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中藥)

石楠(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楠,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根和葉。分布於陝西、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具有祛風止痛之功效。用於頭風頭痛,腰膝無力,風濕筋骨疼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楠
  • 別稱:石楠葉、扇骨木、千年紅、石楠柴、鑿木、山官木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薔薇科
  • :石楠屬
  • :石楠
  • 採收時間:根秋季采,葉隨用隨采
  • 用量:3-9g
  • 毒性:小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理作用,

入藥部位

根和葉。

性味

味辛、苦,性平。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祛風止痛。

主治

用於頭風頭痛,腰膝無力,風濕筋骨疼痛。

相關配伍

1、治鼠瘺:石南、生地黃、茯苓、黃連、雌黃各二兩。為散。敷瘡上,每日2次。(《肘後方》)
2、治頭風頭痛:石楠葉、川芎、白芷各4.5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腰膝酸痛:石楠葉、牛膝、絡石藤各9g,枸杞6g,狗脊12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4、治跌打損傷:鮮石蘭根皮,鮮苧麻根各等份,加甜酒適量,同搗爛外敷,乾則更換。(《安徽中草藥》)

用法用量

3-9g。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者禁服,孕婦忌服。內服過量,可引起頭昏、噁心、嘔吐、流涎,嚴重時則驚厥抽搐,神志昏迷,瞳孔放大,可在3-4小時內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宜及時用銀花、甘草、綠豆各30g,煎水服。

採集加工

根秋季采,洗淨,切片,曬乾。葉隨用隨采,或夏季採集,曬乾。

形態特性

石楠又名:鑿木,千年紅,扇骨木,將軍梨,石楠柴,石綱,鑿角,山官木。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6米,有時可達12米;枝褐灰色,無毛;冬芽卵形,鱗片褐色,無毛。葉片革質,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9-22厘米,寬3-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疏生具腺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幼時中脈有絨毛,成熟後兩面皆無毛,中脈顯著,側脈25-30對;葉柄粗壯,長2-4厘米,幼時有絨毛,以後無毛。復傘房花序頂生,直徑10-16厘米;總花梗和花梗無毛,花梗長3-5毫米;花密生,直徑6-8毫米;萼筒杯狀,長約1毫米,無毛;萼片闊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急尖,無毛;花瓣白色,近圓形,直徑3-4毫米,內外兩面皆無毛;雄蕊20,外輪較花瓣長,內輪較花瓣短,花葯帶紫色;花柱2,有時為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頂端有柔毛。果實球形,直徑5-6毫米,紅色,後成褐紫色,有1粒種子;種子卵形,長2毫米,棕色,平滑。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2500m的雜木林中。分布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的作用。
2、其他作用,殺死日本血吸蟲尾蚴,也能殺滅釘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