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永和戰國墓

石棉永和戰國墓

墓葬所在的石棉縣永和鄉裕隆二組位於縣城東約6公里處,地處大渡河南岸的一級台地, 高出河面約20米,為群山環抱,大渡河沿台地向東流去。1993年2月,村民在為鄉辦花炮廠修建消防蓄水池時,於距地表1.5米深處發現人骨,並伴出有青銅劍、鏃和陶器等。省、 縣文物管理部門聞訊後,即派出專業人員前往進行調查清理。共清理土坑墓葬三座。 後經整理編寫簡報於《考古》1996年第11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棉永和戰國墓
  • 外文名稱:Zhangjiajie zhang liang's tomb
  • 地理位置石棉縣永和鄉
  • 著名景點:石棉永和戰國墓
流傳歷史,文物研究,
石棉縣永和鄉的裕龍二組,俗稱上二台子。92年台地上發現了戰國時期的土坑墓,經過專業人員的調查和發掘,能夠確認它是一個墓群。2000年的一次考古調查中拍攝的照片(上)上,看得見那個高聳的建築,一個冶煉廠把墓群結實地壓在了它的下面,對於一個只有半個世紀歷史的縣城來說,2000多年的戰國墓在這裡發現顯得是那么的珍貴。
石棉永和戰國墓
考古隊員正在清理墓葬。這裡屬黃褐色沙質地層,疏鬆而乾燥,骨架保存完好,清理的難度不大,但是它沒有明顯的墓邊。發掘採用了開設探溝的方法來發現墓葬。這個編號為M2的墓主人是一位女姓,年齡大致在20-30歲左右,墓葬頭向西,隨葬品有陶罐、陶碗、陶紡輪;青銅耳環、泡飾、手鐲等。
編號m3的墓葬為仰身直肢葬,它的骨架保存的不好。與m2相比較,除了有和m2相同的陶器外,與m2不同的是它隨葬了許多的青銅兵器,從它們擺放的位置來看,墓葬沒有擾亂過。 巴蜀式的青銅劍放在腰間;從胯部至胸部有大小不等的青銅泡飾13件,顯然是衣服上的紐扣或者飾品;盆骨左側堆放有青銅箭鏃18枚,仔細的觀察發現它們的周圍有腐爛的編織物的痕跡,說明箭鏃是裝在一種袋子裡而放置於腰間的;在右上肢骨手腕上套有 3件青銅手鐲;頜骨與肩胛骨之間的頸部分布有串珠飾品。墓葬m3的墓主人的男姓身份從它的隨葬品不難看出,與m2的她隨葬陶紡輪而無一件兵器來看,我們已經能夠從墓葬的隨葬品中看出男性和女姓的社會分工了。
出土的陶碗底部大都飾有葉脈紋,這在大渡河流域尚屬首次發現。據觀察,碗底的葉脈紋多為自然形成,估計是在陶坯製成後,在未乾的情況下於碗底墊以樹葉,然後燒制形成。而只有一件的葉脈紋似為人工刻劃而成。這種紋飾最早見於安寧河谷的西昌禮州三分屯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陶器,時代稍晚的大石墓出土的部分陶器及會理成河流域土坑墓出土器物也屢有發現。就現有的考古資料推斷,大渡河流域的這種陶器形制及紋飾應是由金沙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傳播而來。
石棉永和戰國墓

流傳歷史

石棉縣永和鄉的裕龍二組,俗稱上二台子。92年台地上發現了戰國時期的土坑墓,經過專業人員的調查和發掘,能夠確認它是一個墓群。2000年的一次考古調查中拍攝的照片(上)上,看得見那個高聳的建築,一個冶煉廠把墓群結實地壓在了它的下面,對於一個只有半個世紀歷史的縣城來說,2000多年的戰國墓在這裡發現顯得是那么的珍貴。

文物研究

考古隊員正在清理墓葬。這裡屬黃褐色沙質地層,疏鬆而乾燥,骨架保存完好,清理的難度不大,但是它沒有明顯的墓邊。發掘採用了開設探溝的方法來發現墓葬。這個編號為M2的墓主人是一位女姓,年齡大致在20-30歲左右,墓葬頭向西,隨葬品有陶罐、陶碗、陶紡輪;青銅耳環、泡飾、手鐲等。
編號m3的墓葬為仰身直肢葬,它的骨架保存的不好。與m2相比較,除了有和m2相同的陶器外,與m2不同的是它隨葬了許多的青銅兵器,從它們擺放的位置來看,墓葬沒有擾亂過。 巴蜀式的青銅劍放在腰間;從胯部至胸部有大小不等的青銅泡飾13件,顯然是衣服上的紐扣或者飾品;盆骨左側堆放有青銅箭鏃18枚,仔細的觀察發現它們的周圍有腐爛的編織物的痕跡,說明箭鏃是裝在一種袋子裡而放置於腰間的;在右上肢骨手腕上套有 3件青銅手鐲;頜骨與肩胛骨之間的頸部分布有串珠飾品。墓葬m3的墓主人的男姓身份從它的隨葬品不難看出,與m2的她隨葬陶紡輪而無一件兵器來看,我們已經能夠從墓葬的隨葬品中看出男性和女姓的社會分工了。
出土的陶碗底部大都飾有葉脈紋,這在大渡河流域尚屬首次發現。據觀察,碗底的葉脈紋多為自然形成,估計是在陶坯製成後,在未乾的情況下於碗底墊以樹葉,然後燒制形成。而只有一件的葉脈紋似為人工刻劃而成。這種紋飾最早見於安寧河谷的西昌禮州三分屯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陶器,時代稍晚的大石墓出土的部分陶器及會理成河流域土坑墓出土器物也屢有發現。就現有的考古資料推斷,大渡河流域的這種陶器形制及紋飾應是由金沙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傳播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