-shot數碼攝影賽探索篇銅獎;
《斷臂書法家》獲湖南省第三屆“殘疾人在祖國懷抱中”攝影大賽銀獎;
《雷峰塔寫意》獲2000年上海國際攝影大賽銅獎;
經歷
石躍斌作品《祖母》
石躍斌,是中國銀行衡陽分行的一位普通幹部,高高的個子,戴著一副眼睛,一年四季總是穿著一件前前後後滿是口袋的攝影服,一看就知道是位攝影“發燒友”。別看他成績不凡,其實他在攝影的道路上跋涉了也不過才3年多的時間。而當初迷上攝影也純屬偶然。
他從小酷愛畫畫,因為能塗善抹,有一定的藝術功底,1989年從工廠調到了中國銀行衡陽分行銀行業務宣傳工作,工作需要偶爾也學著拿起相機拍個集體留影什麼的。一個周末的晚上,他到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家裡玩,說著說著,這位主席想起了一件事:“市影協準備舉辦《衡鋼一日》影展,明天去衡陽鋼管廠拍照,你去不去?”“去。”他當晚就跑到單位借出相機,第二天跟著就跑去了。面對沸騰的車間,熱鬧的廠區,石躍斌激情高漲,頻頻按動快門。評比一揭曉,不是影協會員的他竟有4幅作品入選,其中兩幅獲獎,是參賽人員中入選率最多的。他一下就迷上了攝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短短3年多的時間裡,就有300多幅作品在全國及省市級影展、報刊雜誌中入選和發表,有20多幅作品在全國及省市獲獎,被人譽為是我市攝影界殺出的一匹“黑馬”。
石躍斌作品《小龍女》
4歲就成為烈士遺孤,在農村由外婆帶大的石躍斌,倔犟而執著。為了攀登攝影藝術的新高峰,他付出了許多許多。他不打牌也不看電影,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看攝影專業書籍和創作實踐中。每逢節假日,白天,他就一人背起裝備著“短槍長炮”的照相機,走城市,逛鄉村,用那發自心靈深處的目光,搜尋這變化萬千的世界,用嫻熟的技巧捕捉那一個個極具特色的瞬間,使之成為永恆。晚上,就窩在自家夏熱冬冷的廚房裡,沖洗照片,有時通宵不眠。
七縣五區走多了,就想到更遠的地方去開開眼界。今年春節還沒過完。正月初二他就背著相機跑到了陝北。那粗獷的原野、古樸的民風、改革開放後農民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深深吸引了他。20多天裡,他一張接一張不停地拍著,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腳下的沙塵,幾次迷途,幾次摔傷。最難忘的是楊樹溝外暮靄中的曠野,肆虐的風沙漸起,一個牧羊人正趕著羊群頂著風沙奮力向前奔跑,人生的偉大不就在於這樣迎著困難奮力向上嗎?石躍斌感嘆著趕緊趴在地上,拍下了牧羊人的背影。這幅被他稱為“我對人生的理解和一種心靈的展示”的作品——《風沙欲來》,在全國榆林杯攝影大賽中榮獲了三等獎。此次陝北之行,他共拍攝了20多個膠捲,選出其中40多幅精品和同行一起在衡陽舉辦了個人影展,好評如潮。此行也使他家積蓄了幾年準備買彩電的幾千元錢化作了“大西北的風”。
石躍斌作品《清泉》
縱觀石躍斌的作品,大都以人物紀實為主。他十分擅長表現男女老幼各類人物的普通人生,揭示他們美好的心靈和與各種困難作鬥爭的奮鬥精神,展現在社會發展中人與物的心態和變遷。在拍攝中,他還深深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因素,使作品真實、自然,極具美感,富有內涵與深意,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瞧這幅《情竇深處》:深深的古巷,蒙蒙的細雨,一個對生活充滿憧憬的農村小姑娘,戴著斗笠,披著蓑衣,一手拿著書,一手牽著牛,眼睛裡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對新生活的嚮往,極生動感人。他這幅今年7月兩次到常寧廟前鄉才拍攝出來的反映兒童內心世界的力作,在今年湖南省“四風”影展中一舉奪魁,獲得了金獎,這是衡陽市攝影界多年來的第一次重要收穫。
成就
石躍斌在工作
《情竇深處》獲湖南省1996年“四風”攝影大賽金獎;
《風沙欲來》獲1996年“榆林杯”全國攝影大賽銅獎;
《天涯牧歌》獲國際第八屆藝術攝影大賽優勝獎;
《祖母》獲第八屆佳能杯“亞州風采”華人攝影大賽四等獎;
《無言的八哥鳥》獲“自有我主張”索尼cyber-shot數碼攝影賽探索篇銅獎;
《斷臂書法家》獲湖南省第三屆“殘疾人在祖國懷抱中”攝影大賽銀獎;
《雷峰塔寫意》獲2000年上海國際攝影大賽銅獎;
《雷峰塔新釋》獲2004年湖南省首屆人體攝影大賽金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