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學校史

《石油大學校史》是余世誠、關洪濤、陸介明、胡新華、許恆金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石油大學校史
  • 作者:余世誠、關洪濤、陸介明、胡新華、許恆金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石油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09月
  • ISBN:7-5636-1821-X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石油大學的發展歷程,包括學校的創建,各項工作情況以及科技成果等。

作品目錄

石油大學校史
謹以此書獻給石油大學50華誕(1953-2003)
《石油大學校史》編寫組名單
彩圖
江澤民題詞
李鵬題詞
王濤題詞
周恩來總理和北京石油學院青年教師握手
1956年10月6日,黨和國家領導全催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宋慶齡以及張瀾、陳叔通、黃炎培等,在首都機場和北京石油學院的同學親切交談併合影
周總理在徐今強陪同下視察大慶油田
周總理和北京石油學院機車運動員在一起
朱德副主席指示新中國“石油工業要百倍發展”。
1958年6月8日,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元帥在北京六鋪炕小煉油廠,與北京石油學煉製系同學熱烈討論“又紅又專”的問題。
1959年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來北京石油學院作報告,號召青年師生要“讀書、勞動、思想三豐收”。
鄧戒判籃小平接見王德民(我校校友)
1996年在石油企事業幹部會議上江澤民與我校院士時銘顯教授握手
江澤民主席接見王啟明(我校校友)
1990年8月6日,江澤民總書記在塔里辯汗白淚木輪南油田視察時,與正在實習的石油大學學生親切交談,鼓勵大學生要在實踐中鍛鍊成長。
胡錦濤接見秦文貴(我校校友)
1995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國家教委副主任韋鈺、北京教工委書記陳大白陪同下視察石油大學。
1997年9月23日,校友、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長吳儀(後排中),校友、中共中央委員和校友、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主任劉是龍(後排左一),在北京與母校老校長楊光華教授、校長張一偉教授合影。
五十春秋 十萬桃李——為《石油大學校史》的出版而作
1989年版序言
目錄
第一章創建時期(1953年-1956年)
第一節北京石油學院的籌備
一、舊中國的石油工業及其教育事業
二、建國初期的石油工業及其對人才的需求
表再檔店辣1-1 石油工業所需高等院校設定之專業及1953-1957年所需各專業畢業生人數表
三、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校的籌備
第二節北京石油學院的成立
一、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校的成立
二、艱苦創業,在困難條件下開始工作和學習
表1-2 北京石油學院組織系統表
第三節學院在開拓中前進
一、學院領導機構的逐步健全
二、學院各項建設的發展
三、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開展
四、思想政治工作及黨的建設
本章小結
第二章全面建設時期(1957年-1966年淋察危)
第鍵辨危一節學院各項工作的開展和反右鬥爭
一、學院各項工作的開展
二、在首都幸福地學習和工作
三、反右鬥爭及其嚴重擴大化
第二節辦學道路的探索
一、社會主義建設熱潮的出現,黨在指導方針上的失誤
二、糾正已認識到的“左”傾,教學科研得到新發展
三、學院在曲折中前進
第三節糾正錯誤,戰勝困難
一、貫徹“八字方針”和“高校六十條”
二、甄別、平反,進一步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
三、戰勝經濟困難,保證正常教學
四、參加石油會戰,為石油工業的發展作貢獻
第四節學院具有相當規模,“左”的傾向繼續發展
一、加強領導,為提高教學、科研水平而努力
二、學院的發展規模及校風的初步形成
三、“左”的傾向繼續發展
本章小結
北京石油學院時期彩圖
1953年9月23日至25日,北京石油學院第一批師生從清華大學搬進還是半田野、半是工地的新校址
1953年10月1日,師生員工在北京海淀區九間房村新校園裡舉行了開學典禮。師生搭起了“慶祝北京石油學院誕生”彩坊,這就是學校的第一座校門。
北京石油學院第一任黨委書記兼院長閻子元(中)和副院長張定一(左)、黨委副書記賈皞(右)
1960年北京石油學院領導班子
著名膠體化學家傅鷹教授(右)和著名化學家張錦教授(左)
著名石油地質學家張更教授
著名化工專家曹本熹教授
化工專家武遲教授
數學家張希陸教授
化工機械專家蔡伯民教授
化工專家朱亞傑教授
測井專家王曰才教授
採油專家秦同洛教授(前排左二)
同學們在大教室認真聽課
同學們在圖書閱覽室自習
校辦金工廠老工人、校務委員會孫玉麒師傅教學生焊接操作
同學們在上力學實驗課
鑽采系同學在校內鑽井場實習
1958年5月,2700名師生員工參加修建北京十三陵水庫,圖為院黨委精龍煮副書記、全國人大代表李風和師生一起在十三陵工地勞動
煉製系56級的同學在十三陵水庫工地留影
20世紀60年代前半葉,北京石油學院派出上千名師生參加大慶石油會戰、華北石油會戰、煉油新技術會戰、南方找油等,為改變中國石油工業落後局面作了直接的貢獻。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老人來校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來校作科學報告
著名的人民英雄、“中國的保爾”吳運鐸來校作報告並題詞
北京石油學院的體育、文娛活動聞名首都、知名全國。院體訓隊在北京高校運動會上奪得了女子團體總分第一名,男女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文藝演出隊把文藝節目演到了外省市。
學院領導人閻子元、孫卓夫、賈皞以及張更、蔡伯民、朱亞傑教授迎接凱旋歸來的男女運動員
北京石油學院有12名運動員代表市參加了1959年全國運動會。圖為參加全動會的我院運動員
北京石油學院的女子壘球隊
著名藝術家梅蘭芳來院演出,演出後曹本熹副院長上台與梅蘭芳親切握手,感謝他的精采表演。
建國十周年,學生舞蹈隊為全院師生演出苗族舞“快樂的羅索”。
北京石油學院先後聘請十三位蘇聯專家和一位民主德國專家到校工作。這是閻子元院長與專家組組長格·米·蓋維年交談。
英國皇家學會主席西里耳·欣歇爾伍德參觀校圖圖書館藏書庫
阿爾及利亞等非洲國家的青年朋友來校訪問
北京石油學院的主樓
主樓東面的“紅旗操場”
北實習工廠鳥瞰
南教學樓
五六樓(學生宿舍)
學生大飯廳
美麗的青年園
第三章“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1976年)
第一節停課“鬧革命”,全校大動亂
一、“文革”開始,知識分子遭迫害
二、“一月風暴”,全院陷入癱瘓
三、“二月逆流”,派性大泛濫
四、“工軍宣隊”進校,開展“鬥批改”
第二節遷校東營,改稱華東石油學院
一、遷校東營,學院元氣大傷
二、克服困難,開始招生
三、清查“五一六”的錯誤及其教訓
第三節“開門辦學”
一、“批林整風”,形勢有所好轉
二、“四人幫”破壞,學校再度陷入混亂
三、粉碎“四人幫”,全院一片歡騰
本章小結
第四章恢復和發展的新時期(1977年-1988年)
第一節學院在徘徊中前進
一、揭、批、查運動
二、恢復教學秩序,開始正常招生
三、學院在徘徊中前進
第二節實現工作重心轉移,學院逐步恢復
一、辦學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
二、落實各項政策,加強隊伍建設
三、教學科研中心工作的開展
四、校舍等各項基本建設加快進行
五、學院基本恢復
第三節北京研究生部的成立和發展
一、北京研究生部的成立
二、北京研究生部的發展
三、加緊昌平建校,探索兩地辦學
第四節以改革為動力,為辦好石油大學而奮鬥
一、制定新的戰略目標
二、推進改革,學院各方面出現新氣象
三、為辦好石油大學而奮鬥
本章小結
華東石油學院時期彩圖
“文化大革命”中的1969年10月,學院奉命從北京遷到山東省芝營礦區,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
當時僅有的校舍,4萬平米的“乾打壘”土房
學院克服了極大困難,於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在簡陋的房舍里,在困難的條件下,老師認真講課,學生專心聽課
華東石油學院在困難中為國家培養了3000名大學生
“文化大革命後”1979年開始建造新校舍。20世紀80年代初,第一教室樓建成
教師們在討論教學與科研工作
1983年時的校領導班子
原石油部部長唐克指導學院工作
石油部部長王濤視察華東石油學院
開發系教師在進行科學研究
煉製系教師指導學生做實驗
機械系教師在討論教學問題
自動化系教師在備課
基礎部教師在討論課程問題
外語教研室教師在討論教學改革
管理工程系教師在討論教學計畫
政治理論教研室(社科系)在召開學術討論會
華東石油學院1988年在校領導班子在規劃學校的發展前景
已具備一定規模的校辦勝華煉油廠
大學生藝術周
學生軍訓
學生在外語村與外藉教師交談
楊光華教授
朱亞傑教授
沈復教授
郭天民教授
馮增昭教授
牟永光教授
劉希聖教授
葛家理教授
蔡強康教授
陳如恆教授
胡澤明教授
附圖
第五章兩地辦學格局的形成與發展時代(1988年-1993年)
第一節“鞏固提高東營,加速建設北京”
一、總公司對石油高校發展戰略的構想與實施
二、石油大學(華東)的鞏固與提高
三、石油大學(北京)的加速建設
第二節兩地辦學的探索
一、石油大學校本部的成立
二、石油大學校本部的早期工作
三、校本部在兩地辦學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
第三節建校40周年大慶
一、石油大學40年的成就和基本經驗
二、籌備和迎接40周年校慶
三、隆重而熱烈的40周年校慶慶典
本章小結
第六章“九五”“211”工程建設時期(1994-2000年)
第一節“211工程”的立項及兩校區黨代會的召開
一、抓住歷史的新機遇
二、校務委員會的成立和兩校區黨代會的召開
第二節“211工程”的建設及取得的成效
一、“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目標及主要建設內容
二、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兩地共建“211工程”
表6-1 石油大學“211工程”子項目負責人名單
表6-2 6個重點學科23個研究方向上的分工
三、“九五”“211工程”建設取得的成效及驗收
表6-3 22個實驗室的分工
表6-4 石油大學1996-2000年科研經費情況
表6-5 石油大學1995年以來論文發表情況
表6-6 石油大學“九五”“211工程”學校建設成效對照表
表6-7 “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項目驗收專家意見匯總表
第三節 “九五”期間兩校區的新發展
一、石油大學(華東)的新發展
二、石油大學(北京)的新發展
本章小結
第七章與新世紀同步行進的石油大學(2000年-2003年)
第一節石油大學管理體制的變更
一、國家石油企業的改革和改制
二、石油大學管理體制的變更
第二節“十五”“211工程”建設的立項
一、國家重點學科的評選
表7-1 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評選中通訊評議結果
表7-2 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點名單(石油大學)
二、“十五”“211工程”建設立項
表7-3 “十五”“211工程”擬建重點學樣建設項目匯總表
三、促進“共建”石油大學
第三節在新世紀為建設新石大而奮鬥
一、在國家教育部直屬新體制下運轉的石油大學
二、石油大學的今天和明天
三、群星燦爛,石大學子遍天下
本章小結
石油大學時期彩圖
1988年2月,國家教委批准華東石油學院更名為石油大學,學校由四個辦學單位組成: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大學石油管理幹部學院和石油大學(廣州)。校本部設在北京
石油大學(北京)
石油管理幹部學院
石油大學(廣州)
石油大學(華東)
1993年10月10日,石油高等教育40年暨石油大學建校40年慶祝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總經理王濤發表講話
1993年10月5日在東營舉行慶祝石油大學成立40周年大會。
1993年10月10日,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北京簽署《關於聯合成立石油大學理事會的協定書》
2002年9月教育部部長陳至立視察我校
2002年4月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右二)在山東省副省長邵桂芳(左二)陪同下視察我校
山東省省長張高麗視察我校
1994年石油大學(北京)獲“文明校園”稱號
1993年石油大學(華東)獲“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稱號,圖為黨委書記、校長李秀生在北京領獎
王濤總經理主持會議
CNPC副總經理吳耀文接見與會專家組和校領導成員
驗收專家組與石油大學領導及有關人員的合影
2002年10月,教育部專家組對《石油大學“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論證
1999年6月舉行中共石油大學(北京)第八次代表大會
1999年6月舉行中共石油大學(華東)第八次代表大會
王濤和石油大學校務委員會部分成員及校本部分工作人員合影(2000年)
石油大學(北京)領導班子(2002年)
石油大學(華東)領導班子(2002年)
礦物岩石學教授信荃麟
測井教授張庚驥
石油地質教授張萬選(中)張厚福(左)石油地球化學教授郝石生(右)
礦物岩石學教授趙澄林(右)
地球物理勘探教授杜世通(左)
油氣儲運教授嚴大凡
外語教授吳銘方
油田開發教授郎兆新
油氣井工程教授蔡鏡侖(左一)
油氣井工程教授黃榮樽(左一)
開發系教授李健鷹
油氣田開發工程教授張琪(右二)
開發系教授朱墨(右)
煉製系張建芳教授(中)
石油化學教授闕國和(中)
石油化學教授梁文杰(右)
套用化學教授錢家麟
石油加工教授林世雄
煉製系教授蘇貽勛(右)、劉淑番(左)
煉製系教授范耀華(右)、王仁安(中)、賈生盛(左)
機械系教授任瑛
機械系教授趙正修(前)、閻國超(後)
礦機教授方華燦
固體力學教授崔孝秉(前)
礦機教授萬邦烈
電工教授邵鐘武(右)
經濟管理教授盧愛珠(前左)、王亞禧(前右)
物理教授陳世廉
機械系教授顧永泉(右一)、薛郭松(左一)
體育教授李志強在教學
政治理論教授張伯良(左一)、李明清(左二)、張硯秋(右一)、賀安敬(右二)
何國鐘,1955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機械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汪燮卿(右),195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沙國河,195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鄭穎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石油儲運專業,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教授
楊啟業,1957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高級工程師
王彥,1958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1992年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王德民,1960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慶石油管理局總工程師
王啟民,1961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地質系,1997年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授予“新時期鐵人”稱號,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吳儀,1962年畢業於石油學院煉製系,中共第十三屆候補委員,十四、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003年任國務院副總理。
尹克升,1964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中共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歷任中共青海省委書記。
周永康,196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地質系,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書記處書記,2003年任國務委員、公安部長。
李毅中,196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六屆中央委員,2003年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
劉海燕,1967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研究生,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歷任北京市副市長
馬富才,1970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現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衛留成,1970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地質系,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現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秦文貴,1982年畢業於華東石油學院開發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特等勞動模範,獲“當代青年的榜樣”光榮稱號。
山東高校“十大優秀教師”山紅紅教授(前排右三)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高德利教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政協委員陳勉教授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郝芳教授(中)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肖立志
中國地質學會“金錘獎”獲得者,“山東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人大代表周瑤琪教授(中)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李根生教授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劉晨光教授
“齊魯十大教師新聞人物”、中共十六大代表張玉貞教授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鞠曉東教授
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全國優秀青年教師徐春明教授
石油大學(華東)男排兩次晉升為全國甲級隊
運動會
團日活動
入黨宣誓
余世誠教授著《鄧小平與毛澤東》一書受到青年師生歡迎
軍訓
參觀校史館,繼承和發揚石油大學的校風和學風
石油大學(華東)組織的“雙選”大會
每年都有許多畢業生赴邊疆參加工作
“今日我以石大為榮,明日石大以我為榮”
畢業的喜悅
十八國駐華使節業校參觀
世界銀行教育考察組對我校進行教學、科研評估
我校教授指導國外訪問者
考察美國油田
外籍教師來校任教
我校名譽教授,美國南加洲大學晏德福教授來校講學
亞塞拜然大使來我校參觀
石油大學校長與俄羅斯古勃金石油天然氣科技大學校長交談
與美國專家進行地質考察
附錄
一、石油大學歷屆主要領導人簡介
閻子元
劉長亮
賈皞
趙炎
楊光華
華澤澎
張一偉
李秀生
張嗣偉
李雲鵬
仝兆岐
鄭其緒
羅維東
二、石油大學兩院院士簡介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亞傑
中國工程院院士時銘顯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忠厚
三、石油大學基本情況統計
附表1 石油在大學學科專業一覽
附表2 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時期教職工情況沿革一覽表
附表3 石油大學時期教職工情況一覽表
附表4 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時期歷年全日制學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5 石油大學時期歷年全日制學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6 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時期成人教育學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7 石油在大學成人教育、網路教育學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8 華東石油學院時期培訓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9 石油大學時期剖訓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10 石油大學綜合辦學能力一覽表
四、石油大學簡介(英文)
編後記
附圖
著作權頁
一、學院各項工作的開展
二、在首都幸福地學習和工作
三、反右鬥爭及其嚴重擴大化
第二節辦學道路的探索
一、社會主義建設熱潮的出現,黨在指導方針上的失誤
二、糾正已認識到的“左”傾,教學科研得到新發展
三、學院在曲折中前進
第三節糾正錯誤,戰勝困難
一、貫徹“八字方針”和“高校六十條”
二、甄別、平反,進一步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
三、戰勝經濟困難,保證正常教學
四、參加石油會戰,為石油工業的發展作貢獻
第四節學院具有相當規模,“左”的傾向繼續發展
一、加強領導,為提高教學、科研水平而努力
二、學院的發展規模及校風的初步形成
三、“左”的傾向繼續發展
本章小結
北京石油學院時期彩圖
1953年9月23日至25日,北京石油學院第一批師生從清華大學搬進還是半田野、半是工地的新校址
1953年10月1日,師生員工在北京海淀區九間房村新校園裡舉行了開學典禮。師生搭起了“慶祝北京石油學院誕生”彩坊,這就是學校的第一座校門。
北京石油學院第一任黨委書記兼院長閻子元(中)和副院長張定一(左)、黨委副書記賈皞(右)
1960年北京石油學院領導班子
著名膠體化學家傅鷹教授(右)和著名化學家張錦教授(左)
著名石油地質學家張更教授
著名化工專家曹本熹教授
化工專家武遲教授
數學家張希陸教授
化工機械專家蔡伯民教授
化工專家朱亞傑教授
測井專家王曰才教授
採油專家秦同洛教授(前排左二)
同學們在大教室認真聽課
同學們在圖書閱覽室自習
校辦金工廠老工人、校務委員會孫玉麒師傅教學生焊接操作
同學們在上力學實驗課
鑽采系同學在校內鑽井場實習
1958年5月,2700名師生員工參加修建北京十三陵水庫,圖為院黨委副書記、全國人大代表李風和師生一起在十三陵工地勞動
煉製系56級的同學在十三陵水庫工地留影
20世紀60年代前半葉,北京石油學院派出上千名師生參加大慶石油會戰、華北石油會戰、煉油新技術會戰、南方找油等,為改變中國石油工業落後局面作了直接的貢獻。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老人來校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來校作科學報告
著名的人民英雄、“中國的保爾”吳運鐸來校作報告並題詞
北京石油學院的體育、文娛活動聞名首都、知名全國。院體訓隊在北京高校運動會上奪得了女子團體總分第一名,男女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文藝演出隊把文藝節目演到了外省市。
學院領導人閻子元、孫卓夫、賈皞以及張更、蔡伯民、朱亞傑教授迎接凱旋歸來的男女運動員
北京石油學院有12名運動員代表市參加了1959年全國運動會。圖為參加全動會的我院運動員
北京石油學院的女子壘球隊
著名藝術家梅蘭芳來院演出,演出後曹本熹副院長上台與梅蘭芳親切握手,感謝他的精采表演。
建國十周年,學生舞蹈隊為全院師生演出苗族舞“快樂的羅索”。
北京石油學院先後聘請十三位蘇聯專家和一位民主德國專家到校工作。這是閻子元院長與專家組組長格·米·蓋維年交談。
英國皇家學會主席西里耳·欣歇爾伍德參觀校圖圖書館藏書庫
阿爾及利亞等非洲國家的青年朋友來校訪問
北京石油學院的主樓
主樓東面的“紅旗操場”
北實習工廠鳥瞰
南教學樓
五六樓(學生宿舍)
學生大飯廳
美麗的青年園
第三章“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1976年)
第一節停課“鬧革命”,全校大動亂
一、“文革”開始,知識分子遭迫害
二、“一月風暴”,全院陷入癱瘓
三、“二月逆流”,派性大泛濫
四、“工軍宣隊”進校,開展“鬥批改”
第二節遷校東營,改稱華東石油學院
一、遷校東營,學院元氣大傷
二、克服困難,開始招生
三、清查“五一六”的錯誤及其教訓
第三節“開門辦學”
一、“批林整風”,形勢有所好轉
二、“四人幫”破壞,學校再度陷入混亂
三、粉碎“四人幫”,全院一片歡騰
本章小結
第四章恢復和發展的新時期(1977年-1988年)
第一節學院在徘徊中前進
一、揭、批、查運動
二、恢復教學秩序,開始正常招生
三、學院在徘徊中前進
第二節實現工作重心轉移,學院逐步恢復
一、辦學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
二、落實各項政策,加強隊伍建設
三、教學科研中心工作的開展
四、校舍等各項基本建設加快進行
五、學院基本恢復
第三節北京研究生部的成立和發展
一、北京研究生部的成立
二、北京研究生部的發展
三、加緊昌平建校,探索兩地辦學
第四節以改革為動力,為辦好石油大學而奮鬥
一、制定新的戰略目標
二、推進改革,學院各方面出現新氣象
三、為辦好石油大學而奮鬥
本章小結
華東石油學院時期彩圖
“文化大革命”中的1969年10月,學院奉命從北京遷到山東省芝營礦區,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
當時僅有的校舍,4萬平米的“乾打壘”土房
學院克服了極大困難,於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在簡陋的房舍里,在困難的條件下,老師認真講課,學生專心聽課
華東石油學院在困難中為國家培養了3000名大學生
“文化大革命後”1979年開始建造新校舍。20世紀80年代初,第一教室樓建成
教師們在討論教學與科研工作
1983年時的校領導班子
原石油部部長唐克指導學院工作
石油部部長王濤視察華東石油學院
開發系教師在進行科學研究
煉製系教師指導學生做實驗
機械系教師在討論教學問題
自動化系教師在備課
基礎部教師在討論課程問題
外語教研室教師在討論教學改革
管理工程系教師在討論教學計畫
政治理論教研室(社科系)在召開學術討論會
華東石油學院1988年在校領導班子在規劃學校的發展前景
已具備一定規模的校辦勝華煉油廠
大學生藝術周
學生軍訓
學生在外語村與外藉教師交談
楊光華教授
朱亞傑教授
沈復教授
郭天民教授
馮增昭教授
牟永光教授
劉希聖教授
葛家理教授
蔡強康教授
陳如恆教授
胡澤明教授
附圖
第五章兩地辦學格局的形成與發展時代(1988年-1993年)
第一節“鞏固提高東營,加速建設北京”
一、總公司對石油高校發展戰略的構想與實施
二、石油大學(華東)的鞏固與提高
三、石油大學(北京)的加速建設
第二節兩地辦學的探索
一、石油大學校本部的成立
二、石油大學校本部的早期工作
三、校本部在兩地辦學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
第三節建校40周年大慶
一、石油大學40年的成就和基本經驗
二、籌備和迎接40周年校慶
三、隆重而熱烈的40周年校慶慶典
本章小結
第六章“九五”“211”工程建設時期(1994-2000年)
第一節“211工程”的立項及兩校區黨代會的召開
一、抓住歷史的新機遇
二、校務委員會的成立和兩校區黨代會的召開
第二節“211工程”的建設及取得的成效
一、“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目標及主要建設內容
二、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兩地共建“211工程”
表6-1 石油大學“211工程”子項目負責人名單
表6-2 6個重點學科23個研究方向上的分工
三、“九五”“211工程”建設取得的成效及驗收
表6-3 22個實驗室的分工
表6-4 石油大學1996-2000年科研經費情況
表6-5 石油大學1995年以來論文發表情況
表6-6 石油大學“九五”“211工程”學校建設成效對照表
表6-7 “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項目驗收專家意見匯總表
第三節 “九五”期間兩校區的新發展
一、石油大學(華東)的新發展
二、石油大學(北京)的新發展
本章小結
第七章與新世紀同步行進的石油大學(2000年-2003年)
第一節石油大學管理體制的變更
一、國家石油企業的改革和改制
二、石油大學管理體制的變更
第二節“十五”“211工程”建設的立項
一、國家重點學科的評選
表7-1 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評選中通訊評議結果
表7-2 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點名單(石油大學)
二、“十五”“211工程”建設立項
表7-3 “十五”“211工程”擬建重點學樣建設項目匯總表
三、促進“共建”石油大學
第三節在新世紀為建設新石大而奮鬥
一、在國家教育部直屬新體制下運轉的石油大學
二、石油大學的今天和明天
三、群星燦爛,石大學子遍天下
本章小結
石油大學時期彩圖
1988年2月,國家教委批准華東石油學院更名為石油大學,學校由四個辦學單位組成: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大學石油管理幹部學院和石油大學(廣州)。校本部設在北京
石油大學(北京)
石油管理幹部學院
石油大學(廣州)
石油大學(華東)
1993年10月10日,石油高等教育40年暨石油大學建校40年慶祝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總經理王濤發表講話
1993年10月5日在東營舉行慶祝石油大學成立40周年大會。
1993年10月10日,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北京簽署《關於聯合成立石油大學理事會的協定書》
2002年9月教育部部長陳至立視察我校
2002年4月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右二)在山東省副省長邵桂芳(左二)陪同下視察我校
山東省省長張高麗視察我校
1994年石油大學(北京)獲“文明校園”稱號
1993年石油大學(華東)獲“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稱號,圖為黨委書記、校長李秀生在北京領獎
王濤總經理主持會議
CNPC副總經理吳耀文接見與會專家組和校領導成員
驗收專家組與石油大學領導及有關人員的合影
2002年10月,教育部專家組對《石油大學“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論證
1999年6月舉行中共石油大學(北京)第八次代表大會
1999年6月舉行中共石油大學(華東)第八次代表大會
王濤和石油大學校務委員會部分成員及校本部分工作人員合影(2000年)
石油大學(北京)領導班子(2002年)
石油大學(華東)領導班子(2002年)
礦物岩石學教授信荃麟
測井教授張庚驥
石油地質教授張萬選(中)張厚福(左)石油地球化學教授郝石生(右)
礦物岩石學教授趙澄林(右)
地球物理勘探教授杜世通(左)
油氣儲運教授嚴大凡
外語教授吳銘方
油田開發教授郎兆新
油氣井工程教授蔡鏡侖(左一)
油氣井工程教授黃榮樽(左一)
開發系教授李健鷹
油氣田開發工程教授張琪(右二)
開發系教授朱墨(右)
煉製系張建芳教授(中)
石油化學教授闕國和(中)
石油化學教授梁文杰(右)
套用化學教授錢家麟
石油加工教授林世雄
煉製系教授蘇貽勛(右)、劉淑番(左)
煉製系教授范耀華(右)、王仁安(中)、賈生盛(左)
機械系教授任瑛
機械系教授趙正修(前)、閻國超(後)
礦機教授方華燦
固體力學教授崔孝秉(前)
礦機教授萬邦烈
電工教授邵鐘武(右)
經濟管理教授盧愛珠(前左)、王亞禧(前右)
物理教授陳世廉
機械系教授顧永泉(右一)、薛郭松(左一)
體育教授李志強在教學
政治理論教授張伯良(左一)、李明清(左二)、張硯秋(右一)、賀安敬(右二)
何國鐘,1955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機械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汪燮卿(右),195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沙國河,195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鄭穎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石油儲運專業,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教授
楊啟業,1957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高級工程師
王彥,1958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1992年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王德民,1960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慶石油管理局總工程師
王啟民,1961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地質系,1997年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授予“新時期鐵人”稱號,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吳儀,1962年畢業於石油學院煉製系,中共第十三屆候補委員,十四、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003年任國務院副總理。
尹克升,1964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中共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歷任中共青海省委書記。
周永康,196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地質系,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書記處書記,2003年任國務委員、公安部長。
李毅中,196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六屆中央委員,2003年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
劉海燕,1967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研究生,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歷任北京市副市長
馬富才,1970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鑽采系,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現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衛留成,1970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地質系,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現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秦文貴,1982年畢業於華東石油學院開發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特等勞動模範,獲“當代青年的榜樣”光榮稱號。
山東高校“十大優秀教師”山紅紅教授(前排右三)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高德利教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政協委員陳勉教授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郝芳教授(中)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肖立志
中國地質學會“金錘獎”獲得者,“山東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人大代表周瑤琪教授(中)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李根生教授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劉晨光教授
“齊魯十大教師新聞人物”、中共十六大代表張玉貞教授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鞠曉東教授
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全國優秀青年教師徐春明教授
石油大學(華東)男排兩次晉升為全國甲級隊
運動會
團日活動
入黨宣誓
余世誠教授著《鄧小平與毛澤東》一書受到青年師生歡迎
軍訓
參觀校史館,繼承和發揚石油大學的校風和學風
石油大學(華東)組織的“雙選”大會
每年都有許多畢業生赴邊疆參加工作
“今日我以石大為榮,明日石大以我為榮”
畢業的喜悅
十八國駐華使節業校參觀
世界銀行教育考察組對我校進行教學、科研評估
我校教授指導國外訪問者
考察美國油田
外籍教師來校任教
我校名譽教授,美國南加洲大學晏德福教授來校講學
亞塞拜然大使來我校參觀
石油大學校長與俄羅斯古勃金石油天然氣科技大學校長交談
與美國專家進行地質考察
附錄
一、石油大學歷屆主要領導人簡介
閻子元
劉長亮
賈皞
趙炎
楊光華
華澤澎
張一偉
李秀生
張嗣偉
李雲鵬
仝兆岐
鄭其緒
羅維東
二、石油大學兩院院士簡介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亞傑
中國工程院院士時銘顯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忠厚
三、石油大學基本情況統計
附表1 石油在大學學科專業一覽
附表2 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時期教職工情況沿革一覽表
附表3 石油大學時期教職工情況一覽表
附表4 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時期歷年全日制學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5 石油大學時期歷年全日制學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6 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時期成人教育學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7 石油在大學成人教育、網路教育學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8 華東石油學院時期培訓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9 石油大學時期剖訓生情況一覽表
附表10 石油大學綜合辦學能力一覽表
四、石油大學簡介(英文)
編後記
附圖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