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79.1畝(其中:水田0畝,山地679.1畝),人均耕地2.45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5126.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64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790畝,其他面積1424.97畝。有銅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0戶通自來水,有5戶飲用井水,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66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12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47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經濟建設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56.8%;畜牧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36.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0頭,肉牛30頭,肉羊40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2.3%;第二、三產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4.5%;工資性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1.02%。農民人均純收入108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芸豆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芸豆產業。
科教文衛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
農戶66戶,共鄉村人口285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144人。其中農業人口281人,勞動力178人。該村以白族為主,其中白族285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85人(人員名單附後);享受低保48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
小學生就讀到石西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彌沙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人,其中小學生7人,中學生21人。
村務公開
村務公開設在村一級。
基層組織
黨支部、團支部設在村一級。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產業結構上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第二、三產業基本空白,只有少量家庭作坊進行飼料加工。經濟結構單一,以種植包穀、小麥等旱地作物和芸豆與少量烤菸為主,輔以牲畜出售,少量經濟林果和林木資源收入,農副產品商品化率低,仍屬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重點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拓寬民眾的經濟門路,抓好勞動力轉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