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碼是今漳州龍海市的一個鎮,作為中國菸草最早的傳入地,該鎮所產的菸絲品質優異。在明末以至清代,石碼一直是聞名全國的菸絲產地。清代倪朱謨在《本草匯言》中說:“菸草……閩中石碼鎮產者最佳。”光緒年間的《杭州府志》也記載著:“(煙)本產於閩,以石碼為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碼煙
- 地理位置:漳州龍海市
- 歷史意義:中國菸草最早的傳入地
- 相關文獻:《本草綱目拾遺》
石馬名煙,其他相關,本草綱目拾遺,紫老煙,金絲煙,地圖信息,
石馬名煙
在上海的中國菸草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幅《康熙六旬萬壽慶典圖卷》複製品,該圖是為紀念康熙皇帝六十大壽而作。圖卷中描繪了18世紀初北京城西直門至皇宮的一段街景:密密麻麻的市井人物、鱗次櫛比的商家店鋪和牌樓戲台,其中飄著六七幅“石馬名煙”的招幌、四五幅濟寧、佘塘煙的店幌,還有兩家“石馬名煙”店鋪。圖中展現的只是當時北京城西北一隅的街景,由此可以推想康熙年間天子腳下“石馬名煙”商鋪之盛。這些店幌可能也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菸草店鋪招牌圖樣。
其他相關
本草綱目拾遺
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寫到:“福建漳州有石馬煙,色黑,又名黑老虎,系油炒而成,性最猛烈。”這種黑色的菸絲又叫“厚煙”,分為烏厚煙、麟煙及赤厚煙三類,其中烏厚煙歷史最久,呈黑褐色,使用中等級以下菸葉,添加花生油或芝麻油炒成。菸絲比條絲煙粗,顏色較濃,為一般大眾所接受。
紫老煙
清初順治、康熙年間,沿海兩次大遷界,漳州石馬、海澄一帶部分民眾向北遷移至江西廣豐縣,在當地繁衍生息,並一直講閩南話。先民們帶去了菸草種植和菸絲加工技術,並很快形成中國又一菸絲著名品牌廣豐“紫老煙”,為了不忘本,同時也藉助石碼煙的名氣,他們在包裝上打上“石馬紫老”的牌號。“紫老煙”在清代中葉遠銷海外。“石碼紫老”的牌號一直沿用到20世紀90年代,國際煙商只要看到菸葉包裝上蓋有“石碼紫老”的大印,就會放鬆檢驗或免於檢驗。
清初,鄭成功軍隊遠征台灣時,石碼、長泰等地以當地所產的烏厚煙供應軍隊,成為中國大陸成品煙銷售台灣的開端。
道光初年,石碼人劉錫我在烏厚煙基礎上,採用上等菸葉,創出麟煙牌號,以麒麟為商標,產品除銷當地外,還積極輸出台灣。
金絲煙
石碼還產金絲煙,與烏厚煙同樣採用各地優質菸葉,遠銷海內外,民間傳有“石碼金絲煙,海澄雙糕潤(著名小吃)”的美談。光緒年間,僅石碼鎮就有煙莊20餘家,其中華山煙莊僱工100餘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石碼菸絲試銷東南亞獲得成功,短短几年之內,便暢銷新加坡、馬來西亞、巴城、井裡汶、梭羅、三寶壠、直葛等東南亞地區。
地圖信息
地址:龍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