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學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石河子大學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石河子大學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畫實施單位,下設民間文學與民俗研究所、傳統戲劇與曲藝研究所、崑崙文化研究所、非遺數位化研究所等14個研究所,此次又增加了中華玉文化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河子大學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11年7月18日 
  • 主管部門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社部 
基本情況,科研領導,研究方向,人才培養,科研項目,社會服務,

基本情況

石河子大學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立於2011年7月18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自治區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培訓基地、石河子大學首批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石河子大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中心是新疆高校成立最早影響力最大的非遺教學、科研、文化傳承與社會服務平台;也是全國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科研平台中研究門類最齊全的研究基地,是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畫”承擔高校的實施單位。

科研領導

研究中心主任為吳新鋒教授(國家級人才),副主任為李江傑教授、李欽曾副教授、楊超副教授和張弫副教授。中心目前共有兼職研究人員39人(校內32人,校外兼職研究員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講師3人,其中博士21人;中心聘任的校外兼職學者中,包括原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巡視員(主持工作)馬盛德研究員;中心研究人員的研究領域涵蓋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所有面向。

研究方向

中心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完整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和對兵團的定位要求,通過開展一系列新疆(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和工作,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潤疆、兵團先進文化示範區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促進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中的獨特作用,繼續在以下五個重要方向開展研究和工作:
1.新疆(兵團)非遺本體研究:服務和助力文化潤疆,主要研究新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曲藝、民間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體育遊藝雜技、傳統醫藥和民俗節日等十大門類非遺的歷史傳承、思想內容、文化特徵、發展演變、保護策略,研究各類新疆(兵團)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問題。
2.兵團非遺與兵團先進文化示範區建設研究:研究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對兵團非遺進行普查、蒐集、整理與理論闡釋;研究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和兵團精神,研究兵團非遺促進兵團先進文化示範區建設的關鍵路徑,研究兵團非遺對文化潤疆獨特作用。目前,兵團非遺的挖掘、普查、認定和研究工作嚴重滯後,各項工作亟待加強。
3.新疆(兵團)非遺文旅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研究:非遺是鄉村振興的靈魂,體現鄉村振興的文明面向;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研究新疆非遺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路徑和互相支撐機制;以傳統技藝、曲藝、傳統音樂和傳統舞蹈類非遺傳承人研培為依託,開展非遺文創設計、旅遊文創設計、非遺實景演藝設計等,探索非遺促進新疆(兵團)文化創意產業和旅遊業的發展。目前,新疆土陶科研、培訓與文創設計已經具備了轉化基礎,將助力新疆陶藝產業發展。
4.新疆(兵團)非遺數位化與展示研究:研究新疆(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與展示問題,包括非遺數位化採集、非遺數據存儲、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數位化展陳、新疆多民族節日文化數位化及展示傳播、面向“一帶一路”的非遺數位化展示傳播等。
5.新疆神話、史詩類非遺研究: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史詩傳習所和在新疆考察自治區博物館時的講話精神,從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視角研究新疆多民族神話與史詩,做好崑崙神話(西王母神話)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論證工作,做好人類非遺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的研究工作,加強多民族神話、史詩的影視產業轉化。

人才培養

中心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培養作為核心任務之一。中心積極服務學校和學院相關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為文學藝術學院開始了專業特色平台課《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受到8個專業學生的歡迎。多年來,中心以教師科研項目為引領,帶動全大學一批又一批學生參加全國“挑戰杯”大賽、網際網路+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國家SRP項目等各類比賽活動,獲獎120多項。中心持續為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藝術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相關專業學生提供科研支撐和碩士畢業論文選題;多年來,中心助力大學培養了一批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疆內外從事非遺保護事業。

科研項目

中心成立以來,始終以科研引領中心各項工作。目前,共承擔國家、省部級及各類項目近70多項,其中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畫項目1項(50萬元),國家藝術基金4項(290萬元),國家社科基金13項(215萬元),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4項(72萬元),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3項(104萬元),國家語委重點基金項目1項(8萬),省部級7項(30萬元),兵團科技局項目1項(20萬元),校級重點課題19項(37.5萬元),其它橫向課題多項;十二年來,項目經費合計1600多萬元。現將三項非遺科研助力文化潤疆的案例介紹如下:案例一:《新疆多民族地區節日文化信息元數據獲取與展示技術套用示範》是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畫項目,旨在通過節日文化研究促進新疆各民族節日的交往交流交融與移風易俗,節日移風易俗還可助力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新疆多民族節日的移風易俗與和諧發展對增加各民族文化認同、身份認同,進而真正實現政治認同具有重要意義。案例二:中國非遺研培項目。中心連續7年承辦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畫,共舉辦14期研培班,包含了維吾爾族刺繡、維吾爾族枝條編織、維吾爾族土陶、維吾爾族模戳印花布、哈薩克族氈繡布繡、新疆曲子和塔吉克族鷹舞等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作項目,共培訓新疆各類傳承人500餘人,這些學員成為新疆非遺傳承、發展與創新的重要力量。今年五月,文旅部召開現場表彰會,石河子大學成為疆內唯一受到表彰的高校。案例三:西王母神話申報人類非遺工作。神話是人類文明的最早形態,西王母神話是中國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部分,西王母神話申報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兩大意義:其一自然證明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共同建設的和諧家園,其二對凝聚台灣民眾的中華文化認同、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服務

自2016年以來,中心持續7年承擔文旅部、教育部和人社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畫”項目,共舉各類非遺研培14期,涉及維吾爾族刺繡、哈薩克族氈繡與布繡、維吾爾族土陶、維吾爾族模戳印花布、維吾爾族枝條編織、哈薩克族枝條編織、新疆曲子、塔吉克族鷹舞等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共培訓學員600餘人,學員們已成為新疆非遺傳承與發展的骨幹力量,在文化潤疆、鄉村振興、非遺文旅融合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中心還積極服務自治區地方政府和兵團各師團非遺保護工作,為各地提供非遺諮詢服務,受到一致讚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