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蜈蚣(中藥)

石蜈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蜈蚣,中藥名。為苦苣苔科植物螞蟥七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Mazz.的根莖或全草。分布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及貴州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行滯消積,止血活血,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痢疾,肝炎,小兒疳積,胃痛,咯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癰腫瘡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蜈蚣
  • 別稱:紅螞蟥七、石螃蟹、石棉、岩白菜、岩螞蟥(湖南)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苦苣苔科
  • :唇柱苣苔屬
  • :螞蟥七
  • 分布區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及貴州等地
  • 採集時間:全年
  • 毒性:小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莖或全草。

性味

味苦、微辛,性涼。

歸經

歸心、肝、大腸、胃經。

功效

清熱利濕,行滯消積,止血活血,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痢疾,肝炎,小兒疳積,胃痛,咯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性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長,扁圓柱形,有橫紋,似螞蝗狀,下側生多數鬚根。葉均基生;葉柄長2-8.5cm,有疏柔毛;葉片革質,卵形、寬卵形或近圓形,長4-10cm,寬3.5-11cm,先端急尖或微鈍,基部歪斜或寬楔形至截形,或一側心形,兩側不對稱,邊緣有鋸齒,兩面疏被長伏毛。聚傘花序1-4(-7)支,有1-5花;花序梗長6-28cm。被柔毛;苞片狹卵形至三角形,被柔毛;花梗長5-30cm;花萼長約10mm,5裂至基部,裂片線狀披針形形,邊緣上部有齒;花冠淡紫色或紫色,長4-6.5cm,外面疏被短柔毛,在內面上唇有2條縱毛,花冠筒細漏斗,長2.5-3.8cm,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2,花絲基部被疏柔毛,花葯相連,有髯毛;退化雄蕊2,無毛;花盤環狀;子房及花柱密被短腺毛,柱頭2裂。蒴果長6-8cm,密生短腺毛。種子紡錘形,長6-8mm。花期3-4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1000m的山地林中石上或岩石上、山谷溪邊。分布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及貴州等地。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健脾消食,清熱利濕,活血止痛。主治肝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