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下轄村,位於南營東南3公里處,與正南公路隔河相望。該村因河道中有一豬狀巨石而命名。東與醜泥口、楊家台兩村相鄰,南與醜泥口為鄰,西與西寺嶺相連,北與楊家台為界,總面積1.08平方公里。全村87戶 ,275口人,居住集中。農業以種植土豆、玉米為主,林果以洋槐、核桃、板栗等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豬口村
- 所屬地區: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
- 人口數量:275 人
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下轄村,位於南營東南3公里處,與正南公路隔河相望。該村因河道中有一豬狀巨石而命名。東與醜泥口、楊家台兩村相鄰,南與醜泥口為鄰,西與西寺嶺相連,北與楊家台為界,總面積1.08平方公里。全村87戶 ,275口人,居住集中。農業以種植土豆、玉米為主,林果以洋槐、核桃、板栗等為主。
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下轄村,位於南營東南3公里處,與正南公路隔河相望。該村因河道中有一豬狀巨石而命名。東與醜泥口、楊家台兩村相鄰,南與醜泥口為鄰,西與西寺嶺相連,北與楊家台為界,總面積1.08平方公里。全村87戶 ...
石豬圈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漭水鎮明德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漭水鎮南邊,距離明德村委會5公里,距離漭水鎮20公里。國土面積有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9 ℃,年降水量14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588.4畝,其中人均耕地0.79畝;有林地1551.4畝。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
朱古石村,位於龍城街道中北部,距街道辦事處5.2乾米。相鄰自然村有將軍帽村、黃龍湖村、中坑村。始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劉姓先祖劉漢祖率族人遷此而形成。因當時村口有塊形狀像豬的大石頭而取名朱古石村;別名豬古石,曾用名清石村。該村地處丘陵地帶。三面環山,北面為清林徑水庫。有朱古石山,...
石丫口村,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4.00公里,距離鎮4.00公里, 國土面積0.00平方公里,海拔1860.00米,年平均氣溫15.10℃,年降水量88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124.20畝,其中人均耕地1.31畝;有林地1794.7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1戶,有鄉村人口97人,其中農業人口97人,勞動力...
砌石村位於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鎮仙人壩水庫西岸(武穴市四大水庫之一),素有優質豬基地之稱,該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兩千年前的佛教聖地大藏寺就坐落在砌石磯頭,傳說中的唐僧取經曾路過此地,泰國王子避難來到過大藏寺居住,清乾隆皇帝也曾賜正大光明匾。廣濟十景之一的“砌石星聯”就在該村...
石子口村風景秀麗,各種景色鬼斧神工。大、小光石崖象加工過的一塊巨大石板矗立在古山寨下。黃石崖,因此崖顏色為黃色而得名,陡峭險峻。長城嶺西後,懸崖峭壁就象刀劈一樣,其險無比,讓人望而生畏。由於人不能到達,上面盤踞著各種鳥類。仙人洞就像一間大客廳坐落在懸崖之下,能容納百人有餘,據說曾有仙人居住...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6.0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34.94%;畜牧業收入29.55萬元,占總收入的41.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05頭,肉牛52頭,肉羊259...
豬石槽村(Zhushicao Village)隸屬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鎮,位於萊蕪區西北37公里處,大王莊鎮政府西11公里的香山腳下。地處山區,村西王(大王莊)槐(大槐樹)公路由南向北通過,東為于山村,西為姚家峪村,南為焉家林村,北為焉家莊村。據村志記載,清朝嘉慶年間張姓從楊莊鎮張家泉村遷此建村,因村東山上有...
大石口村共有530戶。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12萬元,人均純收入3474元。基本情況:大石口村共有530戶。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12萬元,人均純收入3474元。 主導產業:種植業、建築業、運輸業。全村蔬菜種植面積1540畝,糧食作物種植面積922畝,2009年農業收入886萬元;現存欄肉豬137頭、肉羊109隻;有汽車12輛,三、...
石坑村現留有清代民居建築10多座,走進古民居“花厝”,到處可見疊砌考究、雕飾精美的牆面以及鑲嵌其中的吉辭頌語,顯示出了古代精湛的建築雕刻工藝。石坑村石飯甑岩風光無限,盛稱“古田第一巔峰”,其石桌、石碗、石筷子、石湯匙、石箭、石鞋、石印、石船、石馬、石豬、石雞等,形象逼真,造型詭異,令人浮想...
①石豬溝村中壩內東側有一懸崖石洞,內有石灰岩石頭豬一頭。相傳每到夜間無人,就聽洞內有一老母豬咴咴嘶叫,又聽若干小豬的叫聲,既至,則聲息皆無,這是流傳多年的神話故事。②仙人橋位於村南通廟嶺口的村頭一深溝上面,幾塊條石架起,溝深數丈,據傳,劉秀走南洋時,因帶兵由此路過,由於被追擊攆的走投無...
還有古代石螺、石貓、石豬、石羊、石獅、石虎、石猴、石麒麟……它們匯成一條石雕石刻長河,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三元塔塔基的23塊陽雕石刻,分別是“麟趾呈祥”、 “龍騰虎躍”、 “三羊開泰”、 “龍馬精神”、 “鯉躍龍門”、 “喜上眉梢”、 “孔雀牡丹”、 “鯉魚蛟龍”、“獅子戲球”、 “雙鳳朝陽...
文祖街道境內河道屬小清河水系。東巴漏河自甘泉村、馬家峪村、石子口村、朱公泉村分別入境,境內河道長60千米。自然資源 文祖街道礦產資源較豐富,除煤炭外,高嶺土、白雲石、石灰石等儲量均在1億噸以上。水資源可利用量120萬立方米。2011年,文祖街道耕地面積34035畝,人均0.7畝。人口 2011年末,文祖街道轄區總人口...
白灰村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好地方。有村東的寒武紀地質和村西的奧陶體地質底層結構所形成的石豬、石猴、牛舌頭、石蛤蟆含柏、王冒石、腰痛石等6大奇觀,植物 稀有植物樹種原始石柏、唐槐、紫荊樹、白皮松等,以及民間流傳的漢光武帝劉秀和南陽公主駐足的趣聞軼事,為其塗上了一層層美麗而神奇的濃厚色彩。特產 白灰...
城東南5公里處還有一處陵墓建築叫將軍墳。規模巨大、規格極高。據老人回憶說,陵墓占地十餘畝,周圍石馬、石羊、石豬、石狗若干。通往陵墓的路都用青石板鋪就。這座陵墓的主人是誰呢?是明末萬曆年間的進士張夢鯨。張夢鯨,齊東縣人,為官清廉、勤於政事,其政績曾被評為“卓績天下第一”,深得皇帝的褒獎和器重...
旭日莊、蘇家、西趙家莊、孫家莊、姜嶺莊、小汪家、蔡莊、張家泊子、李家泊子、東河北、西河北、河南、大韓家、小韓家、西下河、小於家、大汪家、北染房、南染房、呂家莊、西吳家、東吳家、安兒溝、高莊溝、夏家、高家、安里、北張格莊、石豬河、西留、小姚格莊、花溝、邢格莊、姚家莊、婁里、勝利村、...
今“蠻塘坳”有一大崩崗,傳說就是當年國師所挖斷的龍頸處,天子印前面一口大塘,傳說便是當年異人姐姐搬出來的石豬兜所圍成的。風景名勝 雞鳴山,又名雞靈山,是興寧古八景之一。它位於興寧新圩鎮雙頭村,海拔538.7米。 相傳宋探花羅孟郊少年夜讀神光山墨池時,曾耳聞此山有雞鳴之聲。因他高中探花美名遠揚,加...
沈土司遺址位於歸朝鎮歸朝村委會後州村,清朝建村,清代富州沈土司衙門遷址於該村。沈土司移署歸朝村委會後州村小組後,建官署,辦農桑,興壯戲,現存歷史文物有供奉觀音的觀音廟、供奉關羽的武廟等三十六個遺址,清道光皇帝御賜誥命碑和埋藏了幾百年沈氏土司母親之墓仍然穩固,還有保存完好的有石獅、石豬、石象、...
大王莊鎮境內大部分為山區,南部為平原,地勢呈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境內最高點香山,海拔918.7米;最低點位於下固村。水文 大王莊鎮境內主要河流有大王莊河、勝利河、大槐樹河、宅科河等。自然資源 大王莊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鐵、磷、石英、長石、蛭石、花崗石、石灰石等,其中“萊蕪黑”花崗石(灰綠...
壽山石雕刻工藝品,特別是壽山石印章更是受到世人們青睞。壽山石工藝品已經成為中國玉石雕刻品中“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徵,“以石會友”、“以石增緣”、“以石增情”成為壽山石文化藝術的一大特色。壽山石雕,作為文化現象,至少已經有1500年歷史了。從福州出土的南朝隨葬品--“壽山石豬...
2011年末,東王坡鄉轄35個行政村:東王坡、西王坡、賈青炭、谷青炭、二青炭、織紡溝、觀青莊、下觀、灣子、寺家莊、東營盤、海眼、圪旦頭、石圈、北策城、覺石院、上峪、下峪、轉角溝、桃林、孔家莊、東生溝、西生溝、上莊、閆莊、生溝點、安里、小河北、王陳莊、楊土溝、樊土溝、曹土溝、冷泉、迪山北...
華村水庫水面寬闊,映泓聚碧,波光粼粼,映月當空,波搖碎銀,風送清爽,遠山近村,蒙朦朧朧,若泛舟水上,或垂釣岸邊,頓有怡然自得之感,此“華渚曉月”為泗水十景之一。鎮內有小(二)水庫2個,分別是石坌水庫和兩泉水庫。境內有3條河流,分別為黃溝河、金線河、石豬河。黃溝河是泗河上游較大支流,...
朱雀山又稱南天朱雀、豬石砬子、老母豬頂子山和豬山,屬長白山系老爺嶺山脈,吉林哈達嶺支脈,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東南12千米的豐滿區江南鄉孟伎村附近,距吉林市區8千米,東靠龍潭山,南鄰松花湖,西銜松花江,北接吉林市,位於東經126°38'~126°47',北緯43°39'~43°48'之間。朱雀山是吉林省吉林市周邊最高...
勐宋鄉名優特農產品有滇南小耳朵豬、茶花雞、紫山藥、高山蔬菜等。風景名勝 被譽為“西雙版納屋脊”和“西雙版納之巔”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米,座落於勐宋鄉境內,地跨蚌龍、曼呂、蚌岡、大安、三邁5個村委會,方圓27平方公里,是西雙版納州境內海拔最高的山峰。山上居住著拉祜、哈尼、傣族等少數民族,依然保持著...
廷鵠公墓安置於山頭嶺頂,墓高3米,寬5.5米,墓前有香案、石馬、石羊、石牛、石豬,廷鵠墓的左前方2米處,有一高1.6米,寬3米的小墓,同樣有石馬、石羊、石牛、石豬並列。可惜大小墓碑已遺失,當地村民說:大墓是探花公墓,小墓是鄭母墓。鄭廷鵠祖屋後來由鄭氏子孫加以保護維修,列為鄭廷鵠紀念館,使...
1949年,屬張三營區。1958年,屬紅旗公社。1984年,撤銷公社,合併山灣子鄉、孫家營鄉,建山灣鄉,屬張三營區。2009年11月,鄉人民政府遷駐左道營村。截至2020年6月,山灣鄉下轄11個行政村。2018年,山灣鄉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歷史沿革 1949年,屬張三營區。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