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1954年調查並局部發掘。文化層厚0.2—3米。出土和採集陶器有罐、盆,石器有斧、錛、鑿等以及大量彩陶殘片。屬於典型廟底溝類型文化。
1957年5月6日,山西省人民委員會發出的《山西省文物古蹟保護名單》中,把永濟縣石莊列為重點古遺址保護單位。
1973年秋,北京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派人來此考察,這裡地形溝壑縱橫,在溝崖斷層處,發現灰坑24處,並有草拌泥紅燒土。遺物有石斧、石錛之類。陶類有加砂灰褐陶倉、陶灶、繩紋陶罐等。考古專家根據這些遺物,定為人類一期文化。
1980年,山西省考古所專家,來此再次考察。又發現灰層形狀有袋形、斜洞形、錐形等。出土文物有穿空磨製石鏟、石刀、蚌鏟等。陶器泥制黑陶類逐漸增多,花紋比較複雜,形狀有雙腹盆、單耳杯、平底罐、缽、杯等。專家認為此為二期人類文化。
1983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縣博物館,再次深入考察,又發現有彩陶片、陶匜(洗臉用器)、帶耳瓮、單耳罐等類。專家認為。古人類在這個地方居住沿襲年代長久,文化層次不斷發展。
石莊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永濟縣在石器時代人類的文代生活有了豐富的資料。
(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