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豇豆

石豇豆

石豇豆,中藥名。為水龍骨科植物高山瓦韋Lepisoruseilophyllus的全草。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除濕,健脾消疳,利尿通淋,止血之功效。用於風濕疼痛,勞傷疼痛,小兒疳積,淋濁,白帶,崩漏,鼻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豇豆
  • 別稱:石小豆、點子草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水龍骨科
  • :瓦韋屬
  • :高山瓦韋
  • 分布區域: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 採集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淡、微澀,性平。

歸經

歸脾、肝經。

功效

祛風除濕,健脾消疳,利尿通淋,止血。

主治

用於風濕疼痛,勞傷疼痛,小兒疳積,淋濁,白帶,崩漏,鼻衄。

相關配伍

1、治淋症,風濕痛:石豇豆30g。水煎服。
2、治小兒疳積:石豇豆30g。研粉,加面500g,蒸饃食。
3、治崩漏,白帶:石豇豆、三白草各12g,太白花、金絲帶、紅三七各9g,柴胡6g。水煎服,甜酒為引。(1-3方出自《陝西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陰乾。

形態特性

植株高15-37厘米。根狀莖橫走,粗壯,密被披針形鱗片;鱗片大部分網眼褐色不透明,細胞壁加厚,胞腔很小,邊緣具無色透明的狹邊,邊緣呈齒蝕狀,基部闊卵形,先端短漸尖頭,老時脫落而使根狀莖裸露出淡藍白色。葉遠生或近生;葉柄長短不一,從幾無柄至長3厘米,禾稈色,有鱗片疏生;葉片闊卵狀被針形,長12至30厘米以上,通常下部1/3處為最寬,約1.5-3.5厘米,短漸尖頭,基部狹縮並長下延,邊緣平直,乾厚兩面呈淡紅棕色,灰棕色或淡綠色,草質或薄紙質。主脈上下均隆起,小脈略可見,沿主脈和葉片下面有稀疏的鱗片貼生。孢子囊群圓形或橢圓形,位於主脈和葉邊之間,略靠近主脈,彼此相距約等於2個孢子囊群體積,幼時被隔絲覆蓋;隔絲圓形,中部具大而透明的網眼,全緣,棕色。

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2000-3000m的高山林下枯樹幹上或岩石縫中。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陝西中草藥》:“除風濕,鎮痛,利尿,調經,通淋,健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