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線路站點,設計參數,沿線車站,線路走向,運營情況,運營歷程,客運流量,設備設施,車輛設施,運行系統,建設成果,重點工程,科研成果,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2010年9月6日,《新建石家莊至濟南鐵路客運專線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
2012年,《新建石家莊至濟南鐵路客運專線初步設計的批覆》獲得原鐵道部批覆。
2014年3月16日,石濟高速鐵路山東段正式開工建設。
2017年5月10日,石濟高速鐵路石家莊站至齊河站鋪軌完成,9月8日全線接觸網成功送電,9月12日石濟客專濟南至平原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
2017年12月28日,石濟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石家莊站至濟南西站,暫未到濟南東站)。
2018年10月11日,齊河站至濟南東站路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
線路站點
設計參數
線路參數 | |
設計類型 | 250千米/小時 |
軌道類型 | 有砟軌道、無縫鋼軌 |
軌道標準 | 1435毫米(標準軌) |
正線間距 | 4.6米 |
最小曲線半徑 | 4000米,個別地段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
最大坡度 | 20‰ |
閉塞類型 | 自動閉塞 |
車輛基地 | |
電力供應 | |
動力類型 | 接觸網供電:50赫茲、25千伏 |
參考資料: |
沿線車站
石濟高速鐵路全線共設11個車站,由西向東分別為:石家莊站、石家莊東站、藁城南站、辛集南站、衡水北站、景州站、德州東站、平原東站、禹城東站、齊河站、濟南東站。其中,始發站2個,分別為石家莊站和濟南東站;9箇中間站包括3個地級市站和6個縣級站。在這些站點中,石家莊站和德州東站是在原有車站基礎上新增線路,其餘車站為石濟高速鐵路新建車站。
序號 | 站名 | 里程(千米) | 車站位置 | 隸屬單位 |
1 | 石家莊站 | 0 |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新市南路與中華南大街交叉口 |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 |
2 | 石家莊東站 | 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和平東路與秦嶺大街交口 | ||
3 | 藁城南站 |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五界村 | ||
4 | 辛集南站 | 河北省辛集市盛辛路與富強大街交叉口南側 | ||
5 | 衡水北站 |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北外環中華大街交叉口 | ||
6 | 景州站 |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城西14公里 | ||
7 | 德州東站 |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崇德十大道 | ||
8 | 平原東站 |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王鳳樓鎮五楊莊村 |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 | |
9 | 禹城東站 | 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梁家鎮 | ||
10 | 齊河站 |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表白寺鎮蔡西村 | ||
11 | 濟南東站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街道 | ||
參考資料: |
線路走向
石濟高速鐵路以河北省石家莊市、山東省濟南市兩省會城市為始終點,橫貫河北、山東兩省。
運營情況
運營歷程
客運流量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運行系統
石濟高速鐵路全線共有高速特大橋26座,全長302.5公里,普速特大橋兩座825米,框架結構橋11座,長7.67公里,涵洞75座長3160米,橋樑長度約占正線全長的80.9%。
石濟高速鐵路全段新建橋樑21座、長248千米,橋樑占比82.18%。
建設成果
重點工程
科研成果
價值意義
石濟高速鐵路開通後,石家莊、衡水、濟南、德州等地通過石濟高速鐵路相連相通,北京、天津、石家莊、德州四地形成一個範圍更大的菱形高鐵圈,進一步助推京津冀乃至山東等地的發展速度。同時,石濟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將與津保鐵路南北呼應,實現以京滬、京廣兩大高鐵線路為骨架,高速鐵路路網在京津冀區域內“井字”形連線和梯次性配置,形成以北京、天津、石家莊和德州為基點的京津冀“矩形”高鐵環形網。
石濟高速鐵路以京滬、京廣兩大高鐵線路為骨架,在石家莊站與京廣高鐵銜接,在德州東站與京滬高鐵銜接,與(天)津保(定)鐵路南北呼應,形成以北京、天津、石家莊和德州為基點的京津冀“矩形”高鐵環形網。該線路的開通可實現京津冀與環渤海等區域快速‘牽手’,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