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瀑布》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時當末伏暑氣愈隆老者殊不能堪而舊業荒殘清涼石室無由歸隱因賦是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石橋瀑布
- 創作年代:宋代
- 文學體裁:五言
- 作者:釋文珦
作者,詩詞正文,注釋,瀑布依真境釋義,何曾與世同釋義,灑空輕作霧釋義,濺石亂生風釋義,絕壁驚飛鳥釋義,危梁臥斷虹釋義,人言龍窟宅釋義,只在此潭中釋義,
作者
宋釋文珦:釋文珦(一二一○-?)(生年據本集卷一○《看新曆》"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號潛山老叟,於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遊蹤略見集中《閒中多暇追敘舊遊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行路四千"之句,後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餘。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詩篇。
詩詞正文
瀑布依真境,何曾與世同。
灑空輕作霧,濺石亂生風。
絕壁驚飛鳥,危梁臥斷虹。
人言龍窟宅,只在此潭中。
灑空輕作霧,濺石亂生風。
絕壁驚飛鳥,危梁臥斷虹。
人言龍窟宅,只在此潭中。
注釋
瀑布依真境釋義
【瀑布】從懸崖或河床縱斷面陡坡處傾瀉下的水流。遠看如掛著的白布。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漯水》:“瀑布飛梁,懸河注壑,漰湍十許丈。”宋蘇軾《舟中聽大人彈琴》詩:“風松瀑布已清絕,更愛玉珮聲琅璫。”《水滸傳》第一回:“瀑布斜飛,藤蘿倒掛。”魏巍《東方》第四部第十一章:“霍然,一個炮彈落在近處,激起的水柱像瀑布一般劈頭蓋臉地打下來,灌到人們的脖子裡。”
【依】《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希切,音衣。《說文》倚也。《書·無逸》知小人之依。《注》言稼穡。《詩·小雅》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又依稀,猶彷佛也。《劉禹錫詩》宋台梁館尚依稀。又姓。又《集韻》《韻會》隱豈切,音倚。《詩·大雅》於京斯依。又斧依,與扆通。《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於戸牖之閒。《注》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又纏弦也。《儀禮·卽夕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是也。又《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戸負依南面。《注》戸牖之閒謂之依。又喻也。
【真境】之地。亦指仙境。唐王昌齡《武陵開元觀黃鍊師院》詩之三:“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宋李彌遜《渡橫溪》詩:“塵埃何處尋真境?試逐寒流認落花。”《宋史·樂志》:“蓬萊邃館,金碧照三山,真境勝人間。”清黃鷟來《和陶飲酒》詩之十三:“於世苦紛糾,睡鄉覓真境。”典
【真境】之地。亦指仙境。唐王昌齡《武陵開元觀黃鍊師院》詩之三:“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宋李彌遜《渡橫溪》詩:“塵埃何處尋真境?試逐寒流認落花。”《宋史·樂志》:“蓬萊邃館,金碧照三山,真境勝人間。”清黃鷟來《和陶飲酒》詩之十三:“於世苦紛糾,睡鄉覓真境。”典
何曾與世同釋義
【何曾】為何,何故。《孟子·公孫丑上》:“爾何曾比予於管仲?”趙岐註:“何曾,猶何乃也。”宋玉《九辯》:“何曾華之無實兮,從風雨而飛颺?”《詩·大雅·雲漢》“胡寧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漢鄭玄箋:“天何曾病我以旱?曾不知為政所失,而致此害。”2.何嘗;幾曾。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唐王昌齡《九日登高》詩:“謾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宋蘇軾《和寄無選長官》詩:“自古山林人,何曾識機巧?”劉大白《石下的松實》詩:“﹝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何曾沒有生機?只是
【與】《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為與。《六書正譌》寡則均,故從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強楚。《注》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於上,則黨與成於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世】〔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又《論語》必世而後仁。《注》三十年為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又《維摩經》大千世界。《注》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又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又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發,隨世隨落。《注》世與生同。又《韻補》葉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葉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注》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注》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注》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
【何曾】為何,何故。《孟子·公孫丑上》:“爾何曾比予於管仲?”趙岐註:“何曾,猶何乃也。”宋玉《九辯》:“何曾華之無實兮,從風雨而飛颺?”《詩·大雅·雲漢》“胡寧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漢鄭玄箋:“天何曾病我以旱?曾不知為政所失,而致此害。”2.何嘗;幾曾。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唐王昌齡《九日登高》詩:“謾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宋蘇軾《和寄無選長官》詩:“自古山林人,何曾識機巧?”劉大白《石下的松實》詩:“﹝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何曾沒有生機?只是
【與】《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為與。《六書正譌》寡則均,故從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強楚。《注》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於上,則黨與成於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世】〔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又《論語》必世而後仁。《注》三十年為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又《維摩經》大千世界。《注》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又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又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發,隨世隨落。《注》世與生同。又《韻補》葉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葉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注》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注》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注》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
灑空輕作霧釋義
【灑】《廣韻》《正韻》所買切《集韻》《韻會》所蟹切,音曬。《說文》滌也。《詩·唐風》弗灑弗掃。又《正韻》沙下切,沙上聲。義同。又《集韻》《韻會》《正韻》蘇典切,音銑。肅恭貌。《禮·玉藻》君子之飮酒,受一爵而色灑如也。又水深曰灑。《爾雅·釋丘》望厓灑而高岸。又《集韻》先見切,音霰。《禮·內則》屑桂與姜,以灑諸上而鹽之。又蘇很切。驚貌。《莊子·庚桑楚》洒然異之。亦作悉禮反。又灑灑,寒慄貌。《素問》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灑灑時寒。又《唐韻》《集韻》先禮切《正韻》想禮切。與洗同。《左傳·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壹以待人。又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為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游於空澤。《注》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注》伊尹生於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注》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為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逾隴登空同。《注》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輕】〔古文〕《廣韻》去盈切《集韻》《韻會》牽盈切《正韻》丘京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又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又《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作】〔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於楚宮。又為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注》謂削其鱗。又汨作,逸書篇名。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韻
【霧】《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注》言晦冥。《釋名》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廣韻》元命包曰:隂陽亂為霧。《禮·月令》氛霧冥冥。《玉篇》本作霿。《廣韻》同霚。《集韻》同雺。又《集韻》謨蓬切,音蒙。又蒙弄切,音幪。又莫鳳切,音夢。義同。
濺石亂生風釋義
【濺】《廣韻》則旋切《集韻》《韻會》將先切,音箋。濺濺,水疾流貌。《沈約詩》出浦水濺濺。又《廣韻》《集韻》子賤切,音箭。水激也。通作湔。《史記·藺相如傳》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又《集韻》則旰切,音贊。與灒同。汗灑也。又才線切,音賤。激也。 《集韻》或作淺。又作。通作碊。
【石】〔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常只切《韻會》常亦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為山,為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為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又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注》石,磬也。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注》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又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注》言堅固如石。亦作碩。又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於宋五,隕星也。又量名。十斗
【亂】《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從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為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為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斗囂與其虣亂。又兵寇也。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注》喪次男女哭位未成
【生風】風。形容清涼。漢班固《白虎通·八風》:“陰合陽以生風也。”後用“生風”形容清涼、輕快或聲威雄猛。《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歸乎生風之廣廈兮,脩黃軒之要道。”《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長袖奮而生風,清氣激而繞結。”《詩刊》1977年第10期:“假如我是四蹄生風的白龍馬喲,一定還要插上副金色的翅膀,奔向那偉大的北京城。”郭沫若《暴虎辭》:“毛血成雨,咆哮生風。”2.比喻產生使人敬畏的聲勢或氣派。《後漢書·黨錮傳·李膺傳論》:“李膺振拔污險之中,蘊義生風,以鼓動流俗。”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公久
絕壁驚飛鳥釋義
【絕壁】壁。南朝宋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晨策尋絕壁,夕息在山棲。”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漾水》:“漢水又東南逕瞿堆西,又屈逕瞿堆南,絕壁峭峙,孤險雲高,望之形若覆唾壺。”宋蘇軾《石鐘山記》:“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魏巍《壯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們》:“時而有開花的山谷,時而有歌唱的溪水,但卻不是沒有懸崖、絕壁,不是沒有惡獸、風險。”
【驚飛】而飛。宋戴復古《冬日移舟入峽避風》詩:“棹入黃蘆蒲,驚飛白鷺羣。”明高啟《至吳松江》詩:“忘機舊鷗鳥,相見莫驚飛。”2.迅猛飄飛。胡韞玉《登樓嘆》:“胡沙驚飛眯我目,胡風觱發寒我臆。”
【鳥】《唐韻》都了切《集韻》《韻會》丁了切,音蔦。《說文》長尾禽總名也。《正韻》常時曰鳥,胎卵曰禽。《爾雅·釋鳥》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書·堯典》厥民析鳥獸孳尾。《周禮·秋官·翨氏》掌攻猛鳥。又《硩蔟氏》掌覆妖鳥之巢。《注》硩,摘也。摘其巢而去之。《正字通》二足而羽謂之禽。或曰鳥觜曰咮曰喙,爪曰距,尾曰翠,一作臎,一名尾罌。膍胵曰奧,嚨曰亢曰員官,項畜食處曰嗉,翅曰翮曰翎,頸毛曰翁,腳短者多伏,腳長者多立,腳近翠者好步,腳近臆者好躑。《師曠·禽經》羽蟲三百六十,毛協四時,色合五方。又星名。
危梁臥斷虹釋義
【危梁】間的橋。唐羅隱《升仙橋》詩:“危梁枕路歧,駐馬問前時。”唐孫棨《北里志·鄭合敬先輩》:“嗚呼,有危梁峻谷之虞,則回車返策者眾矣。”清吳偉業《聞台州警》詩之三:“天門中斷接危梁,玉館金亭跡渺茫。”
【臥】《唐韻》吾賀切《集韻》《韻會》吾貨切《正韻》五箇切,音餓。《說文》休也。從人臣,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僂也。《長箋》因休義借寐也。《廣韻》寢也。《釋名》化也,精氣變化,不與覺時同也。《禮·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又《韻會》寢室曰臥。《後漢·宦者傳論》乃以張卿為大謁者,出入臥內。又息也。《管子·白心篇》臥名利者寫生危。《注》息其名利之心,則無危生之累也。
【斷】《玉篇》同斷。俗字。(斷)〔古文〕《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音短。《說文》作。截也。《書·盤庚》乃斷棄汝。《傳》斷,絕也。《詩·商頌》是斷是遷。《疏》於是斬斷之。又《廣韻》《正韻》徒管切《集韻》《韻會》杜管切,音。絕也。《羣經音義》旣絕曰斷。《釋名》斷,段也。分為異段也。《易·繫辭》其利斷金。《疏》其纖利能斷截於金。又《集韻》徒玩切《正韻》杜玩切,音段。義同。又《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決也。《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疏》決斷天下之疑。又《書·秦誓》斷斷猗無
【虹】《唐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螮蝀也。《禮·月令》季春,虹始見。孟冬,虹藏不見。《淮南子·說山訓》天二氣則成虹。《後漢·郞覬傳》凡日旁氣色白而純者,名為虹。又《字彙補》宛虹,龍也。又草名。《拾遺記》背明國有虹草,花似朝虹之色。又劒名。《魏文帝序》造百辟寶劒三,其一曰流彩虹。又《集韻》《正韻》胡江切,音降。與訌同。潰亂。一曰爭訟相陷入之言也。《爾雅·釋言》虹,潰也。《詩·大雅》彼童而角,實虹小子。又《廣韻》古巷切,音絳。《元稹·送客游嶺南詩》山頭虹似巾。又縣名,在泗州。《後漢·
人言龍窟宅釋義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葉如延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注》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注》譌言惑眾也。《論語》寢不言。《注》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
【龍】〔古文〕竜龒《唐韻》《集韻》力锺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注》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又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為蒼龍之宿。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又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誌》。又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注》龍,魯邑。在泰山
【窟】《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骨切,音。《篇海》窟,室也,孔穴也。《禮·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左傳·襄三十年》鄭伯有為窟室,而夜飮酒。《史記·專諸傳》公子光伏甲士於窟室中。《注》謂掘地為室。又山名。《北史·鄭義傳》隱居滎陽三窟山。《水經注》唐述山謂之唐述窟。又西一里有時亮窟。又月窟,月所生。又《戰國策》蘇秦特窮巷掘門。《注》掘卽窟,古字通。又葉丘月切,音闕。《謝靈運·辭祿賦》解龜紐於城邑,反褐衣於丘窟。頖人事於一朝,與世物乎長絕。又葉區乙切,音乞。《蘇軾·石炭詩》君知欲斫奸邪窟,楚國何
【宅】〔古文〕《唐韻》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澤。《說文》宅,所託也。《爾雅·釋言》居也。《疏》謂居處也。《釋名》宅,擇也,擇吉處而營之也。《書·禹貢》四隩旣宅。《召誥》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又《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又所居之位亦曰宅。《書·舜典》使宅百揆。又《立政》克用三宅三俊。《注》宅以位言,俊以德言。三宅,謂居常伯常任準人之位者。又《禮·郊特牲》土反其宅。又定也。《書·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注》安定天命也。又宅兆亦曰宅。《禮·雜記》大夫卜宅與葬日。又葉徒落
只在此潭中釋義
【只】《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語已詞也。《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又《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又《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又姓。《正字通》明有隻好仁。又《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音支。《廣韻》專辭。又《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又《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為軹。○按《集韻》軹注,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為家,謂所居為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葉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於毛,不離於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葉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從止從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茲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潭】《唐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水名。《說文》水出武陵鐔成玉山。又深也。《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又州名。《廣輿記》長沙府,隋唐曰潭州。又《集韻》《正韻》徐心切,音尋。旁深也。與潯同。《揚雄·解嘲》或橫江潭而漁。又《集韻》《正韻》夷針切,音淫。浸潭,與浸淫同。《司馬相如·上林賦》浸潭促節。《漢書》作浸淫。又《廣韻》《集韻》以荏切,音。潭濼,水動搖貌。或作藫。又《集韻》忍甚切,音荏。義同。漢典考證:〔《說文》水出武陵潭成玉山。〕 謹照原文潭改鐔。 考證:〔《說文》水出武陵潭成玉山。〕 謹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偽,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注》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曆志》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於土中。《注》洛為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