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石筍行⑴
君不見益州城西門⑵,陌上石筍雙高蹲。
古來相傳是海眼⑶,苔蘚蝕盡波濤痕。
雨多往往得瑟瑟⑷,此事恍惚難明論。
恐是昔時卿相墓,立石為表今仍存。
惜哉俗態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政化錯迕失大體⑸,坐看傾危受厚恩。
嗟爾石筍擅虛名,後來未識猶駿奔⑹。
安得壯士擲天外,使人不疑見本根。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石筍:指成都西門外的兩棵石柱。《華陽國志》云:蜀五丁力土,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誌,今石筍是也,號曰筍里。杜田曰:石筍,在西門外,二株雙蹲,一南一北。北筍長一丈六尺,圍九尺五寸。南筍長一丈三尺,圍一丈三尺,南筍蓋公孫述時折,故長不逮北筍。
⑵益州:即成都。
⑶海眼:《成都記》云:“距石筍二三尺,每夏六月大雨,往往陷作土穴,泓水湛然。以竹測之,深不可及。以繩系石而投其下,愈投而愈無窮。凡三五日,忽然不見。嘉祐春,牛車碾地,所陷,亦測而不能達。父老甚異,故有海眼之說。”《風俗記》載:蜀人曰:“我州之西,有石筍焉,天地之堆,以鎮海眼,動則洪濤大濫。”
⑷瑟瑟:碧珠。
⑸錯迕(wǔ):矛盾,錯亂。
⑹駿奔:急速賓士。
白話譯文
君不見成都城西門外的路旁,立著一對高高的石筍。
古來相傳石筍下面是海眼,年深日久苔蘚封蓋了波濤痕。
又說多雨之際這裡常常生碧珠,此事恍惚難以說清。
我想恐怕這裡是前朝哪位卿相的墳墓,石筍是當時立的墓表一直存到今。
可惜啊世俗好以神奇之說蒙人耳,猶如小臣好以巧言惑君心。
致使政治教化錯亂失掉大體,國家旋即傾危而小臣卻蒙受厚恩。
可嘆你這石筍享有虛名,後世之人認不清真相仍然朝著你趨奔。
如何找個壯士把你擲到天外,使人見到你的本根而掃清萬古之疑雲。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時杜甫客居蜀中。因成都當地人傳說石筍是海眼的鎮物,杜甫作此詩破此迷信觀念,由此諷喻當朝小臣迷惑天子造成朝政的混亂。仇兆鰲《杜詩詳註》:“趙注謂詩作於上元元年。今按此下三首,詞格相同,恐俱是上元二年所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石筍行》全詩分兩段,每段各八句。第一段駁斥世俗的以訛傳訛,以破除迷信觀念。石筍因年代久遠形狀奇特,被世人蒙上了層神秘的色彩,不少人穿鑿附會,以為是鎮水神之物。杜甫對石筍“古來相傳是海眼”,海眼動就要洪水泛濫這種迷信的說法並不認同:“此事恍惚難明論。”他認為“恐是昔時卿相冢,立石為表今仍存”。可貴的是杜甫不僅破除了迷信,更重要的是他在第二段還發出了以下感嘆:“惜哉俗態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錯忤失大體,坐看傾危受厚恩。”杜甫由世俗為石筍的傳說所蒙蔽進一步聯想到皇帝為“小臣”所蒙蔽,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錯亂、國家傾危的惡果。這顯然是針對唐玄宗、唐肅宗兩朝政治之腐敗、小人當道而發的。
當代許多學者都非常讚許杜甫的觀點。如童恩正指出,詩人尖銳地駁斥了迷信的傳說,希望有壯士將它擲之天外,以免人民再受蒙蔽,這是有進步意義的。特別是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他就提出了這可能是古代墓葬的遺蹟,更是難能可貴。董其祥認為“杜甫不愧為現實主義的大詩人,對於這樣的歷史文物不是以訛傳訛,任意猜測,謬種流傳,貽誤後世,而是親自調查研究,核對文獻記載,作出比較正確的判斷”。
名家點評
宋代黃徹《鞏溪詩話》:《石筍行》云:“惜哉俗態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小臣非小官也。凡事君不以道,雖官尊位崇,不害為小臣耳。下云:“政化錯迕失大體,坐看傾危受厚恩。”此非官小者所當也。但乍讀者,則“小臣”之語,似不指公卿耳。末云:“安得壯士擲天外,使人不疑見本根。”豈非欲取渾敦、窮奇,投諸四裔,使天下如一,同心戴舜者歟?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石筍行》,諷奸臣之蒙蔽也。趙彥材曰:上元元年,李輔國離間二宮,擅權蒙蔽,故陚《石筍》以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