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磺廠自然村隸屬於太邑彝族鄉烏棲村委會,屬於 山區。位於太邑鄉南部,與巍山接壤。距離烏棲村委會9.60公里,距離太邑鄉28.60公里。國土面積4.52平方公里,海拔2,760.00米,年平均氣溫13.50 ℃,年降水量936.00毫米,適宜種植藥材、蔬菜等農作物。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8戶,有鄉村人口219人,其中農業人口219人,勞動力10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1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7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畜牧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磺廠自然村
- 耕地總面積:214.79畝
- 隸屬:太邑彝族鄉烏棲村委會
- 海拔:2,760.00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4.79畝,(其中:旱地214.79畝),人均耕地0.98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4,498.7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7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17畝,主要種植華山松等經濟林果;草地1,424.00畝;荒山荒地512.00畝,其他面積130.46畝。有石磺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行動電話。無路燈。全村有48戶通自來水,有4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70.83 %);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戶,占總數的60.42 %。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8.6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8.60公里。全村共擁有1輛農用車。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0戶;建有小水窖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3.70畝,有效灌溉率為 11.0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3.7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1 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4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2萬元,占總收入的14.74 %;畜牧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36.84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2頭,肉牛98頭,肉羊1123頭);林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 33.68%;第二、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7.37 %;工資性收入4.00萬元,占總收入的4.21 %。農民人均純收入956.00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2人,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7年畜牧業生產全村銷售總收入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36.8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無公害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產業。
人口衛生
據有關數據顯示,該村有農戶48戶,共鄉村人口219人,其中男性110人,女性109人。其中農業人口217人,勞動力106人。該村219人全部為彝族。到2007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9人參合率100 %;享受低保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9.6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8.6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烏棲完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市民族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9.60公里,距離中學28.6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 人,其中小學生13人,中學生20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2個,黨員總數13人,黨員中男黨員11人,女黨員2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村委會,有團員1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4.79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張貼方式公開,公開全村開支情況。
發展重點
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導產業不強,集體經濟幾乎為零,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鎮建設規劃滯後,產業發展後勁不足。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十分嚴峻,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科技文化素質有待提高。
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念活“山字經”,以生態建村、產業富村、科技興村、人才強村,著力指打造大紅河源“額骨啊寶”彝族文化品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建設300畝無公害、反季蔬菜,扶持5-10戶養殖戶,突出“土特”產品。力爭“一年有起色、三年有成效、五年上台階”,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82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