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獲

石獲

作為古代定置捕魚的偉大創舉,建造於明朝年間的“石獲”,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不少有識之士呼籲,有關方面應儘快對“石獲”組織調查研究,以利進一步保護,弘揚其文化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獲
  • 地理位置:泉州、台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0
概述,結構,歷史,

概述

惠安崇武峰後自然村海灘上的一條石堤,疑似明代大型定置捕魚設施——“石獲”。根推測,該“石獲”應該建造於明朝成化至弘治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比台灣縣誌記載的澎湖“石滬”歷史還要早200年左右。如果推測得以證實,那崇武“石獲”將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大型石構造定置捕魚設施。
峰後村飛錢陳氏清代族譜記載:“大明始祖上宣公暨馮氏開基東厝神主,公媽不詳生卒,平生見造石獲起造祖厝一坐五間張,南面護厝一坐……”記載中提及的大明始祖上宣公建造的“石獲”引起筆者的特別注意,“石獲”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據峰後村八十多歲的陳秀良老先生介紹,大明始祖上宣公擇居崇武峰後村之後,後代子孫經常夭折,上宣公就請風水先生來勘察,風水先生說此村建在“毛蟹穴”邊,毛蟹餓了就經常出來吃人,套用“螺鉤”來破。於是,上宣公組織族人從祖厝東北邊的礁石開始,往村前的西南方向海邊建築石護堤,從而形成300多米的弧形“螺鉤”,既能破“毛蟹穴”,石護堤攔下來的魚蝦還可供族人享用,同時還可擋風浪減少沙灘流失,可謂一舉三得。
上宣公把此“螺鉤”稱為“石獲”,用意應是此石堤可以讓人們獲得豐富的海產。閩南語“獲”和“護”又同音,因此“獲”又有保護人民安寧之意,當地民眾也將“石獲”稱“石護”、“魚護”,把“石獲”內的海灘稱“護內”。
傳說已不可考證,但陳秀良老人說,他小時候族人輪流在“護內”捕魚卻是真真實實的。“石獲”高1米多,寬度2-5米。整條“石獲”因吃水深淺由高到低與海平線持平,由寬到窄築建,最遠處離岸400米,“獲”內海域集水面積約120畝,漲潮時海水會因潮汐大小不同程度地沒過“石獲”。

結構

“石獲”設於潮間帶,利用漲退潮的原理來捕魚。漲潮時,魚群會跟隨潮水進入石堤內,以堤牆及間隙中的藻類、螺貝類、螃蟹類、仔稚魚類為食。潮水退時,水位下降,滬堤高聳,魚群難以躍出,就被困在了滬堤內的沙灘上、淺水區及被夾在滬堤內牆上,這時民眾就可以在“石獲”牆上收魚及在“石獲”內撿魚、撈魚了。尤其秋冬時節,風強浪大,魚群很容易被驅趕入獲內,常有大收穫。
“石獲”因為地形、座向、風向、潮流、堤形等因素,特別能廣聚魚源。為了讓魚無法游出“石獲”外面,弧形石堤在尾端有一段半螺旋狀的捲曲(當地人稱為“螺鉤尾”),使魚沿著石堤的形狀,又繞回了“石獲”內,我們不禁要讚嘆當時人們定置捕魚的智慧。

歷史

“石獲”維繫了峰後飛錢陳氏家族的人際脈絡。峰後飛錢陳氏家族每年正月初四都要集中祭祖、會餐聯絡宗誼,研究“石獲”的保護。正月初五全族成年男女都要到海灘加固、維修“石獲”,這項規定一直沿續到解放後“石獲”被生產隊收繳。當地民眾流傳著這樣一句口頭語:“正月初四吃祭祖,初五修魚獲”。冬至日這天,全族人還要在祭祖後自行帶上香燭、金紙及祭品,到“石獲”邊的“金交椅”上祭“獲公”,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石獲”這種定置捕魚方式究竟起源於何處何時,目前尚無定論,現在較為流行的說法及有文字記載的這樣大型的 “石滬”捕魚設施應是1720年台灣澎湖的“石瀘”。但據峰後飛錢陳氏族譜記載,明正德八年( 1513),上宣公之孫陳仰道,遷往金門縣陳坑定居;台灣的“石瀘“與崇武的”石獲“都是建築在朝北的海灘上;“獲”與“滬”的閩南語讀音都是一樣的;澎湖的“石滬”終點彎處稱“螺仔鉤”,崇武峰後的“石獲” 終點彎處稱“螺鉤尾”。據此,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台灣澎湖的“石瀘”應該來源於崇武的“石獲”。
儘管現在崇武峰後的“石獲”軀體部分被海沙淹沒,部分構件被風浪衝倒,但我們相信,它是中國最早石構造定置捕魚設施的地位將是牢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